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
“四十天加長版”三伏天來襲
看着“熱氣騰騰”的氣溫
感覺自己都快被蒸熟了
不過小北發現
每次一到三伏天
就會刮起一股“三伏灸”熱潮
這又是啥?
從中醫角度來講
根據“天人合一”“順應自然”的觀點
三伏灸是在三伏天時進行天灸治病的方法
是中醫時間醫學、針灸學與中藥外治
相結合的一種療法
早在清朝張璐的《張氏醫通》中即提出
“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塗法防止哮喘複發”
除此之外
三伏灸還有初伏、中伏、末伏的時間之分
2019年三伏灸時間表
初伏:2019年7月12日(農曆六月初十)——2019年7月21日(農曆六月十九)
中伏:2019年7月22日(農曆六月二十)——2019年8月10日(農曆七月初十)
末伏:2019年8月11日(農曆七月十一)——2019年8月20日(農曆七月二十)
三伏天作為全年中陽氣最盛的時期
人體陽氣也相對旺盛
利用具有溫補作用的三伏灸乘勢治療
體虛之人或容易受寒濕影響加重的疾病
均能夠起到補虛、溫陽散寒、祛濕的效果
現在
三伏灸已經成了冬病夏治的特色療法
最佳溫陽時機、溫陽藥物、溫陽穴位
三者相互配合
促進陽氣盛、正氣足
預防疾病的發生
哪些人适合做三伏灸?
鼻炎、哮喘、反複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等)、小孩體虛易感冒、手腳冰涼、胃痛、結腸炎、腰痛、痛經、慢性盆腔炎、月經不調等表現為氣虛狀态、陽虛狀态、虛寒狀态、實寒狀态和寒濕狀态的人。
哪些人不适合做三伏灸?
實熱狀态、陰虛狀态、孕婦、年老體弱、2歲以下小孩、皮膚易過敏、糖尿病控制差、發燒等患者應慎用或禁用。
三伏灸雖好
卻不是每個人都适合做
要想知道自己目前的狀态是否适合做三伏灸
還需咨詢專業中醫師來幫忙判斷
小提示
受炎熱天氣影響,無論三伏貼或三伏灸,灸貼的時間均不宜過長。需要注意的是,三伏灸後有部分人會産生水泡,或刺癢、腫痛感,一般水泡可自然消退,若必要時可及時尋求專業醫師進行處理。
同時,灸後10個小時内不宜沖涼洗浴,短期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以及肥膩、煎炸物及海鮮等發物。
三伏灸需注意的事項較多
灸後還需謹遵醫囑哦
三伏灸有“冬病夏治”之效
利用三伏灸來“治未病”
成了養生熱門
不過小北還是要提醒大家
三伏灸前一定需辨别自身狀态是否适合哦
這個三伏天
你正确三伏灸了嗎?
來源:共青團中央
編輯:木矛木心
投稿:小北歡迎各位有才華的夥伴投稿,有很豐厚的稿酬呦~關注公衆号,回複關鍵詞【投稿】,了解更多。或者直接加小北beijiangns,期待您的到來~
往期回顧
後來,我又遇到了前任
知乎熱門:為什麼你越活越不快樂?
“二十年來,我依然沒有等到這句話”
這哪是語文書啊!明明就是中華美食大全!
國務院發話:領導幹部們,該戒煙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