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關于鳥人的經典故事

關于鳥人的經典故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13:17:30

關于鳥人的經典故事(老韓講了一個故事)1

老憨是個鳥人。

在傳統概念裡,“鳥人”的意思有兩種。一種是指玩鳥的人,比如大清年間,那些提着鳥籠在街頭晃悠的八旗子弟。清代文士金農《白鹇詞·小序》中說:“白鹇,羽族之幽奇也,神貌閑暇,不雜于衆,鳥人莫得而馴狎之。”第二種意思跟羽族無關,連讀音也不同,是一句典型的詈詞,借《水浒傳》裡的話為例:“你是甚麼鳥人,敢來消遣我!”

老憨這兩種人都不是。但我偏要說,他是鳥人。他愛鳥卻不玩鳥,比普通鳥人境界更高,是超級鳥人。

老憨真名叫王成章。也不知怎麼弄的,才二十出頭兒,就得了個“老憨”的綽号,一叫多年,真名反倒少有人知。

幾年前我下鄉扶貧,經常住在老憨家裡。這時老憨已經把自己打造成橋頭鎮的大棚王,專門侍弄大棚果樹,以櫻桃和油桃為主,遠近聞名。作為一個新的綽号,“大棚王”的名聲越來越響,但老憨的夫人娟子仍一如既往,人前人後“老憨老憨”地叫他。

我在橋頭鎮蹲點扶貧那幾年,隻做成了一件事,就是推舉老憨為領頭羊,成立了産供銷為一體的橋頭鎮大棚果蔬協會,在不到三年時間裡,就讓全鎮的人均收入提高了二十幾個百分點。我與老憨也由最初的工作關系,漸漸轉化為酒友。一杯橋頭大曲下肚,老憨的話匣子就打開了,但他聊得最多的不是櫻桃,不是油桃,而是各種各樣的鳥。

老憨說他從十二三歲開始,就有“鳥緣”了。我和老憨年齡相仿,我了解那個年代和年齡段的鄉下孩子,大多是熱衷于用彈弓打鳥的懵懂少年。老憨卻從不打鳥。他聽鳥。連續很多個春天,他都盤桓在村東的柞樹林,或者村西的濕地裡,聽鳥。時間久了,他能分辨每一種鳥聲,誰都問不倒他。

“大喜鵲怎麼叫?”

“喳喳喳喳。”

“小喜鵲怎麼叫?”

“啾啾啾啾。”

不光大喜鵲小喜鵲,還有很多其他的鳥,柳莺、百靈、杜鵑、黃雀、金絲、金翅、畫眉、繡眼等鳥的叫聲,老憨都能模仿。鳥鳴春蟬鳴夏,蟬聲一起,鳥聲就漸漸歇了,直到這時,老憨的魂才會慢慢回到自己的軀殼裡。

老憨不僅能辨鳥聲,對各種鳥的婚配、繁殖等生活習性,以及鳥語中的寓意,也都說得頭頭是道。小小年紀,一說鳥,保準滔滔不絕,誰都插不上嘴。老憨他爹經常歎息:“這孩子,說不定就是鳥變的。”

誰能想到老憨的戀愛婚姻,也跟鳥有着扯不清道不明的關系呢?這事是娟子跟我說的。娟子喜歡看我和老憨小酌,有時還有一搭無一搭地陪我們說話。

老憨跟娟子是小學同學,也是初中同學,住前後屯,在一起待了九年,彼此卻很少搭腔。那時候的男女同學都很保守,不像現在,還沒等小學畢業,一個個小男生小女生,都失戀好幾回了。

娟子說她二十一歲那年春天,受她媽差遣,去橋頭鎮的集市上買雞崽,路上碰到老憨。恰好老憨也是去鎮上趕集。老憨握住手閘,一腳撐地,望着身材凹凸有緻的娟子,鄭重發出邀請:“順路嘛,又不是特意送你。”老憨把話說到這份兒上,娟子也不好推辭,紅着臉,默默抓住自行車的後架,腿一跷,坐了上去。

結果那天娟子一隻雞崽也沒買,陪老憨在鎮上逛了一整天,直到黃昏才結伴而歸。

在賣雞崽的攤位前,老憨對娟子說:“俺家有隻老母雞,正好抱了一窩小雞,剛剛出殼,你明天去拿,想拿多少拿多少。”

“那怎麼好意思啊?”娟子小聲說。

“那有什麼不好意思啊!”老憨說,“老母雞抱窩上瘾了,抱一窩又一窩,俺家養不了那麼多,随便你拿多少。”

沉默好一陣子,娟子才說了句:“好的,俺依你。”

娟子用腳尖在泥地上寫正字,寫一個,又寫一個,說這話的時候,已經寫到第三個。

那天從橋頭鎮返程,老憨吹了一路跑調的口哨,還《洪湖水浪打浪》呢!娟子在他身後掩着嘴,不出聲地笑了。

第二天上午,老憨在村東的柞樹林邊上,接到如約而來的娟子。兩人剛走到家門口,老憨突然止住腳步,随即将右手食指豎在嘴巴上,示意娟子别出聲。老憨歪着腦袋聽一陣,随後貓着腰,踮着腳,往房西頭柴火垛的方向,一步步挪過去。娟子不明就裡,愣在原地,心說:“老憨你要幹嗎?”

也就一兩分鐘工夫,老憨手上捧了一隻鳥,面帶微笑回到娟子身邊。娟子看清了,是一隻燕子。

“血!”娟子吓一跳,“它身上有血!”

老憨招呼娟子趕緊進家,從屜櫃裡找出一小瓶紅藥水,指導娟子給燕子上藥。兩人手忙腳亂,不經意間,手指與手指觸碰到一起,竟過電般彈開。娟子被老憨燙了一下,半邊身子發熱。老憨也被娟子燙了一下,也是半邊身子發熱。娟子和老憨迅速對視一眼,又趕緊别過臉去。

從那天起,娟子幾乎每天都往老憨家裡跑,去看望那隻燕子。老憨給它起名叫小帶,“紐帶”那個“帶”。

一個星期以後,小帶痊愈了。老憨拉上娟子,一起到家門口放飛。

小帶圍繞老憨家的院落,飛了一圈又一圈,一直飛了三圈才離開。

可是沒過幾天,便有一對燕子,到老憨家屋檐下築窩了。老憨認出來了,娟子也認出來了,其中一隻,是小帶。

就這樣,在老憨的引導下,娟子也成了一個鳥人。第二年春天,燕子歸來之際,兩位鳥人喜結良緣。

就這樣,老憨家的屋檐下,年年都有燕子來築窩。無論舊屋還是新房,都一樣。最多的一年,一共築了七窩。

聽完娟子的講述,我心頭一熱,敬了老憨滿滿一杯酒。(作者 屯裡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