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步入新的發展階段,山東如何走出一條自己的轉型之路?答案非常明确:那就是“高質量發展”。要求山東,堅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思路,在高質量發展上奮力趟出一條路子來。在廣袤的齊魯大地,每個城市都充滿激情與活力,向着“走在前列”的目标快馬加鞭。
一座城市,一種特質,一個特點,一條路徑,各地在創新發展、提升産業層級、構建現代産業體系上,大膽嘗試和努力探索。即日起,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重磅推出融媒策劃欄目——《觀城》,記者深入山東各地,探訪産業革新與蛻變的鮮活案例,解碼高質量發展的産業樣本,感受城市澎湃的動能,緻敬城市向上的力量!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馬輝 張宏磊
說起山東日照,更多人想到的是萬平口蜿蜒的海灘和矗立的燈塔。現在,這座“東方太陽城”正在打造一張全新的城市名片——新型智慧城市。
當前,浙江和福建都把數字經濟放在了“頭條位置”,城市之間的競賽也開始從城市建設轉向智慧城市打造。智慧城市包含了數字經濟産業和賦能城市運行兩個範疇,一方面可以增強經濟活力,另一方面能提高城市治理的效率,增加城市的幸福感和吸引力。
這一次,日照對标的是上海、杭州等先進地區。那麼,這樣一座海濱城市,如何能做到“讓每一位市民感覺到生活在日照就是幸福”?又如何能實現借智慧城市孕育數字經濟産業的夢想呢?
日照,因大海而充滿魅力與活力。
呼之欲出的城市大腦
日照,公認的宜居海濱小城。美味的海鮮、長長的沙灘和翻滾的波濤,不斷吸引着生長在内陸的人們前來看海。每逢夏季,濱海的停車場都十分繁忙,洋溢在人們臉上的笑容,道出了幸福的簡單。
幸福并不僅僅隻源自大海,還有“聰明”的城市。
在複旦大學今年公布的中國地方政府數據開放程度指數中,日照市在全國地級城市中位列第11位。這還不夠,日照正在“編織”一個精密的城市大腦,力求推動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政務服務一網通辦。這一項目,在靠近海濱的日照國際博覽中心進入建設的沖刺階段,一期工程将在6月份基本完成。
5月20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在即将投入使用的日照城市大腦運行指揮中心看到,涉及城市安全、社會治理、行業監管、民生服務、經濟服務、政務服務等6個方面的50餘個場景,各種數據在一塊偌大的屏幕實時滾動着,直觀地傳遞到工作人員那裡。
即将完工的日照城市大腦外景圖。
現場,日照市大數據發展局副局長田金光介紹,城市大腦總體采用了先進的五橫三縱架構,城市大腦信息系統綜合運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鍊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戰時對公共衛生事件、安全生産、重大活動、自然災害等風險的分析研判、協同指揮和應急響應。
其中,業務中台已為6600餘名網格人員提供政務服務;城市視頻應用支撐平台已接入全市視頻監控2.3萬餘路,并實現98種視頻分類标簽化,建設AR高空鷹眼平台;城市時空大數據平台已完成全市境界、水系、道路等主要城市體征數據及市區100平方公裡傾斜攝影數據的獲取。“我們将逐步實現應急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的升級。”田金光說。
“城市大腦平台體系、數據體系、應用體系、運行體系搭建完成,部分示範應用場景開發上線,城市整體運行的數字映射通過大、中、小屏實時呈現。” 日照市大數據發展局局長王慧敏說,下一步将通過充分發揮“城市大腦”的智慧中樞作用,呈現更多讓群衆、企業可感可知的智慧場景,讓城市更聰明、更智慧,打造城市治理現代化的“日照模式”。
