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新時代呼喚教育共同體

新時代呼喚教育共同體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8-10 11:14:45

新時代呼喚教育共同體?作者:戴妍、劉斯琪(陝西師範大學民族教育學院),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新時代呼喚教育共同體?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新時代呼喚教育共同體(教育應在推動共同富裕中有所作為)1

新時代呼喚教育共同體

作者:戴妍、劉斯琪(陝西師範大學民族教育學院)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在中央财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明确提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教育在肇始緣起中的經世緻用底色、在發展嬗變中的富民強國取向、在脫貧攻堅中的拔斷窮根價值等,均彰顯了其在共同富裕進程中突出的經濟價值和民生屬性。教育能夠提升人口素質、開發人力資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個人财富和社會财富的持續增長。總之,教育是紮實推動共同富裕的重要動力,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與重要着力點。

以教化人厚植共同富裕人力資本

紮實推動共同富裕,關鍵在于人力資本水平和個體發展能力的提升。教育不僅是形成人力資本的核心要素,更是提升人民脫貧緻富可行能力的關鍵舉措。通過優化育人鍊條、創新育人方式、完善育人内容,培養符合共同富裕要求的勞動者,充分釋放人才紅利,可為共同富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支撐,厚植共同富裕人力資本。

首先,優化育人鍊條,培育有共富技能的專業人才。優化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連貫化、綜合化育人鍊條,發揮各級各類教育育人優勢,加強全生命周期培訓,為共同富裕培育專業人才。一是大力發展高質量基礎教育和普惠性學前教育,确保滿足勞動者脫貧緻富基本教育需求,滿足人民群衆基本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二是積極推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為勞動者提供有針對性的就業培訓與技能培訓,培養符合時代要求、具備就業創業能力的勞動者,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以增加勞動者收入,促進共同富裕。三是持續推進高等教育普及化,培養時代所需人才,促使勞動者掌握更核心、更精密、更專業的技能,增強其核心競争力,培養共同富裕所需的高素質、高水平專業勞動者。

其次,完善育人内容,培育有共富熱情的創新人才。一方面,增強育人内容的現實性。在專業課程和實踐訓練中增加有現實适應性的教學内容,使教育教學更好地對接科技創新前沿,培育具備創新能力、創新熱情、創新意識的現代化人才,創造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科技、産品、産業等創新成果,為紮實推動共同富裕提供不竭的創新動力。另一方面,增強育人内容的交叉性。通過建立學科專業動态管理系統,加大科學研究、創新創業、校企合作等項目内容的學科跨度,增強教學内容領域學科交叉性,培養多元融合型創新人才,使勞動者更能适應共同富裕的多元現實要求,提高其參與共同富裕的能力和熱情。

最後,創新育人方式,培育有共富意識的優質人才。創新育人方式能夠有效縮短勞動者接受工作崗位培訓、習得生産技能、熟悉新設備和掌握新技術的時間,增強廣大勞動者的自信心與效能感,進而激發其共同富裕的積極性。通過探索依托網絡空間和智能教室等數字教育資源、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新興科技的新型育人方式,智能組合課堂講授、主題講座、線上宣傳、樹立典型、現場觀摩、實踐培訓等教育形式與手段,不斷提升勞動者科學文化素質與認知能力,使他們在潛移默化的教育中濡染共富思路,具備共富意願。

以教塑文築牢共同富裕精神底蘊

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有适度差距的全面富裕,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都富裕。當前我國不少地區的物質生活已達相對富裕程度,但精神生活仍面臨諸多困境,精神富裕相對滞後。因此,需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增加精神文化資源等的供給,開展精神文明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以夯實共同富裕文化根基、築牢共同富裕精神底蘊,在達成共識、強化共生中推動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全面共同富裕。

