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 亨,小利有攸往。
“贲”字有兩個讀音。讀音為bì時,本義指裝飾,引申指華美、光彩。讀音為bēn,通“奔”,如《孟子·盡心下》中的“虎贲三千人”。從卦爻辭的内容可以看出本卦卦名“贲”的讀音應該是bì,裝飾、修飾的意思,正如《說文解字》的解釋“贲,飾也”。本卦卦爻辭的内容則可以視之為對“修飾之道”的解讀。
“飾”,可以是裝飾個人外表的塗塗抹抹,可以是修飾文章的華美辭藻,也可以是迎來送往的表面功夫,可以是語言上的誇誇其談,可以是錦上添花、畫蛇添足,也可以是雪中送炭、救人于水火。正如孔子所說的“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意思就是質樸多于文采,就像個鄉下人,流于粗鄙;文采多于質樸,就流于虛僞、浮誇。隻有質樸和文采相輔相成、配合恰當,才是真正的君子。其中的“文”字所表達的意思與“贲”字的意思相近。
衆所周知,“贲”——修飾産生的效果也是有利有弊的。不過,不論是否存在過猶不及的問題,修飾總體上來說都會讓解決問題、完成工作更加順利,故而總體評斷為亨通是比較合理的。
當然,大家都清楚一點,外飾的美麗隻能是錦上添花,但是并不能成為決定成敗的決定性因素。正如孔子在回答林放何為禮之本質的問題時,會給出“禮,與其奢也,甯儉;喪,與其易也,甯戚”的回答,簡單點說就是從禮的實質而言,應該重内容而輕形式。故對于既定目标的完成“贲”隻能說是有一定的益處。故評斷辭為“小利有攸往”。
朱熹在《論語集注》中對于孔子禮之本的話有這樣的注釋,“禮貴得中,奢、易則過于文,儉、戚則不及而質,二者皆未合禮。然凡物之理,必先有質而後有文,則質乃禮之本也。”意思就是說禮的内容與形式得當才是符合要求的,奢和易都是過于注重形式,而儉和戚則是另外一個極端,兩個極端都不符合禮的要求,事物都是先有内容而後有形式的,故内容才是禮的根本。同理,“贲”的度怎樣把握,以個人修飾為例,灰頭土臉和濃妝豔抹應該怎樣去避免,也許這就是本卦卦爻辭要講的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