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國成品塘口價格6-13元/斤都有過,價格起伏好比過山車有人喜有人憂
做水産我們是認真的
本屆依然集結了全國十多個省泥鳅界知名人士、行業前輩參與,有養殖一線達人、實踐技術員、大養殖場老總、大型流通收購商、專業水質調控專家等,完整的泥鳅産業鍊大佬均有參入,充分發揮本次分享會在水産中的實用性。分享會為期3天,主題為:信息,技術,數據。
台灣泥鳅這條魚發展曆史不長,真正規模養殖隻有幾年時間,但這條魚卻成就了一批水産人士,這條魚從全人工孵化到現在精養産量都有很大的創新提升,足以證明水産人的智慧和勤勞。2018年全國成品塘口價格6-13元都有過,價格起伏好比過山車有人喜有人憂,然而總有一批堅定方向的水産人會專注于它。分享會上有幾位主要嘉賓一緻認同:未來泥鳅養殖必須提高畝産量優勢以獲取更大的利潤,前提是要低成本。目前全國已有少數地區達到畝産一萬斤,也有不少地區産量正努力向這一數據靠攏。
但高産必有條件,切記!讓我們一起來圍觀泥鳅業界達人如何傳授成功的秘笈吧。
孔姐:來自廣東江門,全國知名泥鳅苗流通商。用專業與專注、專心品質,把廣東優質的泥鳅苗送到全國各地。她分享了泥鳅苗在流通過程中的細節:
1.魚苗必須吊水處理(把腸内魚料清空),清理死傷魚;2.運輸過程中水溫的把控(18度到20度);3.必須分規格裝苗。大小苗混裝,小苗容易死亡。
周祥松:洪湖長江水産開發公司總經理。擁有1000畝養殖場地,是一位熱愛水産的前輩,除了泥鳅苗,同時也孵化繁育其它常規淡水品種的孵化繁育。他主要分享了泥鳅在水花到寸苗期間就要注意寄生蟲病以及安全殺蟲方法,此外,周祥松還分享了對未來泥鳅市場的看法。
張大偉:天驕水産飼料總經理。天驕飼料在天津市場銷售市場占有較大份額,公司有100多畝泥鳅養殖場地。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高産模式一直是天驕追求的,2018年部分塘口畝産達到1萬斤。張大偉強調每個塘口每畝池塘所投的泥鳅寸苗數量一定要足夠,另外,養殖塘水一定要足夠深,還有投料機,增氧機配置一定要完善齊全。
葉勝江:湖州本地很有影響力的流通商。分享會上葉勝江介紹了湖州本地台灣泥鳅養殖和銷售情況,倡導“泥鳅要養得好,還要賣得好”。湖州本地已成為台灣泥鳅的主産區之一,傳統養殖模式是追求養大規格商品鳅,以獲高産量或挑選種鳅。之前物以稀為貴行情大好的時候,這種模式确實獲得了可觀的收益,但目前台灣泥鳅已成為常規品種,養殖量急劇上升價格起伏不定,行情差時候一路下滑,所以傳統模式的一味養大規格已不适合市場風險控制。應該根據本地市場需求,養至相應的規格及時上市銷售,見機行事,不要盲目等價格,如此方能降低養殖成本和風險。
采克俊:湖州師範學院副教授/博士。采克俊詳細向在座嘉賓講解了台灣泥鳅種苗繁育技術。他認為靜水網片孵化效果較好,嫩水放養水花苗成活率高。采博士從台灣泥鳅來源,開展了線粒體全基因組測序比較研究,證實台灣泥鳅是源于大鱗副泥鳅品系,經多代選育得到的生長速度最快的品種。但由于近年來台灣泥鳅近親繁育,種質退化逐漸顯現,表現為苗種畸形率高、體型變短、生長速度慢、疾病多發、餌料系數高、成魚規格不齊整、不耐運輸等一系列的問題。為此,他及團隊已展開台灣泥鳅新品種“長鳅1号”選育工作。新品種具有長身、尖嘴、寬尾、長速快等優良特征。
王清蓮:湖南鴻海泥鳅合作社董事長。王清蓮表示泥鳅水花下塘食物鍊,水花下塘最先是吃的藻類,然後根據适口性吃輪蟲枝角類,這是寸苗階段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項。王清蓮還介紹了自己已經家族式在小規模做泥鳅深加工産品已完全被市場接受,目前逐步走向工廠化的發展。
吳友智:金太陽防鳥網公司總經理。吳友智介紹了防鳥網發展曆史,吳總向第二屆分享會所有嘉賓承諾購防鳥網一律打8折。
唐孝革:唐工水産養殖服務,遊走全國的職業水産人。唐孝革主要從以下兩點分享如何養好泥鳅:
