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瞳易經詳解系列内容第106篇。
接着上一篇的内容,來看革卦的爻辭。革卦六爻,都是站在革的角度來談的,沒有出現被革者的角色。
初九:鞏用黃牛之革。
象曰:鞏用黃牛,不可以有為也。
“鞏”是鞏固;“用”是資源整合的能力;“革”是皮革;“黃牛之革”,指黃牛皮做的繩子,這種繩子是很牢固堅韌的。初九是“潛龍勿用”的位置,“鞏用黃牛之革”的意思是說,用這段“潛龍勿用”的時間做長期的準備,暗中發展,把初爻所象征的革的基礎綁牢。初爻代表民衆,沒有民衆支持的革,是狂犬吠日、蚍蜉撼樹。象曰:“鞏用黃牛,不可以有為也。”講得很清楚了,不要亂動。
革是長期的事業,不是剃頭挑子一頭熱就能幹成的。準備不足隻有一個結果,那就是當炮灰。陳勝吳廣不就是麼?現代有些電視劇基于《史記》的記載,把這二位演繹成了迫不得已。故事的背景是陳勝吳廣和另外一群人在服徭役的路上碰到下大雨,沒法按時趕到指定地點,于是發出了那句著名的“天下苦秦久矣”!并鼓噪大家說遲到了要被殺頭,還不如反了,于是衆人跟着反了。事實呢?
睡虎地秦簡
1975年,在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一千多枚竹簡,其中包括了《秦律十八種》。《秦律十八種·徭律》記載:“禦中發征,乏弗行,赀[zī]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suì]。六日到旬,赀一盾。過旬,赀一甲,其得也,及詣。水雨,除興。”第一句是針對官員的:“征發徭役如果耽擱了,罰兩副甲冑的錢。”後面是針對服役者的:“遲到個三五天,口頭批評。遲到六到十天,罰一個盾牌的錢。遲到十天以上,罰一副甲胄的錢。沒來,罰兩副甲胄的錢。遇到大雨來不了,免罰。”從這個角度來看,陳勝吳廣他們,就是一群刁民。什麼都不懂、什麼基礎都沒有,怎麼革?這倆的結局,一個被車夫莊賈所殺,一個被部下田臧所殺。
初九的“黃牛之革”在遁卦六二爻也出現過。“黃牛”既是象征也是實物。“黃”代表中道,“牛”象征坤德的柔韌。對初九來說,他的“中道”就是潛龍勿用。所有的初九爻,最佳的應對策略都是“潛龍勿用”,極少有例外(益卦初九)。
初九爻變是鹹卦,大家都受到感染,就像少男少女戀愛的那種無心之感一樣激情四射、對革充滿熱情,等到“巳日”,就可以行動了。
六二:巳日乃革之,征吉,無咎。
象曰:巳日革之,行有嘉也。
初爻準備充足,六二就可以走向前台。六二爻中正當位,是内卦之主,也是《大象傳》“澤中有火”講的那個火苗。“巳日”不是指具體某一天,代指做準備直至準備好的那個階段(參考上一篇)。“乃革之”是準備好後的行動。“征”是往,六二與九五相應,九五是大人位,“征”是往應大人之命,配合九五一起共啟文明之運,這麼做的結果:“吉”,不僅“吉”,還“無咎”。
六二爻變是夬卦,夬,分決也,支持跟舊勢力作大決戰。在夬卦的内容裡我表達過一個觀點,夬,不見得一定要消滅反面,隻要讓反的一面彈不起來、成為不了主流,就可以了。這個觀點在正常卦序下的夬卦是适用的,在這不适用。因為一旦革起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象曰:“巳日革之,行有嘉也。”“嘉”字講過多次了,雙喜曰嘉。這個從字形來看就能理解,上面是喜,下面是加,喜上加喜就叫“嘉”。有人可能會擡杠,嘉字上面的喜,明明隻有一半,怎麼說上面是喜呢?如果秉承這種思維邏輯,是學不來傳統文化的。“行有嘉”是說六二采取的“革”和“征”的行動,獲得了廣泛支持。
六二為什麼能獲得這麼好的結果?不僅“吉”,還“無咎”。原因在于當位和持中,當位表示為所當為,時勢支持六二做革;持中表示不偏不倚、面面俱到。具備這兩個條件,才能“征吉,無咎”。
九三:征兇,貞厲,革言三就,有孚。
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矣?
