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包拯生平的事迹

包拯生平的事迹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9 06:55:15

先來捋一捋包拯的履曆【1】:

注1:以下隻含宋代官員最主要的三種官職——本官(寄祿官)、差遣(包括職事官)、職名。且一些臨時性的差遣、公幹,如慶曆五年(1045年)時的“送伴契丹使”“考試開封府舉人”“契丹正旦使”,皇祐元年(1049年)時的“赴河北提舉計置糧草”“省汰河北冗官、軍士”等等,也未包含在内。

宋真宗鹹平二年(999年)

包拯出生。

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

三月,包拯中進士。

四月,初授——

本官:大理評事(從八品下)

差遣:知南康軍建昌縣

包拯辭而未就。

再授——

本官:大理評事(從八品下)【2】

差遣:監和州稅

包拯還是辭而未就,并決定回家奉養雙親。

注2:北宋元豐改制前,官品沿襲唐制,共計30級。一品至三品,分“正”“從”;四品至九品,則不僅分“正”“從”,還分“上”“下”。元豐改制後,則減少為18級,一品至九品,都隻分“正”“從”,不分“上”“下”。

景祐四年(1037年)

包拯重新出仕——

表1,引自梅原郁《宋代官僚制度研究》(同朋舍出版,1985年),表中畫紅圈為包拯曾任過的本官

綜上可知,包拯一生中的各個本官(文階官),除辭而未受的“禮部侍郎”及死後追贈的“禮部尚書”外,大約是這麼一個軌迹:

大理評事(從八品下)

升→大理寺丞(從六品上)

升→殿中丞(從五品上)

升→監察禦史(正八品上)

升→工部員外郎(從六品上)

升→刑部員外郎(從六品上)

升→兵部員外郎(從六品上)

升→刑部郎中(從五品上)

降→兵部員外郎(從六品上)

複→刑部郎中(從五品上)

升→右司郎中(從五品上)

升→右谏議大夫(正四品下)

升→給事中(正五品上)

包拯生平的事迹(以包拯的本官遷轉為例)1

表2,引自梅原郁《宋代官僚制度研究》(同朋舍出版,1985年),表中畫紅圈為包拯曾任過的本官

在包拯身上,“降本官”這一情況,實際上隻發生過一次,即1055年由“刑部郎中”降“兵部員外郎”。

但如果從包拯所任各個本官的品級上來看,則有過三次“由高品至低品”的情況出現。其中1044年,包拯自從五品上的“殿中丞”遷正八品上的“監察禦史”;1061年,自正四品下的“右谏議大夫”遷正五品上的“給事中”——這兩次都不是降官,而是升遷。

包拯生平的事迹(以包拯的本官遷轉為例)2

表3,引自梅原郁《宋代官僚制度研究》(同朋舍出版,1985年),表中畫紅圈為包拯曾任過的本官

既然是升遷,當然說明後一官相較前一官的地位更高,但為何地位更高的文階官的品級,相比之下反而可能更低呢?

這是由于北宋前·中期的文階官裡,有相當多的,是由唐代的職事官(有相對應的品級)演變而來的。【3】而“職事官”作為一種具體職務,其地位自然是由多種因素綜合決定,而非單由品級高低決定的。因此,某些品級較低的官職卻比某些品級較高的官職地位更高,也就不難理解了。

注3:可見“完全的階官”與“官職合一的階官”——北宋前·中期的兩種情況 一文中的相關内容。

包拯生平的事迹(以包拯的本官遷轉為例)3

表4,引自梅原郁《宋代官僚制度研究》(同朋舍出版,1985年),表中畫紅圈為包拯曾任過的本官

問題在于,到了北宋時,已經體系化了的文階官,卻基本沒有根據其實際地位的高低重新厘定品級【4】。這就造成了文臣本官(文階官)品級的紊亂現象。這種現象直到北宋神宗朝元豐改制後,才在“文臣本官”重編為“文臣寄祿官”的過程中,得到解決【5】。

注4:北宋前·中期武臣本官(武階官)的品級,則有進行一定程度的厘定。這是由于武階官裡,有許多是由唐代的使職(差遣)演變而來的。而衆所周知,使職本身是沒有品級的,其階官化後,也就不得不被賦予一個具體的品級。

注5:本文裡4張表各自的最右邊一欄“元豐寄祿官”,即在元豐改制中将同一行左側的那些文臣本官,整合為一個文臣寄祿官,并賦予新的(同其地位相符的)品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