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下午,由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所主辦,南京市玄武區教師發展中心承辦,南京市科利華中學紫金分校、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紫金山分校協辦的南京市第十二期個人課題培訓暨玄武-六合科研協同推進活動在科利華中學紫金分校舉行。
南京市教科所常務副所長劉大偉、副所長何炳均,玄武區教師發展中心校長丁征,玄武區教科所所長楊向紅、周萍老師、趙凱甯老師,玄武區内中小學、幼兒園分管教科研管理幹部、教育科研骨幹在現場參會,2700餘名教師通過在線直播方式同步關注活動進展,本次會議由玄武區教科所所長楊向紅主持召開。
活動開始後,常務副所長劉大偉首先緻辭。他強調教科研工作對學校以及教師個人高質量發展的推進作用,個人課題是老師們“生于毫末,起于累土”的一個過程,要真正地去落實到“行”中去。
教師展示課
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戴濤老師
随後,來自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戴濤老師結合個人課題,開設了題為《民主與法治》的課題展示課。戴老師通過“鏡頭執法、紙制罰單、溫情罰單”三個議題,幫助學生從不同的知識層面的運用分析社會生活現象。
課後,六合區教師發展中心史錦文老師表示,戴老師的課具有三大亮點:
一是“研”與“教”的完美融合;
二是目标明确聚焦,在研讨申辯中充分體現了核心觀與價值觀;
三是問題開放民主,結合中考巧妙設計問題串。
科利華中學紫金分校王天宇老師
科利華中學紫金分校王天宇老師開設了題為《動蕩的春秋時期》的展示課。王老師巧妙運用信息技術組織學生研讀史料,通過探究學習了解春期時期的社會變化。
課後,南京市科利華紫金中學副校長何欣表示,王老師的課展示了四點特征:
1.體現極簡技術的特征。
2.體現極簡教學的特征。
3.體現極簡教育的模型。
4.體現了極簡教學的适應性,課堂活躍度高。
南京師範大學附屬小學鐘樹老師
接着,南京師範大學附屬小學鐘樹老師提出自己關于課題研究過程的幾點思考,他建議老師可以将自己的課題融入學校的研究大背景中,使要實施的方案更完善。
活動第二階段
活動第二階段開始,玄武區教師發展中心丁征校長首先緻辭。丁校長表示,要積極把成果轉化到實踐中來,讓自己的研究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實踐,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校長緻辭
科利華中學紫金分校章磊校長代表學校緻辭。她指出,兩校一直注重發揮教科研在實現教育高質量發展中的引領作用,下一步将繼續優化教科研工作機制,推動學校教科研工作持續深入的發展。
專家微講座
随後,玄武區教科所周萍老師和南京市教科所副所長何炳均依次進行專家微講座,周萍老師建議做好課題研究階段性推進的規劃,細分研究階段,合理分配時間精力,保證研究的重點。
何炳均副所長從認真參加市區網絡培訓,及時上傳過程資料,梳理提煉研究成果等方面展開交流,并通過幾篇案例分享介紹如何規範撰寫研究報告。
本次活動為南京市第十二期個人課題主持人們明确了思路,助力老師們潛心鑽研。相信在這樣濃厚的研究之風引領下,學校的教科研工作将再上新台階,收獲新碩果。
編導:楊慧穎
攝像後期:朱葉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