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平台買東西商家可以說不退嗎?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題:禁令之下,二手平台上為何還能買到開房記錄、戶籍等個人信息?,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二手平台買東西商家可以說不退嗎?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題:禁令之下,二手平台上為何還能買到開房記錄、戶籍等個人信息?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宋佳、顔之宏
“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閑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台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産、開房記錄等隐私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
市場監管總局等14部門今年曾聯合發布通知,于10月至12月開展2020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網劍行動,重點任務之一是加強二手物品網絡交易平台監管。一些二手平台多次發布網絡生态治理專項行動公告,凍結并公示了一些涉及出售隐私信息的會員賬戶。
禁令之下,這類違法違規交易為何依舊活躍?
(小标題)依然有賣家出售各種個人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
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二手交易平台多位賣家的帖子中,個人隐私信息被明碼标價公開出售。
一位賣家的服務清單顯示,可以查詢的信息内容包括個人戶籍、名下房産、出行記錄、3到5年内的個人開房和同住開房記錄等20多項,不同信息的查詢等待時間不同,費用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記者了解到,戶籍類身份信息查詢起來相對較快,價格也便宜。有賣家表示,“260元,10分鐘出結果。”他随後發來一張電腦截圖,聲稱是剛剛幫人查詢的,截圖裡的10個人同名同姓,而标紅者就是被查詢人員。這些身份信息包含了姓名、證件照、民族、戶籍地和身份證号。在名字下面,一行灰色小字顯示上述結果來源于“全國人口基本信息”資源庫。
“查開房記錄一般需要一兩天,2000元可以查5年内的。”賣家提供的截圖中,一套信息包括入住者姓名、手機号、入住時間、房間号、酒店名稱和地址等。
“提供手機号碼可以查淘寶地址、美團地址、快遞地址,找人肯定沒問題。”賣家說。
一般來說,在二手平台上發布商品信息是先發布後審核,這就給了一些不法賣家可乘之機,比如規避平台的關鍵詞過濾系統。
記者注意到,為規避平台關鍵詞監管,一些賣家在平台以“代查信息”為商品名招徕買家,再通過QQ或微信進一步溝通。還有一些人在其他賣家的評論區留言發布“代查信息”,逃避監管。
(小标題)違規違法交易為何屢禁不絕?
記者發現,二手平台上,有的賣家從7月開始便持續發帖,一直未被封号處理,有的則是最近才注冊的賬戶。
業内人士認為,平台對這類交易沒有盡到“守土有責”的監管義務。
記者查閱相關二手平台的用戶協議,協議中聲明,用戶協議的簽署不代表平台對交易雙方的行為合法性、有效性等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擔保。
“雖然部分平台用戶協議中有所謂的‘免責聲明’,平台方也不直接參與用戶之間的交易,但作為二手交易的重要載體,平台方對于平台上的違法行為有着不可推卸的監管責任。”北京孟真律師事務所律師胡佳成認為,平台方應當嚴守法律底線,主動承擔起遏制平台違法交易的責任,自覺履行應盡的法定義務。
此外,平台對發布違規違法商品的賣家處罰力度也不夠,一般隻是通過下架商品、封号等措施予以處罰。一些不法分子換一個号便可再次入駐。
雖然平台要求,用戶在注冊時需要提供真實的身份資料并進行實名認證,但有業内人士告訴記者,一些賣家為了隐匿自己的身份,常常使用由他人實名認證的賬号進行交易。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一些商家還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販賣“帶實名認證”的平台賬号。“單個賬号70元一個,有交易記錄的200元至320元不等,均已實名認證。”
(小标題)堵住信息洩露源頭,加強審核監管
業内人士表示,要想杜絕二手平台上的個人信息買賣,應從多方面入手。
首先要堵住信息洩露源頭。記者調查發現,二手平台上被倒賣的個人信息不少來源于黑客盜取和“内鬼”洩露。
中國電子技術标準化研究院信安中心測評實驗室副主任何延哲表示,當前,部分平台的應用程序接口存在安全漏洞,容易被黑客攻擊。不法分子通過一些平台的信息接口,非法訪問其數據庫,繼而造成信息洩露。
調查中,有的賣家稱自己就能直接查詢,有的稱要聯系在相關部門做事的“上家”具體操作,有些就是行業“内鬼”。
一名賣家在帖子裡公開表示,自己曾在公安系統工作多年,現為律師事務所律師,可以代查任何信息。“我現在兼職查詢信息,着急的話,工作室還有其他人能查。”
此前,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審理過一起派出所原民警受賄提供公民信息的案件。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某派出所原民警聶某夥同輔警郭某等人私自違規使用公安數字證書登錄公安内部信息網查詢系統,查詢不特定人員公民個人信息54618條,非法獲利32萬餘元,最終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罰金30萬元。
其次,業内人士表示,二手平台應切實承擔起審核、監管的義務。何延哲建議,監管部門要督促二手平台加強事前、事中監管,嚴格把關。平台應進一步加強技術手段進行監控和防範,維護平台生态健康。
北京雲嘉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占領表示,立法機關應針對二手電商交易市場的現狀和問題,完善頂層設計,為行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執法機關應加強執法和普法宣傳,提高公衆的法律意識與素養。
胡佳成提示,非法獲取、提供他人信息,不僅侵犯公民的隐私權,情節嚴重的,還會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刑法規定,将相關工作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非法提供給他人的,将依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規定從重處罰。”(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