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變法是中國曆史上繼秦商鞅變法後的又一次規模巨大的變革運動,但就是這樣一次宏大的改革,卻被一個城門小吏的一幅畫終結。
王安石變法是自熙甯二年(1069年)開始的,至元豐八年(1085年)結束,故後世又稱其為熙甯變法、熙豐變法。王安石變法旨在強民富國,一改當時積弱積貧狀況,挽救大宋政治危機為目的。變法初期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國力,但在後期,由于變法落實不當,且存在諸多弊端,給百姓利益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害(如保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觸動了地主階級的奶酪益,所以遭到各方特别是保守派的強烈反對。元豐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變法宣告失敗。
但變法真正失敗的轉折點并不是宋神宗的去世,而是一個城門小吏給宋神宗呈上的一幅畫。這到底是是怎麼回事呢?這還得從這幅畫的作者說起。
一、王安石對鄭俠的知遇之恩
這幅畫的作者叫鄭俠。鄭俠小時候家裡特别清貧,所以他從小便立志苦讀以博取功名。時任江甯知府的王安石,聽聞其才華出衆,便邀請他到府相見,兩人相談甚歡。離别時王安石鼓勵鄭俠博取功名,成為大宋的良才國士,為朝廷效力。還特意派遣自己的學生楊骥到清涼寺給鄭俠做陪讀,可見王安石對其之重視。
王安石得到了宋神宗的重視後實行了變法,于是他也立即提升鄭俠為光州司法參軍(也就是主管光州的民、刑案件),對其甚為器重,可以說王安石對鄭俠有知遇提攜之恩。鄭俠也對此非常感激王安石,還把其當作自己的知己,一心盡忠為民,以報知遇之恩。
二、政見不合而分道揚镳
熙甯五年(1072年),鄭俠入京述職。王安石想越級提升鄭俠為京官,以輔助自己推行新法。但鄭俠在地方為官多年,親眼目睹新法種種弊端,所以就借口婉拒了王安石的好意,并多次向王安石直陳青苗法、免役法、保甲法等新法在地方各州縣施行過程中給民衆帶來的擾害。政見上的不合使得王安石對鄭俠的态度來了個180度大轉變,并把鄭俠貶為京城安上門的監門小吏。
王安石此舉一是敲打鄭俠,二是将其留在京城還是希望鄭俠能回心轉意。但也正是如此,王安石為自己變法的失敗,埋下了一根導火線。
王安石變法數年後,民生苦不堪言,怨聲載道。從熙甯六年(1073年)至熙甯七年(公元1074年),天下大旱,赤地千裡,常常是風起沙飛,人民無以為生。大量饑民扶老攜幼,離鄉逃走,不絕于道。首都開封更是一時間擠滿了饑腸辘辘、面黃肌瘦的難民。
面對天顯異象、蝗災肆虐,宋神宗整天憂心忡忡、夜不能寐。眼見難民遍野,宋神宗意欲廢除新法中的部分法令。王安石也覺察到了宋神宗對變法的決心似有動搖,便趕緊上奏說,水旱天災,都是自然現象,就算賢明如堯舜,亦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所以請聖上不要動搖變法決心。雖然此話并未讓宋神宗的疑慮消失,但此時的宋神宗對王安石還是信任與支持的。
