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涼山一位大學生畢業論文火了,他就是來自中南财經政法大學民商法專業的18級學生蘇正民。
他的本科畢業論文6000字緻謝刷屏網絡,看過的無一被蘇同學一路走來的艱辛所感動,這樣的條件大部分人根本堅持不到大學畢業。
蘇同學來自四川省涼山彜族自治州的一個小山村,15歲時,父親因病離世,後來差點辍學……
6000字緻謝
以下是6000字緻謝的濃縮版:蘇同學出生在深山裡,因為父母的愛情并不被爺爺奶奶支持,所以蘇的父母私奔去了山裡生活。
蘇母懷孕期間,經常隻能吃野菜充饑,因此蘇從出生就先天營養不良。
村裡的老人勸蘇父母放棄孩子,因為一般如此先天營養不良的孩子是養不活的。
但蘇母并沒有照做,他給蘇取了小名“石頭”,希望像石頭一樣堅強,好在蘇靠着山泉和野果也算是跌跌撞撞活了下來。
在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下,大山裡來了很多支教老師,于是關門的村小又開課了。
隻有小學三年級文化的蘇父嗜好讀書,蘇父堅決将三個孩子都送進了學校,要知道當時家裡正缺勞動力,很多其他村民都投來異樣的眼光。
學校離家的直線距離并不遠,但由于要繞很遠的路,所以每天上學路上要花近三個小時的時間。
盡管隻是黃土壘起來的幾間泥瓦房,還漏雨,但蘇母告訴孩子們:沿着彎彎的小路,就會走出天山,可以去天安門看升旗。
由于從小說的是彜族語言,所以蘇剛到學校時聽不懂老師在說啥,語言障礙吓退了很多小夥伴。
但蘇在父母的鼓勵下,選擇了堅持,後來終于是掌握了漢語,盡管并不會拼音。
支教老師用點點熒光照亮了蘇的求學之路,讓他有機會小學畢業後進入了當地的好中學繼續學習。
進入中學後,周圍到處是學霸,穿得漂亮帥氣,而蘇隻有浸染着火塘煤煙味的破舊衣服,以及一口蹩腳的漢語。
初一寒假,蘇快要崩潰,向父母提出要退學,想跟村裡的哥哥姐姐們出去打工賺錢。
蘇父聽到要退學,就像電影中的那樣,給了蘇一記耳光,母親在旁掩面痛哭。
“我和你阿達沒日沒夜地辛勞是為了什麼?我白天打掃大街,晚上還要兼職種地,你阿達白天在磚廠,晚上種地,不就是想着你們姐妹三人能夠好好讀書改變命運,不要再吃我們這種沒文化的苦嗎?”
蘇被勸回了學校,省吃儉用買學習資料,偷偷一個人在校園最不起眼的角落裡練習漢語、背課文。
天有不測風雲,蘇父勞累過度,換上了多種疾病,也沒有及時治療,從心髒病到肝囊腫、肺水腫。
盡管借了很多錢治療,但還是沒能救過來,蘇父的離世讓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庭瞬間瓦解。
蘇和姐姐選擇了辍學,姐姐去了廣東打工,蘇留在了黃土地上照顧家庭。
但好在經過一段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後,蘇的命運再次迎來轉機。
“涼山孩子們的媽媽”——天津日報記者張俊蘭資助了蘇重返校園。
倆人合影
加之後來的低保政策,國家助學金等資助,蘇順利完成了中學教育階段。
後來考上了中南财經政法大學,蘇走出了大山,實現了兒時“逃離大山”的夢想。
蘇母是一名普通的環衛工,靠着瘦弱的身軀獨自養大了三個子女,多年來教導蘇:做人和掃地是一樣要幹淨、認真。
上大學後,蘇在學校發起了涼山兒童助學計劃,号召周圍學生捐款,總共資助了65名涼山貧寒學子。
後來蘇還參加了疫情期間的志願者,得知家鄉血站缺血後陸續獻了8次血,并簽署了器官遺體捐獻協議,加入了中華骨髓庫。
2021年10月22日,蘇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在大家的支持下,成立了涼山教育基金會兒童助學專項基金。
2022年5月26日,蘇獲評中南财經政法大學大學志願服務類“公道美品德行獎”,母親和妹妹特意從四川趕來武漢參加頒獎禮。
臨近畢業,蘇加入了學校的研究生支教團,回到家鄉涼山支教……
“未曾想過蹭熱度”
蘇同學走紅後,網上有很多人質疑他是在水論文、炒作、蹭畢業季熱度。
面對質疑,蘇同學心态很穩,在朋友圈發帖,稱自己是個實事求是的人,平生最讨厭投機取巧的人:
正如拍攝教育公益紀錄片《阿依的春天》的翟總所講,希望大家不要把他架在道德高地上,希望他可以沉下心來好好鑽研本領,不要過早地消耗了自己。
我命由我不由天
可以說蘇同學的人生拿到的是一手很爛的牌,換做是一般玩家可能早就躺平了,但他在父母的鼓勵下、在國家政策的幫扶下、在善良人士的資助下,二十年的長跑始終沒有放棄,終于小有修成。
蘇同學人生的前23年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自助者天助,對他來說,本科畢業又是新的起點,如今他走紅網絡,相信接踵而來的資源會越來越多。
蘇同學給我們的啟示是,不管人生起跑線有多落後,隻要心中欲望夠強烈,還是大有機會翻身的,起碼至少可以追上别人的起跑線,讓自己的下一代不輸在起跑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