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衆多兒子之中,雍正原本是最平平無奇的一個。康熙疼愛長子幼子,而雍正排行老四,位置不尴不尬。他出生的時候生母不得寵,生母得寵的時候又生出來了幼弟。因此雍正絕對是爹不疼娘不愛的典範,能夠最終登上大寶繼承皇位,不得不說是幸運之至了。
康熙在原配皇後去世之後不久,就将她留下的唯一骨血冊立為太子。從此是日日養在身邊,盡心竭力的培養他。而有太子珠玉在前,其他的皇子們就顯得落寞很多了。雍正當時更是非常不起眼。清朝皇帝身邊都有官員日夜随侍,專門負責記載皇帝的一言一行,編輯成《起居注》,康熙皇帝也不例外。
當時雍正因為一件政務辦理不妥當,被康熙叫到宮中斥責。康熙給雍正留下了4個字的評價“喜怒不定”。這4個字一出就是金口玉言,被立刻記錄在康熙的《起居注》之中。“喜怒不定”跟“喜怒無常”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喜怒無常,意思是說一個人性格暴虐,陰晴不定,十分殘暴。而喜怒不定,則是評價一個人陰鸷,難以進一步相處。
其實康熙看人是很準的,雍正後來繼位确實是鐵腕統治。他為人刻薄,嚴格要求自己,同時也嚴格要求别人,對待手下官員非常的嚴苛。可是當時雍正還沒有繼位,當然要盡心的博取康熙的歡心。康熙卻是個寬以待人的皇帝,自然看不慣陰鸷的人。
雍正得到康熙這4個字評價之後,心中非常的惱火。他是個完美主義者,認為這種評價是污點。所以在得到康熙評價之後,雍正一直非常注意改正這一點。尤其在康熙面前,他努力表現出自己寬豁大度的一面,以此來博得康熙的好感。
“喜怒不定”是雍正骨子裡的性格,性格是難以後天改正的。但是為了能夠扭轉父親對自己的印象,雍正卻能做到數十年如一日。在此後将近十年的時間裡,一直在康熙面前嚴格要求自己。
終于,在康熙四十一年的時候,雍正因為辦事有功,受到康熙的褒獎。他向康熙提出,自己當時是年少無知,如今長大,心性已經穩定,不會再有喜怒不定的情況發生了。于是希望康熙能夠看在他有功的薄面上,“将此四字恩免記載”。
康熙當時原本也隻是随口一說的,早就忘了有這麼回事。而他沒想到的是,随便一說的幾句話,自己的兒子雍正卻惦記了這麼長時間。他心内也十分感懷,于是立刻下旨,命人将起居注中的“喜怒不定”四個字删掉。同時對雍正多加安撫,說近十年來沒有見他有喜怒不定的地方,相信他一定已經改正了。
機會從來不給無準備之人。雍正在康熙的衆多皇子之中,并不是軍功最卓著的,也不是最得寵愛的。但是恰恰是他,打敗了衆多兄弟登上了皇位。這是因為雍正最能隐忍,也最有恒心,從他因為康熙四個字評價就能努力近十年這一點上,就能看得出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