九三爻有些不好理解,六二“征吉”,鼓勵行動,怎麼到九三,反而“征兇”了呢?跟位置有關。九三在下卦的頂點和上下卦的連接處,這個位置是最容易出問題的。問題在于九三雖然當位,但過剛不中,過剛表示知進不知退,不中表示行事偏頗。參考乾卦九三,他得“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才能“無咎”。革卦九三有“終日乾乾”的基因,少了“夕惕若厲”的加持,這是“征兇”的原因。
登堂入室
九三的位置和屬性決定了這一爻容易激進,好比一個馬上就要登堂入室進入上卦的勝利者,這時候最容易忽略潛在危機,所以爻辭上來就給了個“征兇”的結論,想借此把他按住。“貞厲”是說得守持正固,否則會有“厲(危險)”。經過六二的行動,革已經初見成效,在革的同時也需俯就人心,這樣才能安定大局,這是“革言三就”的含義。《左傳》裡有句話:“政不可不慎,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得此三者,而天人交孚矣。”這句話跟“革言三就,有孚”的意思基本是一樣的。“三”表示多。“就”是俯就、成就、遷就。“革言”可以做兩種理解:一指革的理論、綱領;二指對言的更正和修改。革命的綱領,經過多次修正,直至符合廣大群衆的利益,大家聚攏在革的理念下,人心不散,就叫“有孚”。
九三爻變是随卦,随,無故也。随卦重當下,把那些不好的革掉,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革言三就”。随卦也是一個“元亨利貞”的卦,并且“無咎”。多點柔,少些剛,“革言三就”,就會越改越好,大家都信任你,這個事才能成。小象說:“革言三就,又何之矣。”又怎麼會有問題呢?别被開頭的“征兇”吓到了,小象的作者對九三是很看好的,前提是能做到“革言三就”。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
象曰:改命之吉,信[shēn]志也。
“悔亡”是悔恨消亡,“有孚”是強調,強調“有孚”,才能“改命”并獲“吉”。象曰:“改命之吉,信志也。”信任的信,通伸展的伸,“信志”,表示志向得到了伸展。
九四是革卦中唯一一個不當位的爻,不當位是有悔的,改了就沒了,就叫“悔亡”。怎麼改的呢?爻變成既濟卦,既濟象征成功,至此九四真正登堂入室。“改命”是對舊命的革除,能夠改命,一定是上應天命下順人心的,否則也改不了。順天應人可得命改,當然吉。
九四需要注意的是消除潛在的“悔”,從下卦走到上卦,革的事業即将功成,這時候最容易出現心态上的變化。“悔亡”不是萬事大吉,是要想辦法,消除在革的過程中造成的各方各面不好的影響,否則必将追悔莫及。拿劉邦和項羽來說,攻入鹹陽後,劉邦的做法是跟百姓“約法三章”,項羽的做法是屠城縱火并殺秦王子嬰,結果怎麼樣大家都知道。
九五:大人虎變,未占有孚。
象曰:大人虎變,其文炳也。
虎
革卦到九五獲得了成功。九五剛中得正,既是君位也具備大人德性,他像猛虎一樣推行變革,就叫“虎變”。這麼做有問題嗎?“未占有孚”。語氣很肯定,不必占問,“有孚”就行。九五“有孚”嗎?當然有。不然他怎麼能坐上這個位置呢?
象曰:“大人虎變,其文炳也。”“炳”是對“文”的修飾,強調顯著和光明。“文”其實也是一種修飾,對“革”的修飾、對“虎變”的修飾。《彖傳》講的“湯武革命”,應在九五。湯王和武王革掉夏桀和殷纣之後,采用的都是“懷文”的做法。比如武王,在滅商後對纣王的子嗣兄長采用的态度就是分封,并沒做什麼過激的行為,相反還很籠絡,這個就叫“文”。
姜子牙
有個流傳甚廣的故事跟“未占有孚”有關,可以再談下。古代遇大事都會進行占蔔,武王伐纣在出征前也有蔔卦問吉兇,顯示的結果是“龜兆不吉”。這會“風雨暴至”,按照古人的觀念,這個征兆顯然是不适合出兵的,武王也猶豫不決。這時候姜子牙出馬了,扔掉蓍草,踩碎龜甲,說:“枯骨死草,何知而兇。”并力勸武王出兵,這才有了後來的勝利。
“大人”是“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的,都修到這種程度了,還需要算卦嗎?他本身就代表了天道意志。孔子講“不占而已矣”,荀子講“善易者不占”,就是這個道理。以事實來看,武王伐纣也确實超出了蔔筮的預期。
九五爻變是豐卦,豐卦象征豐盛、亨通,日在中天普照萬物天下富足。
上六: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征兇,居貞,吉。
象曰:君子豹變,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順以從君也。
豹
“豹”代表什麼呢?《詩經·鄭風·羔裘》裡有首詩:“羔裘豹飾,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大緻意思是說,身着豹飾羊皮襖的人孔武有力,這樣的人(君子),可以為邦國維護法紀。對應到上六這個位置,“豹”指賢大夫。“豹變”是“虎變”的落地執行。虎紋是成片的且分布不均,比較宏觀;豹紋的體積小,分布很均勻。從“虎變”到“豹變”,就很具體了。
上卦三爻,九四是走到九五的過程,上六是九五的支撐。革成後天下怎麼治理,九五可以定調(虎變),具體推行得靠上六(豹變)。
“君子豹變”是說賢者推行“虎變”的主張。“小人革面”,“小人”指細民,也就是百姓;“革”是變;“面”有兩個含義:一是表面,二是向化。因此,“小人革面”也可以做兩種理解:一:小人在“豹變”下潛移默化也被改變了;二:别指望小人這時候就能衷心認同,人家在表面有個态度就不錯了。“征兇,居貞,吉”,無論“豹變”的結果怎樣,都不要再起征的行動,否則必有“兇(險)”,“居貞”才能獲“吉”。
象曰:“君子豹變,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順以從君也。”“豹變”是有過程的,豹子經過成長,身上的豹紋才會越來越漂亮、越來越醒目,推行革後的主張也是如此,這個就叫“文蔚”。“文蔚”既是過程也是結果,小人之所以革面,是對“文蔚”的順應,就叫“順以從君”。看到大家都“其文成蔚”,自己自然也會貼上去。
上六爻變是同人卦,同人卦的核心是“同人于野”,也就是把廣泛民衆都考慮進來。
總結一下革卦六爻。革得有基礎,初爻是做準備。六二柔中應五,該行動的時候就行動。九三已經有小成了,這時不可激進,需要不斷做修正并鎮撫人心。九四剛居柔位,剛剛進入上卦,即将功成,需開始着手修複革造成的破壞和影響。到九五,革業獲成,創制而德信昭彰。上六是對革後格局和社情的治理,做得好,大家都認,就可以進入鐘鳴鼎食的鼎卦了。
革卦先分析到這,下一篇是鼎卦。
往期内容,歡迎點擊頭像,到個人主頁查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