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西昌航天發射中心

西昌航天發射中心

生活 更新时间:2025-11-04 00:52:48

西昌航天發射中心(追夢航天向天行)1

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五号遙四運載火箭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号”探測器發射升空(7月23日)。新華社發(郭文彬 攝)

新華社西昌12月23日電 題:追夢航天向天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報國50年全景掃描

李國利、黃國暢、王玉磊

随着長征八号首飛成功,西昌衛星發射中心2020年度發射任務圓滿收官。至此,這個中心組建50年來,先後使用10多型火箭實施160多次航天發射,成功将200多個各類航天器送入太空。

時間回轉至1970年冬,一支隊伍從茫茫戈壁出發,穿河西走廊、越秦嶺、跨大渡河,來到四川大涼山深處。他們在紅軍“彜海結盟”之地,安營紮寨開啟探索宇宙的新長征——從我國首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成功入軌,到我國首次行星探測遨遊天際;從探月工程連戰連捷,到北鬥導航衛星全部發射成功;從我國第一枚低溫燃料運載火箭首飛,到我國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成熟運用……

西昌航天發射中心(追夢航天向天行)2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建設初期,老一輩航天人在安甯河中搶建長征橋(資料圖片)。新華社發

五十載追夢奮鬥,半世紀向天圖強。50年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征高軌、舉北鬥、探深空、出國門、頂風雲,在逐夢星辰大海的過程中取得了一個個中國航天“第一”,創造了一個個世界航天“首次”,成功跻身世界先進航天發射中心之列。

西昌航天發射中心(追夢航天向天行)3

搭載風雲二号08星的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2014年12月31日攝)。新華社發(郭文彬 攝)

征高軌

36000公裡,這個軌道高度,約是東方紅一号衛星高度的數十倍。

1984年,西昌航天人承擔的首次衛星發射任務,就把目标鎖定在這一高度,難度可想而知。

4月8日19時20分,轟鳴聲打破大涼山的寂靜,長征火箭搭載着我國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像一個巨大的火把一飛沖天,在地球之外36000公裡開辟了屬于中國人自己的空間。

20世紀80年代,中國女排奮力拼搏,世界稱雄。可在全國人民收看比賽的關鍵時刻,電視信号突然中斷的現象時有發生。這是因為轉播電視信号的衛星是租用外國的,租用的時間到了。

要是有自己的實用通信衛星,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1986年2月1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放飛我國第一顆實用通信衛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航天發射高軌衛星的實力。

西昌航天發射中心(追夢航天向天行)4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資料照片)。新華社發(郭文彬 攝)

舉北鬥

“點火!”

頃刻之間,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地動山搖,火光沖天。

2000年10月31日晚,随着01指揮員一聲令下,長征火箭噴射出熊熊烈焰越飛越高,直至在太空布下我國第一顆“北鬥星”。

此後的兩年多時間裡,這個中心又接連發射北鬥一号衛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3個建成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随着最後一顆北鬥導航衛星發射成功,北鬥三号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完成部署,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創造了世界航天發展史上的中國速度。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是北鬥母港,共有59顆北鬥衛星從這裡飛向太空。”中心黨委書記董重慶說,“特别是在近兩年,中心連續成功實施20次北鬥衛星發射任務,将30顆北鬥三号組網衛星和2顆北鬥二号備份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創造了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組網速度新紀錄。”

西昌航天發射中心(追夢航天向天行)5

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号乙運載火箭(及配套遠征一号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50、51顆北鬥導航衛星(2019年11月23日攝)。新華社發(郭文彬 攝)

探深空

中國探月的起點,也始于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2007年10月24日,中國探月工程的首顆衛星——嫦娥一号啟程奔向38萬公裡外的月球。

此後,嫦娥二号、三号、四号陸續從西昌啟程,實現奔月、繞月、落月。

2020年11月24日,長征五号搭載嫦娥五号從海南文昌發射升空。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所屬文昌航天發射場正式晉升為中國探月新母港。

而在嫦娥五号奔月的4個月前,“天問一号”探測器從文昌出征,奔向火星,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西昌航天發射中心(追夢航天向天行)6

北鬥全球組網示意圖(動畫演示)。新華社發

出國門

1990年4月,“亞洲一号”衛星在西昌升空,标志着我國成為美法之後第3個打開國際航天商業發射市場的國家。

至此,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作為我國第一個對外開放的航天發射場,成為中國航天對外開放的标志“窗口”。

2007年5月14日,尼日利亞通信衛星一号成功發射。這是我國首次以火箭、衛星及發射支持的整體方式,為國際用戶提供商業衛星服務。

從“長征火箭 美國衛星”,到“長征火箭 歐洲衛星”,再到“長征火箭 中國衛星”的不斷躍升,幾十年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共為澳大利亞、白俄羅斯、玻利維亞、阿爾及利亞等16個國家和地區成功發射30多顆衛星。

西昌航天發射中心(追夢航天向天行)7

嫦娥一号衛星運抵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2007年10月11日攝)。新華社發(郭文彬 攝)

頂風雲

2020年,是風雲氣象衛星事業開展50周年,也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組建50周年。

50年來,我國成功發射17顆風雲系列氣象衛星,其中9顆是從西昌奔向太空的。

誰能想到,1984年第一次執行發射任務時,這個中心請來當地老農和彜族同胞上山幫忙觀測天氣;1997年第一次發射風雲衛星時,卻因天氣原因而被迫推遲。

如今,随着風雲衛星一次次飛向太空,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氣象預報更加精準,氣象保障能力有了質的飛躍。中心主任張學宇說:“中心既是風雲系列衛星的發射者,也是風雲衛星事業的受益者。”

時間為經,空間為緯。“嫦娥”“北鬥”“風雲”“天問”……50年來,中心實現了從幾年執行一兩次發射任務到1年執行近20次任務的能力躍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