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镫的作用毋容置疑,它從根本上改變了戰争格局,在早期的戰争中,根本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馬戰,所謂的【胡服騎射】,也是增加部隊的機動性,到達位置後開弓射箭,看到形勢不對,可以立刻機動到有利位置,不可能再馬上對敵,所以騎馬的大部分是弓箭手,無需近距離白刃戰。包括早期遊牧的匈奴,說起兵力充足來都是用【控弦之士】多少來形容。因為早期匈奴的戰術也是以騎射為主,而不是馬戰。快馬彎刀應該是在五胡亂華時期,随着馬镫的出現才慢慢形成。據可靠的資料,能夠真正投入到戰争的實用性馬镫,應該是魏晉以後的事了,在某些騎俑中,也曾發現過稍早的軟馬镫,位置較靠前,是普通人為了騎乘舒适設置的,不具有硬馬镫的平衡作用。所以像三國裡邊描述的【三英戰呂布】場面,基本是不可能發生的。
古代騎兵
我個人理解,關鍵原因是因為在沒有可固定的馬鞍前,馬镫就是個雞肋。騎過馬的都知道,馬鞍是被緊緊捆在馬身體上的,聽評書的應該沒少聽到,打仗前武将會【頂盔掼甲,罩袍束帶,緊勒馬肚帶,搬鞍上馬】,為什麼,這個馬肚帶太重要了,它的作用就是把馬鞍固定在馬背上,這個要勒的非常非常的緊,緊到你會擔心會不會把馬勒死。我第一次看到勒馬肚帶,直接感覺就是,這樣馬還能呼吸嗎?還能跑嗎?勒這麼緊,馬能夠承受多長時間?一大堆的擔心。
騎俑無馬镫
我這些擔心古人一樣會有,勒這麼緊一般人是下不去手的,擔心馬受到這樣近似殘酷的約束會受傷并不稀奇。而不勒這麼緊,馬鞍就是活動的,騎在上邊不能有太大的重心偏移,否則會連馬鞍一起滑向一側。就算安了馬镫,也必須兩邊非常均勻地用力,這樣馬镫對人體平衡支持的作用就沒有了,等于是個毫無作用的配置。
馬镫
馬镫
馬需要一定的時間訓練才能适應勒那麼緊的馬鞍,有些馬雖然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訓練還不能适應勒得太緊,馬肚帶一勒,馬立刻表現出狂躁和不安,拉都拉不住。不敢把馬肚帶勒這麼緊,怕馬受傷以及馬勒緊肚帶以後的強烈反應,很可能使古代的人在很長時間裡,不敢把馬肚帶像上刑般勒的太緊。這樣古人隻能把馬鞍直接搭在馬背上,下邊沒有固定用的馬腹帶,即便是有,也沒有勒緊到能使馬鞍騎在上邊不左右晃動的程度。騎在這樣的馬上,必須掌握好重心,不能做太大的動作,否則随時都可能墜馬。這樣的馬鞍沒必要安裝馬镫。因為重心産生偏移,想靠腳蹬住一側馬镫支撐來糾正平衡,根本就辦不到。
現代馬鞍和馬镫
可以把馬肚帶緊到馬鞍緊貼馬身體,怎麼搬都不會歪,騎在上邊重心怎麼偏移馬鞍都不會側滑,古人肯定經過了一個很漫長的摸索。隻有馬鞍固定了,挂在馬鞍上的馬镫才會發揮作用。這才是馬镫出現很晚的關鍵原因。因為勒得太緊,确實使馬很不舒服,一般都是上馬前才勒緊馬的腹帶,下馬後先松一下腹帶,讓馬能夠舒服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