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垃圾的産生量怎麼減少

垃圾的産生量怎麼減少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1 14:48:27

垃圾的産生量怎麼減少?微風徐徐,炊煙袅袅幹淨整潔的街道上不見垃圾的蹤影,風搖荷葉間,正是一派美麗鄉村的景色走進浙江省金華市端頭村,人們會為這裡的潔淨而感歎而這裡的居民卻知道,在垃圾分類深入實施之前,村裡與其他鄉村的髒亂差并沒有什麼區别,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垃圾的産生量怎麼減少?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垃圾的産生量怎麼減少(每人每天隻産生38克外運垃圾)1

垃圾的産生量怎麼減少

微風徐徐,炊煙袅袅。幹淨整潔的街道上不見垃圾的蹤影,風搖荷葉間,正是一派美麗鄉村的景色。走進浙江省金華市端頭村,人們會為這裡的潔淨而感歎。而這裡的居民卻知道,在垃圾分類深入實施之前,村裡與其他鄉村的髒亂差并沒有什麼區别。

近日,記者随着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采訪團來到浙江,看到了垃圾分類深入推行以來對城市鄉村的真實改變。

垃圾分類看似件小事,卻是關系社會文明水平、關乎綠色發展的大事。

近年來,推動生活垃圾分類管理逐漸成為社會共識。從去年開始,浙江省多個城市開始推行“兩定四分”的垃圾分類模式,拉開了以全品類垃圾治理為核心的“垃圾革命”,為全國推行垃圾分類工作貢獻了“浙江經驗”。

這個村每天隻産生15公斤外運垃圾

端頭村是金華市舟山鎮上的一個小村落。這裡景色秀美,風光旖旎。更值得稱道的是這個村子人均日産垃圾僅有38克,這也讓端頭村成了網紅村。

“端頭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揀清運、回收利用、分類處置。”該村黨支部書記俞海說,“可以說,垃圾分類成就了端頭村的美好生活。”

在村民應菊群的小賣店裡,有着4本垃圾兌換賬單。除了小賣店店主的身份之外,應菊群還擔任着垃圾分類記錄員的工作。廢舊電池能以舊換新、3個燈泡可以兌換一個節能燈……

自從2017年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以來,應菊群已經記錄了厚厚4本兌換賬。

為了方便村民投放,端頭分别設置了5座小木屋。每座小木屋分3個投放口,村民隻需按顔色投放即可。俞海介紹,源頭分類隻是第一步。垃圾最終要實現減量,關鍵在于分揀到位。每天9時許,垃圾清運員将垃圾全部送到村頭的資源回收點,由垃圾分揀員進行二次分揀。經過分揀員的處理,端頭村每天需要外運焚燒或填埋處理的垃圾僅有15公斤,每人每天隻生産38克需要外運的垃圾,真正實現了垃圾減量化。

村民項永甯告訴記者,這幾年村子有了翻天覆地般的變化。“村子漂亮了,還評上了景區。來的遊客越來越多,垃圾分類真的好!”

端頭村的綠水青山,正在轉化成村民們的金山銀山。

今年4月,端頭村投資900萬元打造的以垃圾分類科普教育、會務學習、民宿餐飲等活動為主的垃圾分類研學基地正式開門迎客。“我們希望更多的遊客能來到端頭村,看一看美麗的風景,見證鄉村的美好景色。”俞海說。

垃圾分類日漸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68歲的陳紅香是浙江省金華市東孝街道下王社區居民。她生于此地長于此地,見證了從村到社區的轉型和街道從髒亂差到一塵不染的變化。

如今,陳紅香成為了一名垃圾巡檢員。在經過她的檢查後,一袋袋垃圾被分門别類地投入對應的垃圾桶中。

說起這份工作,陳紅香充滿熱愛:“讓家裡更美了嘛,還有錢賺。”

事實上,這份工作遠不如陳紅香說得那樣輕松。東孝街道黨工委書記吳晨飛告訴記者,随着城市的發展,下王社區外來人口越來越多,起初,有些人對垃圾分類的工作并不理解、嫌麻煩。“做好垃圾分類工作,需要真正能夠讓理念融入生活,促使居民把垃圾分類變成一種生活習慣。這當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日積月累地推廣宣傳,摒棄舊觀念,才能有根深蒂固的效果。”

