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原本指的是一年四季中的春季和夏季。
把“春”、“秋”二字組合成一個詞:“春秋”,又被用來指代中國古代曆史上從周平王東遷(公元前770年)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的那一段長達295年的特殊曆史時期。
在“春秋”這兩個字上加上個書名符号,則它又成了中國古代儒家典籍的“六經”之一。
以上這三點,到底它們之間有着什麼樣聯系呢?
下面,老覃來詳細說說。
是這樣的,我們都知道,一年之中分有春、夏、秋、冬四季。
這樣的分法,在與黃帝曆、颛顼曆、殷曆、周曆、魯曆合稱為“古六曆”的夏曆已經出現了。
實際上,夏曆也是目前所知我國古代最早的曆法。
即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很早就把一年劃分成春、夏、秋、冬四季了。
換句話說,可以用“春夏秋冬”一詞來表示一年。
不過,上古諸侯朝觐王室的時節都定在春季和秋季。
在語言表述上,為了更簡練,往往不說“春夏秋冬”,而說“春秋”。
所以,“春秋”在古代也表示一年。
中國古代有編寫史書的傳統。
編寫史書的主要目的是要總結前人舊事的經驗教訓,用來指導今人的生産、生活方式。
最早的史書編寫,都是按照時間先後,逐年逐年記載的。
這種方式,用宋人王安石的話來說,是“斷爛朝報”;用近代大賢梁啟超的話來說,那是“流水賬簿”;但用得體而通俗的話來說,那可是“編年體史書”。
這種編年體史書一年接一年地記載史事,往往被冠以“春秋”之名。
武王伐纣主天下,分封諸侯。
各諸侯國都設置有史官,則各諸侯都編修有本諸侯國的國史。
因此,世間就出現有各種各樣不同的《春秋》。
為了區分這些《春秋》,後人就不得不往裡面添字,成了《魯春秋》《燕春秋》《齊春秋》《宋春秋》等等。
當然,也有不名《春秋》而另名為《志》、《乘》、《書》、《杌》的諸侯國史。
為了讓人一眼而知是何國國史,它們也同樣被人往裡添字,成了《周志》、《晉乘》、《鄭書》、《楚杌》等等。
秦滅六國,其他《春秋》均毀于戰火,僅剩《魯春秋》。
那麼,《魯春秋》裡面的“魯”字就可以拿掉了。
畢竟,劫後餘生的衆多《春秋》中,獨此一家,再也别無分号了。
這個《春秋》記載了上自魯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至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含12個國君,計242年的曆史。
書中所記,雖以魯國史為主,但對魯國以外的其他國家也各有涉及。并且,其所記曆史事實的起止年代,大體上與一個客觀的曆史發展時期相當,為了叙事方便,曆代史學家就把其上自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下至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這295年的曆史發展時期用《春秋》這個書名來稱呼,稱為“春秋”時期。
下面重點說說《春秋》這部書。
按照上面的說法,《春秋》是由魯國曆代史官編著成書的。
但是,有這樣一種觀點,非常流行,甚至被認定為曆史事實。
即:《春秋》出自孔子之手,為孔子所著。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觀點呢?
因為《孟子·滕文公下》裡面說了:世道衰敗,歪理邪說和各種暴行紛紛出現,有臣殺君的,有兒殺父的。孔子心中警懼,深以為憂,于是編著《春秋》,意欲匡救時弊。但編著《春秋》本是天子的職權,孔子這是在僭越職權。所以孔子長歎說:“認同我的人,是因為這部《春秋》!怪罪我的人,也是因為這部《春秋》吧!”
