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網友問,《心經》中的“五蘊皆空”是怎麼回事?“五蘊皆空”是入定時的狀态?還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狀态?
如果,“五蘊皆空”是打坐入定中的狀态,這還容易理解。
如果,“五蘊皆空”是日常生活中的常态,這就難以理解了,一個人“五蘊皆空”了,這人還能正常生活嗎?生活還能自理嗎?
所以,是否是這樣的:打坐入定的時候,“五蘊”是空的,而出了定以後,在日常生活中,“五蘊”并不是空的,所以,依然能正常生活。
“五蘊皆空”究竟是怎麼回事?我們要借助《老子真經》中的“源頭甲骨文”字義……
讓“源頭甲骨文”展現給我們看:請看下面這張圖:
上面這張圖,是用“源頭甲骨文”展現的“完整的人”結構圖。
“完整的人”在“重疊結構世界”中,由三層人體、三層意識重疊而成,上圖,從左到右三個黑色字體分别表示第一、二、三層人體與意識。
普通人隻會使用上圖,左邊與中間的第一、二層意識,“五蘊”指的就是第一、二層意識的意識活動。
而經過“心智系統轉換”練習以後,人才能使用上圖右邊的第三層意識。
《心經》中的“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講的就是“讓第三層意識起主導作用”的練習方法。
第三層意識起主導作用以後,第一、二層意識不起作用了,這種狀态就是“五蘊皆空”。
所以,“五蘊皆空”并不隻是入定打坐時的狀态,也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狀态,第三層意識起主導作用以後,一個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但是,在我們的經驗中,隻有第一、二層意識起主導作用時的體驗,從沒有過“第三層意識起主導作用”的經驗,所以,我們對“第三層意識起主導作用”的狀态無法理解。
這個問題,可以借助我們用“源頭甲骨文”字義解讀的《郭店楚簡·老子甲》——《老子真經》來理解。
在《老子真經》中,有一個“源頭甲骨文”字符是專門用來描繪“第三層意識起主導作用”以後,感知世界的模型,請看下圖:
上圖,這個“源頭甲骨文”字符的造字,采用的是内、外結構。
這個字符的外部是:“豎彎橫”的筆畫。
這個筆畫區隔出了一個範圍,這個範圍,從左右結構來看,表示的意思是:在“重疊結構世界”中的“隐性世界”;從上下結構來看,表示的意思也是:在“重疊結構世界”中的“隐性世界”。
所以,“豎彎橫”的筆畫表示的意思就是:在“隐性世界”的範圍内。
這個字符的内部是:一個開口的橢圓形,開頭呈45度朝左下的方向。這個橢圓形筆畫,在《老子真經》中,表示“意識的感知方向”的意思。這個開口的橢圓形在這裡表示的意思是:第三層意識在隐性世界中,感知發生在顯性世界中的事物。
與一個開口的橢圓形呈90度的,是從左上到右下的一筆,這一筆表示的意思是:第三層意識在隐性世界中感知範圍的廣泛。
所以,這個“源頭甲骨文”字符表示的意思是:第三層意識在隐性世界中,能夠非常徹底地感知發生在顯性世界中的事物内在。
在《老子真經》中的詳細描述在《老子真經》中,對于“第三層意識起主導作用”以後,内在運作機理的描述是很詳細的。
在“重疊結構世界”中,任何事物都處在“重疊結構世界”中的,既有“顯性世界”部分,也有“隐性世界”部分,但是,任何事物的主體、運行動機、運行動力、都在“隐性世界”中,“隐性世界”是“重疊結構世界”的主體。
所以,當“第三層意識起主導作用”以後,第三層意識感知事物的界面會發生變化。
第一、二層意識感知事物的界面都在“顯性世界”中,而第三層意識感知事物的界面則在“隐性世界”中。
第三層意識在“隐性世界”中,能夠感應到“事物”在“隐性世界”中的“系統自動力”。
這個“系統自動力”在古代就被稱之為“道”。
第三層意識感應到了“系統自動力”以後,第二層人體會自然而然地順應這種“系統自動力”發生相應的行為。
在第二層人體順應“系統自動力”發生行為的時候,站在顯性世界的角度看這個人,這個人的言行舉止就如常人一樣正常,但是,這個人的第一、二層意識卻沒有發揮作用,也就是“五蘊皆空”的狀态。
所以,一點都不用擔心“五蘊皆空”以後,生活都不能自理了,生活不但不受影響,反而能使生活、工作的效果、效率更好!
對于這種結果,我們可以借助《金剛經》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來理解,“五蘊皆空”就是“無所住”,“無所住”以後,會“生其心”,這個“心”指的就是“第三層意識發揮主導作用”。
用「源頭甲骨文」字義解讀《郭店楚簡·老子甲》的電子書:發現《老子真經》——從人類文明整體進程解讀《郭店楚簡·老子甲》(上篇)已經出版,上架書名:老子真經。
有興趣的網友可在當當雲閱讀、kindle、掌閱、百度閱讀、京東讀書中搜“老子真經”。
本書的紙質書尚未簽約,有興趣的出版單位可以與我們私信聯系。
借助《老子真經》解讀《佛經》系列:
1、「觀自在」,「觀」的主體與方法,首度公開!
2從《老子真經》發現《心經》的“不足”!
3、《心經》的“行”,與《老子真經》的“物”
4、《心經》中的“彼岸”,究竟是哪裡?
5、通過《老子真經》的“谷”字,感受“心不在外、也不在内”的體驗
6、《老子真經》中有感受《楞嚴經》“心不在外、也不在内”的方法!
7、維摩诘把房間搬空,躺床上等文殊師利來探病,他這麼做是為什麼?
8、文殊菩薩講述:對阿賴耶識的親身體驗
9、認識「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有兩個「無所住」的過程,才能學以緻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