市委書記的多次批示
在這場數字化浪潮的城市競賽中,日照“笨鳥先飛”。
采訪中,王慧敏向記者說,日照市委書記張惠多次在内部參閱件上就外地數字化改革經驗做法作出批示。“張惠書記對上海的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杭州的城市大腦等工作很關注,并提出具體意見”。王慧敏說,其實張惠書記的意思,就是讓我們深入學習對标上海、杭州,通過打造智慧城市,真正實現優政、惠民、興業、強基。
城市複雜的管理系統,需要用數字化的“四兩撥千斤”去破解諸多難題。杭州2016年率先提出的“城市大腦”構想,内核采用阿裡雲ET人工智能技術,打破了以往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社區等跨部門之間橫向聯系弱、信息共享不足、難以實現協同運作的壁壘,可以對整個城市進行全局實時分析,自動調配公共資源,提升城市運行的效能。
智慧城市必須要實用。“城市大腦的投入使用,首先考慮到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治理、監管丶營商環境優化等重點工作的需求。”王慧敏說,城市大腦典型應用場景的實現,可以做到“平時好用,戰時管用”。
日照智慧停車公共服務平台系統截圖。
“通過數字駕駛艙,可以實現一屏觀全市。通過接入各業務平台數據,實時動态展示城市運行的脈搏心跳,對異常問題進行及時發現和告警處置。”田金光說着,調出了一個通過高空鷹眼實時監控的海濱二路,他告訴記者,在旅遊旺季,如果通過監控發現道路交通出現擁堵,車流量較大,便可以實時向有關部門、周邊景區及停車場發出預警信息。
“最核心的問題,還是部門之間信息系統如何打通、業務流程如何再造的問題,而通過大數據整合,實際上是倒逼了體制機制和業務流程的重塑。”王慧敏說,目的隻有一個,就是政府治理更精準、公共服務更高效、企業群衆辦事更便捷。
一年多時間,日照上下為之做了大量工作,歸集各類基礎庫、主題庫數據35億餘條,整合全市機關單位340個政務信息系統上雲,實現上雲率100%。将重點部門56個自建應用系統介入省統一用戶管理和身份認證平台,基本實現“一次認證、全省通行”。
自去年下半年,日照開始打造“無證明城市”,在梳理辦理政務服務和公共服務事項證明材料基礎上,通過數據共享、部門核查、告知承諾等方式,把提供證明的主體責任從辦事群衆改變為政府部門和單位,用“數據跑、部門跑”代替“群衆跑”,目前已推出670項“無證明辦事”事項,覆蓋了市場準入、工程建設、社會保險、公積金等領域。
幸福,原來還可以是這樣的
張惠對日照打造新型智慧城市的目标這是這樣表述的,“讓每一位市民感覺到生活在日照就是幸福”。
日照連續兩年實施的“數據賦能”專項行動,培育、打造了幾十個典型智慧應用場景案例,包含了入學、城市綜合管理、智慧停車、智慧金融等領域。
日照已經全面展開的道路泊位智慧誘導系統。
今年4月份,日照實現了“婚育服務‘全照辦’”,在全省率先實現了新生兒多件事一次辦理,發出了全省首張電子出生醫學證明,還将場景拓展到戶口婚姻狀況變更、生育補助金等涉及11項事項的婚育全流程。“确實方便多了,原來需要備材料、跑手續,現在線上就可以申報了。”一位日照市民孫女士坦言。
據了解,“ 婚育服務‘全照辦’”業務涉及的部門就有8個,而市民所在的社區全部涵蓋,還有銀行、助産機構、派出所等環節。為了實現“互通”,日照市與省衛健委通過協商,最終獲準在衛健委現有系統内,添加了日照手機端辦理模塊,網上完成辦理後,以電子證照形式輸出供落戶部門使用。
優化後,11個事項可全部實現“零跑腿”網上辦理,僅需填報表單1張、拍照上傳4份材料。按照日照2020年新生兒出生情況估算,每年約為辦事群衆節約複印成本約130萬元、交通成本約420萬元、時間成本約20萬天。
日照市城區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服務平台
