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車輛高速通行效率,國家發改委和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了《加快推進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快捷收費應用服務實施方案》。
方案提出了一個明确的目标:到2019年12月底,ETC車道将成為主要收費車道,貨車實現不停車收費,高速公路不停車快捷收費率達到90%以上。
根據交通部發布的數據,截至2018年底全國汽車保有量在2.4億左右,其中小型載客汽車首次突破2億輛。
按小型載客汽的90%計算,到今年底全國ETC用戶數量要達到1.8億!ETC車輛多了,各種與ETC相關的話題也火了起來,這些話題中,有些是正兒八經的胡編亂造,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
不裝ETC,明年起,将無法享受節假日高速免費優惠?這則消息近期在朋友圈瘋傳,不少媒體也開啟了“誤讀”模式。
這樣的說法,小編經過調查,起因來自文件——“《加快推進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快捷收費應用服務實施方案》的通知”。
如果沒有聯系上下文,單獨理解确實很容易産生誤解,減免政策都依托ETC,可不就包括免費通行的節假日麼?
可隻要看到這單項政策的加粗标題就能明白,政策限定為“基本優惠”,即不少于5%的通行費優惠。
為此,甯波日報記者向有關部門做了求證!
很顯然,這是一個政策誤讀。但從政策風向看,在未來,針對ETC的便利及優惠措施會更多,ETC的加速普及已是大勢所趨。
再列一個關于高速免費時段的ETC問題。
一些重大節日或我國的全國性民俗節日,國家都會實行高速免費通行政策。這個政策已經執行了多年,但由于對ETC的功能不了解,因此坊間流傳言免費時段走ETC通道會自動扣費。
小編不敢說全國沒發生過免費時段被扣錢的案例,畢竟ETC也是電子設備,也是人控制的,出現Bug或操作失誤也正常。
但ETC系統由車輛自動識别系統、中心管理系統和其他輔助設施等組成。其中,車輛自動識别系統由車載單元(Onboardunit,OBU,又稱應答器或電子标簽)、路邊單元(Roadsideunit,RSU)、環路感應器等組成。
車輛通過時,系統隻是記錄了什麼車,從哪裡進入了高速路,出高速出口時,再标記這輛車從哪個出口出。
而如何扣費,需要後台自動識别車輛類型,然後按照不同高速路段的收費标準進行計算,也就是“電子收費後台清算、服務網絡”在幹的活。高速免費時段,該系統一般會對免費車進行費用減免設置,因此一般這種情況下,不會産生高速費。
ETC是一套非常成熟的收費系統 國外也在用
而電子标簽是可後台複寫的,因此即便從ETC進入,從人工收費通道出,也不會産生費用。其後再上高速,系統會重新标記數據,因此也不會産生費用。
不少用戶擔心安裝了ETC,裡面的卡費用會被人盜刷。這種事會不會發生呢?小編可以明确的跟大家說,在以前或許可以,現在漏洞已經堵上了。
這個問題實際上并不是ETC的鍋,因為ETC的扣費系統與我們常見的POS機扣費系統不是一回事。
造成盜刷問題是因為通行卡使用的是銀聯支持免密閃付的信用卡,這種卡即便沒有裝在車内的ETC裝置内,也存在盜刷風險。普通的通行卡是無法用這種方式扣費的。
ETC推行也挺長時間了,但電子産品畢竟有它的使用壽命,用久了有故障很正常。那麼一旦ETC出了故障,能自己拆下來修麼?
其實這是不可以的,在辦理ETC時,辦理點的工作人員應該會提醒您,這個設備不能執行拆裝。
因為在ETC與擋風玻璃之間有個按鈕,安裝ETC時,按鈕會被壓下啟動。如果把ETC拿下來,按鈕就會彈出,這時,裡面存儲的資料就會被清除重置。被重置後,如果車主需要再次使用ETC,必須要重新申請辦理。
這個設計是因為ETC設備是一車一機制,相當于車輛的身份證,後台也是根據預先錄入的信息識别車輛的。如果可以自行拆裝,那麼可能會有人将小車的ETC拆下安裝到大型貨車上,偷減路費;或者ETC被人偷盜後,挪用到其他車輛上,形成盜刷。
這些顯然都是違法的,因此不能由私人進行拆裝。
以上謠言誤解大多是因為ETC還未完全普及,對其不了解造成的,相信随着ETC使用經驗的積累,這些不靠譜的說法會不攻自破。隻要大家知道ETC已經是相當成熟的技術(1991年就在葡萄牙實現實用化了),就不必對其使用太過擔心,咱們能想到的坑,前人應該都已經幫我們踏平了,我們要做的,僅僅是坐享其成。
來源:違章查詢助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