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一世紀,古羅馬帝國較為強盛,屢屢發動侵略戰争。但是它之前的羅馬曆法十分混亂,月大月小不固定,每月的天數也各不相同,而且時常改動。對于一些重要日子的記錄很不方便。
在公元前46年,古羅馬帝國的儒略·凱撒大帝決定改變這種混亂狀況,采納了數學家兼天文學家索西琴尼的計算後,下令編制新曆法。規定一年分為十二個月,立平年為365天,閏年為366天,每四年一閏,平均每年年長為365.25天。因為他的生日在七月,為了顯示自己的尊貴,規定從一月份開始凡單數的月份都是三十一天,雙數的月份是三十天。同時,七月份也是用他的名字來命名的(所以七月份叫July,七月份以前都是以羅馬衆神的名字命名)。這樣一來,一年是366天,比一般意義上的一年多一天。當時,古羅馬帝國判處死刑的罪犯是在2月處決的,于是就将這不吉祥的2月減去一天,這樣,二月隻有29天了。
儒略曆法一直沿用到公元1582年,一位意大利天文學家測得回歸年為365天5時48分46秒,發現儒略曆法每128年誤差大約為一天,至1582年大概有14天的誤差。于是當時羅馬教皇格裡高利十三世設立改革曆法委員會,最後頒布格裡曆,規定1582年10月4日後的一天為10月15日,而不是10月5日,這樣就把從公元325年以來積累的誤差一筆勾銷了。還規定凡是公元年數能被4整除的是閏年,但當公元年數後邊是帶兩個“0”的“世紀年”時,必須能被400整除的年才是閏年。(例如2000是閏年,366天;1900年不是閏年,365天)這樣一來,每400年有97個閏年,平均每年為365天5時49分12秒,比回歸年長26秒,照此推算,每3000年左右才有1天的誤差,大大提高了記年的精确度。格裡曆也就一直沿用至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