還有一件事項,已經成為了日照智慧城市的一張名片——“無證明入學”。通過共享9個部門、14項數據,日照去年的入學季就實現了義務教育招生“網上辦、掌上辦、在家辦”,全市網報比例從2019年的37.61%增加至去年的96.8%,日照也因此成為全省首個整體實現義務教育招生一網通辦、零證明入學的地級市。今年,日照将共享12個部門、20事項數據,招生覆蓋面将進一步擴大。
“以往開學前的一段時間,很多家長都很焦慮,半夜就到學校門口排隊報名的情況很普遍,現在這種情況基本沒有了,隻要在網上填報信息,其他事情就交給系統了。”日照東港區一位小學校長介紹。
為了加快實現“一個App暢享日照美好生活”的目标,日照建設了“愛山東·日照通”App。“我們不斷上線貼近群衆需求的服務事項。比如,3月份上線了‘長者專區’,從功能、操作、界面、版塊及字體等方面,對App進行了适老化及無障礙升級,方便日照老年朋友使用。到今年底,确保接入各類服務2000項,不折不扣完成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部署要求。”日照市大數據發展局副局長周彬彬介紹。
智慧城市背後的一盤棋
新型智慧城市成為城市之間比拼的關鍵,不僅僅是因為城市治理效率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其背後的ICT産業鍊和更多智能硬件、應用軟件的創新創業機會。
記者觀察發現,數字經濟帶給杭州的價值非常明顯,杭州2020年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實現增加值4290億元,增長13.3%,這一增速高于GDP9.4個百分點。在數字經濟的賦能之下,2020年杭州的稅收收入1978.6億元,同比增幅高達10.46%。數字經濟所帶來的還有人口的淨流入,過去兩年,杭州引入的大學生就達到60餘萬人,這些生力軍也為杭州注入了創新的動力與血液。
“雙招雙引、孕育産業”,成了城市大腦所肩負的另一個使命。“數字日照的建設就是要數字政府、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一起推進,我們也招引了一些數字經濟的項目、數字産業的項目,現在是作為我們招商引資的重頭來抓。”張惠表示。
日照打造新型智慧城市,也是希望能夠把城市公共服務的提升和數字産業的培育結合起來,最終實現雙赢。
英銳半導體科技智能終端産品及模組項目已落戶日照。
近年來,日照着力打造了一批新一代信息技術特色産業園區,通過體系化的園區配套和服務打造,創造産業發展的優越環境,先後引進了東華軟件、金山雲、能鍊集團等一批國内知名的數字經濟領軍企業,培植壯大了領信科技、至信科技等一批極具成長力的本土數字經濟企業,打造了高新區電子信息産業園、經開區數字經濟産業園、高新智慧谷等一批數字經濟園區。
其中,已落戶日照的英銳半導體科技智能終端産品及模組項目,總投資5億美元,生産的芯片廣泛服務于汽車電子、工業控制等高端領域。“這一項目将打造一條全新的集成電路産業鍊,可有效帶動上下遊的IC設計、流片、封裝等企業落戶日照。”日照市工信局副局長王鈞強向記者介紹,這些産業還能吸引更多年輕人來到日照,為這座城市注入新鮮血液。
浣洗集團是日照當地培育的一家互聯網企業,主營智慧洗衣業務。
與此同時,日照數字經濟的新模式和新業态也在不斷湧現。例如浣洗集團,是日照當地一家互聯網企業,經營互聯網智慧洗衣業務,單日業務額可達150萬元。2017年企業剛成立時,政府平台公司果斷進行了天使輪投資,随着企業規模擴張,政府又圍繞産業鍊開展了精準招引。
“政府幫我們對接了日本的YAC集團,合資生産高端洗護設備。”浣洗集團董事長劉雙瑞說,目前,除新疆、西藏外,浣洗即将實現全國各省均布局建設運營一座浣洗智慧洗護工廠。 通過積極培育和大力招引,日照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已展露頭角。
今年一季度,全市信息技術産業實現營收同比增長38.39%,産業整體呈現良好發展态勢,顯示出數字經濟發展的蓬勃活力。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