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蘭州改革開放至今的變化

蘭州改革開放至今的變化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1 05:23:25

行之篇

蘭州改革開放至今的變化(改革開放40年蘭州)1

“雲中誰寄錦書來?燕子回時,月滿西樓。”40年前,書信是人們最常用的通訊方式,寫信、盼信,是離家行走在外的人最大的樂趣。通過書信,人們或報平安,或交流友情,或傳遞愛意。然而,終究是“紙短情長”,再加上信件傳遞的漫長等待,使得人們咫尺天涯……40年後,無論是在大街上,還是在公交車上,随處可見人們用智能手機刷微博、聊微信。改革開放40年來,從書信、電報到固定電話、BP機,從移動電話鼻祖大哥大到智能手機,人們的通訊方式日新月異,距離再不是聯系的阻礙,哪怕遠隔千山萬水,也能天涯咫尺。

聯絡主要靠書信:“就怕接到電報”

今年45歲的楊曉雲家裡至今還收藏着很久以前和家人、朋友們之間的往來信件、20多張IC電話卡、兩部BP機,以及這些年來用過的所有手機。這些物品,包含了一個個時代記憶。

在楊曉雲的記憶裡,小時候父親經常出差,有時候一走就是幾個月。那時候通訊主要靠書信、電報和兩條腿。8分錢的郵票就能讓滿載情意的信件寄到很遠的地方,距離稍遠,一個星期左右才能寄到。如果遇急事就發電報。“電報按字收費,所以力求言簡意赅,用最少的字将意思表達完整。”中國電信甘肅分公司副總工程師仲肇偉回憶說,當時電報0.03元/字,“那時人們就怕接到電報,怕家裡出啥事。”

蘭州改革開放至今的變化(改革開放40年蘭州)2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打個電話還要排隊。中國電信甘肅公司供圖

打電話前要寫底稿:“電話很金貴”

楊曉雲說,其實那個時候已經有了電話,但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電話依然離普通人的生活很遙遠:“就算我有地方打電話,對方也不一定有電話啊。”

“上世紀80年代,電話很金貴。”仲肇偉感慨地說,當時普通人生活當中很少能接觸到電話。那個時候打電話,市話0.23元/分鐘,長途1.8元/分鐘,很多單位的電話機都有專人負責管理,打電話前都要寫好底稿,盡量簡短,以節約通話時間。仲肇偉有一次跟遠在丹東的同學通電話,在電信局營業廳裡排隊,足足等了7個多小時,通話時長還不足兩分鐘。

蘭州改革開放至今的變化(改革開放40年蘭州)3

這些通訊工具曾經很時髦。 李健吾攝

從磁卡電話到BP機:“有事你呼我”

1992年,楊曉雲到蘭州上大學。對她來說,那時最重要的物品除了生活費就是電話磁卡了。

那個年代,固定電話開始走進普通百姓家,公用電話也越來越多。那時的電話卡上,印有各種圖案,還可以當書簽用,楊曉雲至今還保存着十幾張。

楊曉雲大學畢業後不再使用電話卡打電話了,“單位有電話,而且蘭州街面的書報廳、小商店啥的,都開始有了公用電話。”1997年春節後,單位為楊曉雲配了一部摩托羅拉的BP機,“還有漢顯的,直接可以顯示漢字的那種,但比較貴,我的是數字的,相對便宜,好像是200塊左右吧。那時候最流行的一句話就是‘有事你呼我’。”

蘭州改革開放至今的變化(改革開放40年蘭州)4

如今,智能手機讓人們随時随地“連接”世界。記者甘霖攝

智能手機時代:“真正的快意行走”

還記得自己的第一部手機是什麼時候買的嗎?楊曉雲的第一部手機是在2000年前後買的,“其實我上大學時,大哥大就已經有了,但一般人根本買不起。”從最初的模拟機、小靈通,到彩屏、上網手機,再到如今不僅可以視頻聊天,在外行走還可以智能導航等多功能的新型智能手機,寫信已經離楊曉雲越來越遙遠了。“古時候一個趕考,就是三年無音訊;三四十年前,出外行走,寫信報平安也還需要一定時間,所以人們才不敢遠遊吧。”楊曉雲深有感觸地說,現在,無論走多遠,隻需一個電話或者打開手機視頻,就可以面對面交流。距離已經不再是人們交流的阻礙,哪怕遠隔千山萬水,也能天涯咫尺,所以,“人們才能真正的快意行走”。

蘭州改革開放至今的變化(改革開放40年蘭州)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