首先,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引領,提升人民精神文化境界以促進共同富裕。教育具有移風易俗、淳化社會風尚、轉變消極落後思想觀念等作用。通過教育教導人民自覺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将價值觀念轉化為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同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地将其貫穿至精神文明建設的方方面面,引導人民自覺遵守共同的行為規範,抵制與批判惡俗、媚俗文化,不斷豐富和充實精神文化生活,激發追求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熱情,提升精神境界,增強精神力量,實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其次,加強精神文化資源、産品與服務供給,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以助力共同富裕。教育文化事業具有選擇、創造、共享精神文化資源、産品與服務的作用,是實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發動機與助推器。教育的發展能滿足人民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精神需求,使人民具有積極的精神生活方式與富足的精神狀态。因此,應不斷加強精神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加快精神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精神文化資源配置,健全精神文化産品創作激勵機制和評價體系,創新精神文化公共服務體系與運行機制,完善群衆性精神文化活動機制,以教育文化事業為抓手培育有人民情懷的文化事業工作者,生産貼近人民的精神文化産品,開展适切的文化惠民活動,為人民提供高質量教育文化服務,助力實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最後,開展精神文明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築牢人民精神文化高地以助益共同富裕。精神文明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和擔當,與實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需求相契合。加強精神文明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一是能夠引領主流價值,宣傳主流文化,充分發揮優秀文化陶冶人、引領人、造就人以及淳化社會風氣的功能,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精神依歸。二是能夠引領人民正視野、明是非、辨正誤,引導人民對各種富裕思潮進行理論分析、優劣剖析,澄清對共同富裕的模糊認識,指正消極脫貧緻富的錯誤觀點,幫助人民樹立積極的共同富裕思想觀念。三是能夠提高人民的網絡素養,嚴格把關龐雜隐匿的網絡文化,遏制網絡“噴子”、網絡暴力、制造與傳播有害虛假信息等行為,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以教強治夯實共同富裕機制保障

治國以教化為先,教育治理現代化不僅是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促進共同富裕的關鍵途徑。完善的教育機制是教育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保障,為教育助推共同富裕提供重要基礎與躍升支撐。通過健全教育長效保障機制和動态督導機制推動教育整體性發展,确保教育公平,構建現代化高質量教育體系,實現教育治理現代化,促使教育以更高的人力資本水平和智力水平為社會治理現代化提供充沛動力和有效支撐,為實現共同富裕奠定良好治理基礎。

一方面,健全教育長效保障機制,以教育發展為抓手促進共同富裕。教育不僅是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的基礎,也是人民收入提高的關鍵,教育的快速高質量發展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健全教育長效保障機制能推動教育長期穩定有序發展,有效提升教育質量,提高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适切度,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不竭動力。一要健全教育政策保障機制。健全各級各類教育發展政策、宏觀教育管理政策、校企協同育人政策等,為教育統籌協調發展提供政策保障,确保教育拉動經濟增長和促進人的發展功能的發揮,為共同富裕築牢堅實政策基礎。二要健全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不斷加大生均教育經費、教師工資經費等投入,全面監管教育經費使用情況,切實提升教育經費使用效益,确保教育提升人力資本、促進社會流動、助力經濟發展等功能的發揮,推動共同富裕的實現。三要健全人才保障機制。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不斷完善教師專業成長機制,提升教師教學能力,促使教師更好地培養經濟社會發展和共同富裕建設所需的創新型、複合型、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在勞動人才培養方面,不斷深化人才培育和引進等教育制度的改革,完善人才服務共同富裕建設的激勵機制,激發廣大勞動者共同富裕建設熱情,為共同富裕提供智力保障。

另一方面,完善教育動态督導機制,以教育公平為支撐助推共同富裕。普惠公平的教育能提高全體人民科學文化素質,增強人民群衆在勞動力市場中的競争力,進而有效縮小收入差距,防止社會階層固化,暢通向上流動通道,推動實現共同富裕。可見,教育公平是推動共同富裕實現的重要條件。教育公平建立在對教育政策執行過程與教育活動實施過程嚴格督查的基礎上。因此,應以公平發展與優質均衡為價值導向完善教育動态督導機制,加強源頭督導、過程督導和結果督導,督查教育政策制定的過程并及時反饋督查情況,通過定量、分類考核等形式監督教育均衡發展政策的落實,全方面、全方位、全過程動态跟蹤、監督、評估教育均衡發展成效,推動實現教育機會平等、資源均衡配置以及基本公共教育均等,保障教育公平,确保全體人民共享教育發展成果,擁有平等參與共同富裕建設的機會與能力,推動實現共同富裕。