像陳紅香這樣的志願者,下王社區還有許多。

在金華市金東區的每個垃圾投放點附近,都有一名垃圾巡檢員會協助居民做好分類,定時、定點投放垃圾。

所謂定時、定點,就是金華市在2018年開始推行的“兩定四分法”的内容。“兩定”,即定時定點投放垃圾,投放時間一天兩次,一般是上午6點到9點和下午6點到9點。“四分”,即生活垃圾按廚餘、其他、有害、可回收“四分類”,從源頭上分清垃圾産生的種類。“兩定四分”改變了市民随意投、随時放、随便扔的陋習,也為資源化利用打好基礎。

垃圾分類讓下王社區舊貌換新顔,村民的居住環境得到極大改善。一位村民說:“以前一開門蒼蠅蚊子往屋裡鑽,現在垃圾少了,蒼蠅蚊子也少了。”

居民自覺垃圾分類、巡檢員常态化監督,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共同落實家庭承包責任制,成了支撐垃圾分類工作貫徹落實的關鍵。

在諸暨市鼎園小區,記者看到,每一處垃圾點附近都提供印有二維碼的垃圾袋。據社區書記許國愛介紹,每一個垃圾袋都能夠對應到每一戶家庭,以防止有人亂丢垃圾。居民普遍反映,垃圾分類投放點打掃得比自家庭院還幹淨,哪怕不想分類都不好意思了。

用科技解決垃圾分類中的剛需

下王社區垃圾分類點中的一台設備頗引人注目。每當居民把剩菜剩飯、菜葉、瓜果皮等廚餘垃圾,扔進一台小型生物垃圾處理設備,幾個小時後,經過設備的處理,這些油膩的廚餘垃圾就都變成了粉末狀的有機肥。

這是當地一家公司研發的垃圾處理設備。在垃圾分類的實踐中,當地政府發現最讓居民頭痛、反感的就是湯湯水水的易腐垃圾。“易腐垃圾不但容易污染垃圾投放點,在集中運輸的時候也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吳晨飛說。

于是,就地消納易腐垃圾成了垃圾分類中的剛需。該公司負責人林海峻告訴記者,這台垃圾處理設備可以一鍵式操作,即便老年人也可以輕松掌握。“我們采用的是高溫好氧發酵技術,依靠微生物菌種,在40至60攝氏度的适宜溫度下,進行高效發酵。微生物菌種隻要半年添加一次。如果設備24小時滿負荷工作,每天可處理150公斤廚餘垃圾,可轉化為15公斤左右的有機肥。”

有了這台設備,下王社區的易腐垃圾基本上做到了不出社區即被處理。沒有異味、幹淨整潔的垃圾站也讓百姓感到滿意。

此外,在金東區東孝街道,還利用多終端可回收智慧監管平台,通過有線視頻監控和4G視頻監控兩種方式,實時監測垃圾站衛生情況,為垃圾分類插上了智能化的“翅膀”。

東孝街道的工作人員現場對該系統進行了演示。“現在不是垃圾投放時間,請在早晨6:30到9:00投放到集中點……”工作人員介紹,在非投放時間,居民提着垃圾走近垃圾分類投放點時,都會聽到溫馨的提示語音。

這依托于具備互動功能和紅外夜視的球形攝像頭。不僅能實現垃圾中轉站及垃圾投放點全方位全天候無死角的監控,還能利用遠程監控和語音互動方式,提醒居民垃圾規範投放。同時,在進行視頻巡查時,如果發現有不文明行為,還可以通過語音直接“喊話”當場制止。

東孝街道工作人員介紹說:“目前,我們已經把轄區内118個垃圾投放點位全部納入監管。在指揮中心,每天安排兩名環衛工人和一名行政執法工作人員值守。大屏幕中一旦某個點位出現垃圾溢出等異常情況,指揮中心3分鐘即可安排人員處理。另外,我們智慧監管平台還支持PC、手機、平闆等多終端訪問,随時随地可以遠程查看垃圾投放情況,方便街道幹部充分參與垃圾分類管理工作。”

如今,垃圾分類的智慧管理在浙江随處可見:金華農合聯物業服務公司開發的喵回收App,可以使居民投售物品用現金或積分結算,實現出售、回收、分揀的有效閉環。義烏建成的“智慧物聯網 再生資源回收分揀利用産業鍊”雲端平台,對工業垃圾處置實行信息采集、運營跟蹤、數據分析、聯動閉環管理。(記者 楊侖 江耘 李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