三、鄭俠作《流民圖》,新法被廢此時在管理城門的鄭俠,是每天親眼看見流民衣不蔽體、不絕于道,更是知道王安石再也聽不進任何逆耳忠言了,于是另辟新徑,依其丹青所長,将瘦骨嶙峋、餓殍遍野的民間地獄之景作于一幅圖上,名為《流民圖》,并配有《論新法進流民圖疏》,欲将其進獻給宋神宗,希望用此種直觀視覺配合苦情悲言來直抵宋神宗心靈。但鄭俠此時官微言輕,如何讓自己的苦心之作直達上聽呢?開始時,鄭俠是把他們投遞到閣門,但被打了回來。思前想後,鄭俠隻能謊稱此乃秘密緊急軍情邊報,發馬遞直送銀台司,最終呈報到了宋神宗手中。
宋神宗畫像
鄭俠巧妙設計的這個組合拳,終于見效了。宋神宗對《流民圖》反複細看,圖中盡是一些颠沛流離、饑寒交迫、身無完衣、赤地千裡如人間地獄的情景,此情此景仿佛曆曆在目,再加上《論新法進流民圖疏》的悲恸煽情:“但經眼目,已可涕泣,而況有甚于此者乎?如陛下行臣之言,十日不雨,即乞斬臣宣德門外,以正欺君之罪”,宋神宗不禁長籲數四、淚流滿面,當天晚上更是夕寝不能寐。于是第二天一上朝,宋神宗便下令開倉濟民并廢除青苗法等新法,同時下罪己诏——《責躬诏》、求直言真聽。
說來也巧,在宋神宗下了罪己诏三天後,天降甘霖、遠近沾洽,群臣們紛紛入内向宋神宗祝賀,這時宋神宗才把鄭俠的《流民圖》和《論新法進流民圖疏》展示給他們看,責怪他們蒙蔽聖聽。由此,世人這才知道宋神宗突然罷除新法的根由。
四、鄭俠遭流放
王安石不得已,隻好奏請免職。而改革派則遷怒了鄭俠,以“擅發馬遞”之罪名,向宋神宗彈劾鄭俠,但宋神宗認為鄭俠此舉是忠于大宋,就不予采納。王安石被罷相後,又推薦了改革派的呂惠卿擔任參知政事,繼續推行新法。呂惠卿也沒有令王安石失望,居然遊說宋神宗恢複了新法。鄭俠見新法死灰複燃,于是再次采用上次的手法,并引用唐朝的魏征、姚崇、宋璟、李林甫、盧杞的傳記,成畫兩幅,分别取名為“正直君子社稷之臣圖”和“邪曲小人容悅之臣圖”,并上疏抨擊新法,借此暗諷呂惠卿之流為林甫之流。呂惠卿怒火沖天,直接以“謗讪”之罪,将鄭俠流放汀州。這樣還覺得不解氣,呂惠卿又将鄭俠押回京城,重新羅列罪名,想讓宋神宗判其死罪。但宋朝有個傳統,就是不殺言官,同時宋神宗認為鄭俠這樣做忠誠可嘉,不予深究,最後呂惠卿隻好将鄭俠流放到了英州(今海南陵水)。這也說明了,改革派對新法因鄭俠中斷而對其恨之入骨。
鄭俠到達貶所之後,當地人是奔走相告,夾道歡迎,無論貧富貴賤之人,都對鄭俠是十分傾慕敬重,不僅為鄭俠蓋房子,還讓他們的子弟跟随鄭俠讀書。
随後幾年,改革派和保守派在朝堂之上是輪番上陣、此消彼長,鄭俠也是随着兩派勢力的得失,沉沉浮浮。最終,鄭俠于宣和元年(1119年)病逝,直至南宋才被追封為朝奉郎,賜其谥号為“介”,意為忠直之臣。
鄭俠雕像
結束語:一幅《流民圖》,使新法大部被廢,變法被中斷,王安石被迫辭去宰相,鄭俠也因為“擅發馬遞”被改革派彈劾治罪。雖然後來宋神宗又恢複新法,且王安石也被重新啟用,但此時的變法已成強弩之末,加之宋神宗對變法也是心灰意冷,慢慢地,變法就流于形式,成為了兩派的口舌之争。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宋神宗對新法的态度轉變及變法成敗的轉折點,正是始于鄭俠的《流民圖》。
而鄭俠當時不過是一介小官,連面呈聖上的資格都沒有。其位雖卑,但不畏強權,以一幅漫畫,打倒當朝宰相,斷送一次變法,改變了中國曆史進程,真正的是前無古人。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那種位卑不曾忘國憂的愛國情操,那種身在逆境仍然心系民生的品質和那種屢招打壓仍敢雞蛋碰石頭的勇氣,這也被後世評價極高,《宋史》還專為其列傳而被載入史冊。
參考文獻:《宋史》
圖片來自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