一,談養殖規劃的必要性。隻能做到養成-養好-賣好……這樣的全年規劃設計,才能赢得最高的利潤空間。一定要規劃合理的上市時期,錯開養殖泥鳅上市高峰期,推出适合當地市場需求的規格、顔色等高品質的泥鳅上市,這樣才能最大化的提高銷售價格。根據所計劃的上市時期、上市規格、總銷量、單産量等數據,采用反推的方式,規劃養殖周期、投苗密度、下苗時間、投喂管理、魚塘硬件設施需求等。
二、泥鳅的投喂管理。分為投喂方式,投喂時間,投喂次數,投喂質量等幾個方面。投喂方式建議全程使用投料機投喂(包括苗期的魚苗粉料投料機和成魚期的高速智能投料機),做到定時、定點、定量投喂,方便觀察吃料情況,方便捕撈,不浪費飼料,節約人工成本,提高魚的生長速度,提高飼料的利用率……投喂時間上面建議白天少投料,夜間多投料。投喂次數方面要根據魚的養殖階段調整,總體原則是少吃多餐。多觀察鳅苗吃料情況。
許海波:湖北仙桃。從事泥鳅養殖孵化育苗多年,擅長泥鳅靜水孵化。許海波稱随着孵化技術的不旦成熟和完善,靜水孵化和孵化桶是有區别的:
靜水孵化:占地面積大、建池成本高。現在也有一些低成本的建池方法,可因地制宜。靜水孵化操作簡單、勞動力輕、管理好的孵化用水、鋪好受精卵、保持供氧,再無需任何操作。并且出膜整齊,無畸形出膜,待卵黃囊吸收後放入外塘标苗,讓其覓食天然藻類,魚苗體質健壯,養殖過程中産生應激小。
孵化桶:工廠化。占地面積小、快速高效、出苗量大。相對靜水孵化工作量大一點,需要工作人員看守,不定時要沖刷過濾網以防止卵膜堵塞網布。現在有一些自動刷網和無需刷網的新型孵化設備可代替人工。由于孵化桶的沖氣原理,出膜後的苗會不停翻動,相對靜水苗體質較虛弱。
個人認為無論哪個孵化模式,根據自身條件和需求選擇,因地制宜,因為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林四平:湖北漢川。原來從家具行業轉到水産業,兩年時間從孵化小白到完全熟練的自繁自養。2017年一次性開了300畝泥鳅養殖場,由于經常一起交流并到全國多地學習,進步飛快。2018年養殖效果明顯比去年好很多。從外行到繁殖兩年時間裡,一路上走得頗為艱辛,心得體會是做水産沒有當初想的那麼簡單。林四平表示,養殖想掙錢就要多學習,一定要掌握品種核心養殖技術,才會有觀盈利收益。
袁帥:天津藻潤公司碩士研究生。他分享了藻類在水花階段的運用、小球藻擴培教學、小球藻外塘定向培養等專業又實用經驗,還有泥鳅塘的管理以及多個成功的案例,讓人受益匪淺。
郭劍:湖北黃岡。兩屆分享會組織策劃者。2014年開始泥鳅養殖,從原來7畝水面發展到現有150畝水面,5年養殖時間每年至少300天住在塘口,幾乎經曆過所有水産人的酸甜苦辣,一直戰鬥在水産一線,特别喜歡交流一線養殖數據。主要做水花,寸苗,成品魚的養殖等。郭劍坦言,泥鳅成品養殖是整個泥鳅産業鍊的基石,養殖戶掙錢了才可以良性循環發展。
決定泥鳅養殖是否獲利主要有兩大因素。
一、泥鳅成品大環境市場價格。市場很大相對而言進入門檻低,誰都可以進入無人能控制,建議養殖戶自己盡量做到迎合市場,調整養殖規格、錯峰上市。
二、泥鳅養殖成本。決定養殖成本主要是餌料系數,據他所做的統計表示,目前全國各地泥鳅養殖的餌料系數1.1-1.8都有,相差甚遠,甚至超過2斤料長一斤魚的。系數過高顯然是虧本的,因此提高畝産量降低成本是好方法,但也不是人人都能夠輕易模仿高産模式,必須先要了解高産條件,才能達到高産。不然得不嘗失。
據了解,本屆分享會大家都無私分享了自己寶貴經驗和精髓部分,以一線操作人員分享為核心,自己學習自己掏錢,每一屆都會以自費形式舉辦。通過産業鍊來思考整個行業大格局。可以預見這種分享精神将會在整個泥鳅行業傳承下去并且發揚光大,更多的加入這個分享會、受益分享會,泥鳅行業每個環節都能獲得合理利潤,行業更健康,走得更遠。
據悉,本次分享會得到了廣東江門泥鳅苗孔姐、天津天驕水産飼料公司、金太陽防鳥網公司、添豐台灣泥鳅養殖場的大力支持,在此特别感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