以教保生兜牢共同富裕民生底線

以人民為中心是黨治國理政的鮮明主線,改善民生促進共同富裕是黨的工作主題。因此,兜牢民生底線、增進民生福祉、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紮實推動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礎。教育是基礎性民生工程,教育領域的民生保障與共同富裕息息相關。教育不僅能夠滿足人民群衆基礎性和普遍性需求,還能幫助人民群衆解決可持續性生計問題,是兜住人民群衆生活底線,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關鍵。

首先,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為共同富裕提供堅實保障。實現共同富裕,需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教育現代化進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從而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兜牢民生底線的基礎上推動共同富裕穩定發展。一是通過加大學前教育階段資源投入與支持力度,擴大學前教育規模,解決入學難的問題,實現“幼有所育”,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顆扣子。二是高度重視義務教育、特殊教育和網絡教育的發展,健全完善學生資助制度,保障大多數勞動力接受高中階段教育甚至高等教育,并在此基礎上推動城鄉教育一體化,着力發展農村地區各級各類教育,努力讓全體人民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保障“學有所教”。三是着重完善現代職業教育培訓體系、終身教育和繼續教育體系等,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進而提高學生認知能力、學習能力和就業能力,為勞動者提供獲得勞動報酬、參與共同富裕建設的機會與能力,緩解結構性失業矛盾,實現“勞有所得”。

其次,持續加大教育投資,為共同富裕奠定經濟基礎。教育是社會經濟增長的助推器,教育投資通過增加人力資本存量拉動經濟增長。也就是說,教育投資的加大更能滿足人民基本教育需要,讓人民獲得平等的受教育權利與機會,擁有基本生存和發展的能力,在保障民生的基礎上提升人力資本,進而發揮優質人才拉動經濟發展、推動共同富裕的作用。具體而言,應創新教育投融資機制,拓寬教育經費來源,合理配置教育資金,優化教育經費支出結構,完善任務清單管理機制,跟蹤分析教育投資項目執行實效,全面監管教育經費使用情況,提升教育經費使用效率,保障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确保教育拉動經濟發展、促進人才培養作用的發揮,為共同富裕的實現奠定經濟基礎。

最後,精準提供教育服務,為共同富裕注入發展動力。在人民群衆最關心的教育領域提供更加精準、更有質量保證、更加普及普惠的基本教育公共服務,是兜牢人民教育需求底線、改善與保障民生、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舉措。一方面,精準分析民生需求。精準教育服務建立在準确把握人民需求的基礎上,通過精準識别人民需求狀況,分清主次,辨清真假,實現教育服務精準對接,做到全面、重點、特殊供給,因時、因地、因人供給,促進全體人民共享教育公共服務,為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完善教育服務内容。應結合知識經濟、信息時代、科技革命等的需要,有針對性地補充教育服務内容,使得教育服務更加精準契合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全體人民全面發展的現實需要,使人民群衆具備參與經濟建設、獲得勞動報酬、實現共同富裕的知識與能力,進而為共同富裕長期穩定發展提供永續動力。

總之,教育是共同富裕建設中的優先任務與核心舉措,也是助推共同富裕實現的重要動力和重要内涵。公平接受優質教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共同富裕的題中之義。要堅持以教化人、以教塑文、以教強治、以教保生,将教育發展優勢貫徹落實到共同富裕建設全過程,為共同富裕厚植人力資本、築牢精神底蘊、夯實機制保障,多措并舉,紮實推進共同富裕目标的實現。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新時代民族地區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時空演化機制及推進策略研究”(22YJA880007)階段性成果)

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