孔子是“先聖”;孟子是孔子的再傳弟子,号稱“亞聖”,那麼他所說的話,非同小可。
西漢著作《史記》的太史公司馬遷就非常相信孟子說的話,他在《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裡面借用文學手法,通過孔子之口,坐實了孔子著作《春秋》的件事。
他是這麼寫的:孔子大叫:“不行不行,君子最擔心的事就是死後沒有留下好名聲,我的政治主張既然不能實施,那我拿什麼留下給後世呢?”想來想去,他決定根據魯國的史書,編著《春秋》。
另外,司馬遷又在《史記·卷一十四·十二諸侯年表第二》中煞有介事地說:孔子深谙治國之道,但遊說了七十多個諸侯國都沒能采用,他于是閱讀了周室的史料檔案,結合魯國的史書編寫了《春秋》。
又在《史記·卷一百二十一·儒林列傳第六十一》中說:孔子是聽說管理山林的“虞人”和叔孫氏的仆從鉏商西狩獲麟,認為自己向各國傳道的路途已經窮盡了,隻以通過著史的方式來推行王道了,于是著作了《春秋》。
司馬遷一會兒說孔子在“幹七十馀君莫能用”的情況下作《春秋》的;一會兒又說孔子是在“西狩獲麟”後作《春秋》的。
他還在《史記·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提出了第三種說法,說:“孔子凡陳、蔡,作《春秋》。”
不管怎麼樣,孔子著作《春秋》的緣由,似乎有一個合情合理的解釋:諸侯争霸,孔子目睹了禮法遭到踐踏的各種現象,于是周遊列國,推行自己的治國理念,想以一己之力改寫曆史。但都無一例外都碰壁了。他隻好另辟蹊徑,集中精力對周室、魯國的文獻資料加以整理,着手編寫了曆史著作《春秋》。他希望靠《春秋》來正名分,給諸侯、大夫以嚴正的褒貶,從心理上來鉗制他們,從而安定天下的秩序,恢複周的政治權力。
不用說,孔子著作《春秋》說法是很有市場的。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幾成定論。
甚至有人認為,東周時諸侯國的史書均已散失,隻因為隻魯國史是《春秋》孔子編訂的,大家都給孔子面子,所以《春秋》能留傳了下來。
因此,他們大加頌揚孔子,說必須感謝孔子,不然,世間就沒有《春秋》了。
既然《春秋》是孔子的作品,而孔子又是儒家先聖,那麼,《春秋》就成了中國古代儒家典籍的“六經”之一,被後世儒家奉為臬寶。
但是,明眼人一眼就看到,《春秋》裡面有很多地方的筆調不一緻、行文風格迥異,不似是一人的手筆,而應該是魯國各個時期的衆多史官共撰寫而成的。
所以,有人認為,《春秋》不可能是孔子一個人所著。
充其量,孔子最多也隻是對《春秋》進行過整理罷了。
還有人認為,《論語》記載了孔子大量生平言行,其中論《詩經》的很多,但對《春秋》未置一詞,孔子極可能與《春秋》沒有半毛錢關系。
實際上,孔子有無著作、編修過《春秋》,其中最大的一個疑點,就是:孔子如果著作或編修過《春秋》的話,那麼,他為什麼要把魯國的國史從魯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叙起?
這真是沒頭沒腦,實在找不出什麼合理的解釋。
要老覃說,孔子不可能著作、或編修過《春秋》。
原因很簡單,在西周、春秋時代,著作、編修史書,那是史官的神聖職責,其他人,包括天子、諸侯、卿士大夫和其他任何個人,都無權過問,更不能修改,遑論著作?!
我們知道,西周時周厲王施暴政,結果引起了國人的強烈反對,慘遭流放。
這一段曆史為什麼能流傳下來?就是記錄曆史的史官如實記錄,而後來即位的周宣王也沒有改寫國史。
其實,周宣王非但不敢改寫國史,就連在厲王遭逐後攝行王事的是共伯和,也就是衛武公,他也不敢怎麼樣他。
厲王死,宣王即位後,衛武公還政歸國,全須全尾,一直活到九十五歲。
還有,晉靈公好逸樂,殘暴斂财,禍國殃民,舉國不安。執政大臣趙盾屢谏無效,反遭晉靈公多次加害。無奈之下,趙盾隻好駕車出逃。當他逃到晉國邊境,聽說晉靈公已被其族弟趙穿帶兵殺死,于是返回晉都,繼續執政。史官董狐在史書上堂而皇之寫“趙盾弑其君”,還宣示于朝臣,以示筆伐。趙盾心存敬畏,不能置一辭。趙氏的後代子孫,也不敢行任何篡改之事,這一段殺戮之事才得以傳了下來。
此外,齊國大夫崔杼殺了齊莊公,掌管曆史記錄的史官秉筆直書“崔杼弑其君”。崔杼暴怒之下,将之殺害。但這個史官的兩個弟弟不屈不撓,他們承襲了史官的職位,繼續哥哥的事業,不肯改寫這一史事。崔杼最後隻好認栽。
……
從以上事例可知,記錄曆史是史官的神聖職責,誰也不得幹預,甚至連殺人不眨眼的齊國大夫崔杼也幹預不了。
孔子怎麼可能去著作、編修《春秋》?
而且,孔子一生尊崇周禮、恪守周禮,周禮既然嚴格規定史官之外,天子、諸侯和卿士大夫和任何個人都不得參與和幹預著作、編修史書,孔子怎麼可能去著作、編修《春秋》?
如果孔子著作、編修《春秋》的話,他不就成了踐踏周禮的僭越者了嗎?他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孔子絕不會去幹這種事!
所以,那些稱贊“孔子開創了私人著史的風氣”、稱贊“《春秋》是我國第一部私修的史書”的人,如若孔子在九泉下有知,不但不會感激他們,反而會痛恨他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