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何種田黃,它們都有三大共同特性:石皮、蘿蔔絲紋及紅筋格,然後再結合它的形狀、色澤、手感、質地等特點就可對田黃石進行辨認。
皮色與石質的明顯分界
皮色田黃石胚胎是沒有石皮的,在金屬元素的不斷堆積與氧化作用下,田黃石的外層逐漸堆積起一層皮殼。且随着周圍生長環境的變化,形成了黃、白、黑等不同色皮,色皮又有厚、薄、稀之分,偶爾還有雙重皮、三重皮。皮色層次越多,說明這塊田黃石在不同環境中的反複孕育次數越多;石皮越是厚重,證明田黃石在河道内的生長時間也越是久遠。
高山系壽山石蘿蔔絲紋
田黃石蘿蔔絲紋
蘿蔔絲紋壽山坑頭、荔枝、太極等高山系石種多具蘿蔔絲紋,而産田黃的壽山溪即發源于高山山麓,溪水直接自坑頭礦洞及其附近潺潺流出。因此坑頭洞被普遍認為是高山系中最可信的田黃母礦之一,這從兩者具有相似的蘿蔔絲紋形态也可以得到充分印證。
紅筋
田黃石的筋格是紅色的,人們稱之為“紅筋”或“血管”。田黃石質地柔軟,在與山石河床的碰撞、摩擦,甚至水流的沖擊下,會在内部形成衆多細微的裂紋,經過河水及土壤中的金屬元素在千萬年時間中逐漸填充進這些裂縫中,形成了田黃石特有的紅筋。紅筋是田黃石在河床之中漫長歲月的見證,就如同和田玉籽料的沁紋一樣,是身份的象征。也有部分石質完美的田黃石沒有明顯的紅筋格,這一情況也是存在的。
形狀
田黃石因常年經受溪流沖刷滾動,大多呈鵝卵石形,外表圓潤舒适,幾無棱角。但也有例外,如上坂出産的田黃石未經過多摩擦和沖刷,或遇地殼運動等原因而裂開的情況等。
色彩
紅、黑、白、灰、綠等,但無論哪一種顔色都會帶有“黃味”。它最大特點是溫和柔麗毫無“火氣”,其中色調較濃的,人們稱之為較“熟”或“老”,也有些田黃外濃内裡淡,如金裹銀田黃,這便是俗話說的沒有“熟透”了。
福在眼前 壽山田黃石章
質地關于田黃石的質地,古人總結為“溫、凝、細、結、潤、膩”,并稱之為六德,“細”者,紋理細緻;“結”者,結構緊密;“潤”者,滑潤如脂;“膩”者,油膩欲滴;“溫”者,蘊含寶氣;“凝”者,凝靈如凍。若以上“六德”兼具的田黃石便是上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