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漫天飛楊絮的季節。
浪漫的人說這是暮春的雪,
過敏的人說這是一場不得不渡的劫,
植物專家說,天上飛的不一定是楊絮,
也可能是蟲子……
這兩天走在路上的你,有沒有被飛絮打擾?市綠化市容局說:本市的飛絮主要由行道樹——懸鈴木産生。懸鈴木俗稱法國梧桐,每年春天,其果實炸裂,暗黃色的團狀果毛便會在風力作用下開始飄落。此外,在果毛脫落的同時,其也會散落一定量的花粉,這時大家就能很明顯地感受到空氣中有毛絮狀物體在“飛舞”。
如果飛絮進入眼睛,接觸皮膚緻使發癢,大家要切記“不慌、不揉、不撓”,立即用幹淨涼水沖洗或濕紙輕輕擦拭,亦可用濕毛巾冷敷。如果出現嚴重過敏情況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不止上海,
很多城市都飽受飛絮“摧殘”。
近日謝霆鋒在微博分享一段小視頻 ,
并配文稱 :“北京的春天放肆吃柳絮”。
天上飄的,也可能是蟲
其實飛絮也有“障眼法”,你所見的不一定都是楊柳絮,還可能是一種小蟲子。
和飛絮結伴飄在空中的,還有可能是一種叫“榆四脈綿蚜”的蟲子。
這種蟲子渾身長滿了毛茸茸的“蠟毛”,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飛絮。但這種小蟲隻危害植物,對人體無害,也不會鑽入人體引發過敏等症狀,因此大家不用擔心。
推薦一個簡單的方法,能夠鑒别出是飛絮還是活體小蟲:用手搓一搓絮狀物。
如果是蟲體,揉搓後會因蟲體破裂、體液釋放而具有潮濕感。
如果是飛絮,揉搓後會如同揉搓棉花一樣,依然是幹燥的。
飛絮不是過敏原
每年這個時候,都有不少人會出現過敏的症狀。有人認為這是由于飛絮造成,但實際上,專家指出,飛絮并非過敏原,不會引起過敏。
飛絮不會引起過敏
春天最常見的過敏原是花粉,容易引起過敏性鼻炎,表現為流鼻涕、打噴嚏等,嚴重時會引起咳嗽、憋悶。有些人在吸入飛絮後引起過敏反應,出現打噴嚏、流清涕等過敏性鼻炎的症狀,主要是因為飛絮在飄揚的過程中夾雜着花粉、塵埃等造成的,與楊絮、柳絮本身無關。但過量飛絮的确會對過敏人群帶來一定影響,也不利于城市衛生保潔。
此外,
飛絮還會堵塞汽車水箱散熱片
緻使開鍋熄火,
遮擋行人和車輛視線,影響交通安全。
特别是柳絮易燃,
遇到明火可在2秒内迅速燃燒。
2017年5月1日,北京朝陽區某停車場發生火災,造成90輛機動車起火。後經調查發現,起火原因為明火引燃堆積的楊柳絮波及所緻。
每年四五月份火災事故中,一些地方柳絮緻火甚至占到總數的70%。
提醒廣大群衆:
1、不要亂扔煙頭或在室外随意點燃楊、柳絮;
2、及時清理吸附在易燃物上的楊絮。
為啥行道樹多為懸鈴木?
懸鈴木作為行道樹,有其獨特優勢,首先對栽植土壤條件要求不高,适生性強,生長迅速,耐修剪;其次懸鈴木營造出的景觀非常美,夏季遮陰效果極佳,冬季落葉厚透光效果好;再者,該樹種有較強吸收有害氣體能力,且抗煙塵、隔噪音等。
合理修剪可以減少90%果毛(飛絮)的産生
這幾天,路邊的飛絮需要不斷清掃
目前控制果毛最有效的措施依然是修剪控果,因為果球大多生長在多年生枝條上,冬季對多年生枝條的适當修剪可以大大減少結果量,其次在夏季剝芽過程中,同時修除果球。
研究表明,通過合理修剪可以減少90%果毛的産生。但該方法在部分道路實施起來也存在一定的困難,一些中心區域的小馬路,路幅較窄,懸鈴木又較高,登高修剪的難度和危險度都很大,作業時間長,對交通影響較大,因此這些道路的行道樹往往需要兩三年才能徹底修剪一次。
“法國梧桐”的果毛
“五字秘訣”遠離飛絮騷擾
躲:一般上午10時至下午4點是飛絮的高發時段,過敏體質的人盡量避開這個時間段外出,盡可能選擇楊柳絮比較少的早晨、晚上或是雨後外出。
捂:外出時,盡量做好防護,口罩、眼鏡和外套一個都不能少,全副“武裝”再出門。由于飛絮顆粒比較大,普通口罩就可以抵擋,可以選擇純棉或輕薄材質的口罩。
洗:有過敏性鼻炎或者對花粉、楊柳絮敏感的人,每天最好清洗鼻腔2-3次。皮膚沾上楊柳絮後,也要及時清除,最好用溫水清洗,有助預防過敏或減輕過敏症狀。如果皮膚瘙癢、紅斑、丘疹等症狀嚴重,要及時就醫。
吃:在飛絮季,容易敏感的人群應該适當補充維生素C和維生素E,可以吃一些小白菜、西紅柿、胡蘿蔔、柑橘等。
調:春天本來就容易讓人煩悶焦躁,尤其被漫天飛舞的楊柳絮“騷擾”,會導緻心情更差,所以調節好自己的情緒、保持良好心态很重要。
防飛絮護好“四個部位”
護眼:千萬别用手揉。
中醫師指出,柳絮入眼可導緻眼癢、流淚。外出時盡可能選在柳絮指數低的時候,如果必須經常外出可戴上太陽鏡。柳絮飄入眼内,不要用手去揉,也不要讓别人吹走異物、用舌頭舔等,否則很容易劃破角膜,增加感染概率。正确的做法是用清水沖洗。
護膚:皮膚癢也别撓。
皮膚科醫師提醒,撓皮膚隻是用痛覺來遮蓋瘙癢,痛感消失後往往不能止癢,還易撓出皮膚病。止癢可采用輕輕拍打或冰敷的方式,轉移注意力也是不錯的選擇。
護肺:出門戴個口罩。
柳絮天外出,戴個薄口罩,有利于保濕,可有效擋住空氣中的各種漂浮物對呼吸系統的侵害,不用擔心因為呼吸過敏誘發哮喘等疾病。
護鼻:冷水沖洗鼻腔。
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強鼻黏膜的免疫能力,可防治鼻炎。用冷水洗鼻時,可順便揉搓鼻翼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環,有助緩解症狀。
編輯:張夏
責任編輯:王蔚
來源:綜合生命時報、上海發布、人民網健康、中國青年報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