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濟南,因泉而名,因史而勝,因山而美,當我們尋芳探勝之時,卻被匆匆的行程和擁擠的人群賦予了太多了的疲憊,哪怕是 周末的休閑,找一處自由的空間都是那麼的困難。其實不然,濟南還有許多未被開發的山、泉、林、村之勝景未被大家熟知,今天就給大家推薦6處人少、景美鮮為人知的小衆旅行地。
玉河泉位于濟南市曆城區彩石鎮玉河泉村,玉河泉泉群是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玉河泉周圍均是山,南部山中有古代的石闆路是曾經的進入濟南之路。自山巅的拔槊泉始,玉河泉村的響呼噜泉、龍泉、萬糧峪的無名泉是幾十個季節性泉眼,每當雨季,泉水噴湧而出,一路過淺池東流,折向北,注入巨野河,為巨野河源頭之一。
此處精緻山高林密,幽靜的山村、緩緩的泉水是夏季避暑戲水絕佳之地。
2,水泉村——觀音洞水泉村位于濟南柳埠鎮之南耙頭山山腳下,觀音洞位于山腰中,東面與九頂塔隔山而居,水泉村是一個僅有200來戶人家的小村子。一到雨季村裡到處都是潺潺流淌的泉水,村民們仿佛被浸泡在泉水裡一般。觀音洞就在水泉村東南側的觀音洞山的半山腰上。這裡山路崎岖、林木茂盛,觀音洞隐藏在其中,鮮為世人所知。
觀音洞是一個鐘乳石山洞,至今沒有人走到最深處,不知道有多深,隻是當年開發時發現了許多人和獸骨,因而未在開發,現在洞内供奉觀音像。
3,平陰書院泉書院泉,曾名東流泉,位于洪範池東天池山下書院村,泉池呈“凸”字形,大池邊長7米,小池邊長兩米,泉水從大池池底各處縫隙中湧出,流泉旁有小村,山泉環抱,環境清幽,冬暖夏涼,山村水廓,小橋流水,自古就有“小泉城”之美譽。村莊的古民居保持較好,山上泉北石壁上有極為珍貴的四尊唐代石刻佛像,與人等高,是濟南發現保留完好的摩崖石刻之一。
書院泉附近就是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的洪範池泉群景區。
4苦苣泉-袁洪峪苦苣泉,又名“莴苣泉”,位于柳埠鎮袁洪峪内北側崖下,曾列入金、明、清三代七十二名泉,為錦陽川源頭之一。苦苣泉泉名雖冠以“苦”字,但由于此處地質結構為木魚石所緻,故水質甘美,最宜泡茶,不留水垢。泉池的西面是原國民政府山東省主席韓複榘的别墅遺址,現在為鐵路系統的培訓中心,同時在山腳下還有一個曾經的防空洞,裡面依稀可辨曾經的營房,穿過山洞是九頂塔風景區的峽谷,而山的南側為黃巢水庫。
百丈崖位于章丘區垛莊鎮西南,因有懸崖高百丈而得名,周邊是濟南著名的星空拍攝地七星台,此處近幾年打紮的七彩山村而逐漸被遊客所知,附近有兩大水庫“百丈崖水庫、垛莊水庫”。每當深秋此處是濟南賞紅葉最美景區之一,屆時紅葉漫山,湖光山色,山村秘境,是不可多得的南部山區休閑之所。
華山森林公園位于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西北部,屬于泰山支脈,分三個景區,分别是白龍潭景區、大舟院景區、永甯崮景區。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國家2A級旅遊區,西部最高點為香山,海拔918.7米。白龍潭景區原萊蕪市著名景觀,自古有“八寶萊蕪縣,黑白二龍潭”之說。白龍潭山谷南北走向,峽谷一側石壁直立,松柏映襯,一側地勢緩平、寬闊,林木遮蔽,遊憩空間良好,自然景色秀麗。以白龍潭三潭為中心景觀,以照壁山、天奇滑梯、龍潭珠串、白龍廟、觀龍亭、血脖子山、青年林為輔助景觀。
其實濟南還有衆多鮮為人知的小衆旅行地,比如小婺源官營村、雪野小三峽、雪野馬鞍山、長清陳峪梯子山、平陰大寨山、西營藕池等等,鮮為人知是因為山高路遠,小衆是人少,而這些地方有山、有水、有古村,森立覆蓋率高,即可逃離喧嚣的都市,又是周末度假戲水避暑勝地,何況這些景點都不收門票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