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閱讀胸片時,這些影像征象是有助于診斷疾病。
1膈上尖峰征(Juxtaphrenic peak sign)
膈上尖峰征見于上葉肺不張,是指三角形的高密度影在膈肌内中點處向上突出。
常與下副裂的存在有關。其機制還不完全清楚;一種機制認為,上葉肺不張形成的負壓可能是導緻髒層胸膜及突出于胸膜外的脂肪進入下副裂的原因。膈上尖峰征也可見于右肺上葉及中葉不張或僅中葉不張時。
圖1 膈上尖峰征
2銀杏葉征(Gingko Leaf Sign)
胸頸部可見的軟組織呈廣泛的雙側外科氣腫。左側胸大肌纖維間氣體蹤迹更明顯,呈現銀杏葉征。
圖2 銀杏葉征
3浮蓮征(Water Lily Sign)
見于肺包蟲病感染,當肺包蟲外囊破裂,内囊塌陷并漂浮于囊液面上,形成典型浮蓮征樣改變。
圖3 胸部正位片顯示浮蓮征
圖4 胸部側位片顯示浮蓮征
4冬青葉征(Holly Leaf Sign)
指胸片上胸膜斑塊的外觀。結節邊緣不規則的增厚被比作冬青葉。
圖5 冬青葉征
5Fleischner征(Fleischner sign)
由肺動脈高壓或大面積肺栓塞的血管擴張引起的中央肺動脈突出。常見于大面積肺栓塞。
圖6 Fleischner征
6Naderio “V”征(Naclerio V sign)
見于繼發于食管破裂的縱隔氣腫患者。它被視為V形氣體積聚。“V”形的一邊是縱隔氣體勾勒的左下側縱隔邊緣,“V”形的另一邊是胸膜壁層和左側膈肌中央的氣體形成。
圖7 Naderio “V”征
7Shmoo征(Shmoo sign)
前後位平片中,圓形的左心室和主動脈擴張突出,很像Li'l Abner連環漫畫中虛構的Shmoo人物。此征象提示左心室擴大。
圖8 Shmoo征
8胸膜外征(Extra pleural Sign)
沿X線切向方向觀察病竈時,肺部陰影的斜邊向胸壁緩慢變細。
此征象說明病變為胸膜外病變,而非肺内;病竈位于肺外周時,夾角可能是銳角。
此術語可能與extrapleural air sign混淆,後者是一種鑒别發現。
圖9 胸膜外征
9幹草堆征(Haystack Sign)
見于縱隔氣腫的兒科患者。兒童的心髒被空氣圍繞在上邊和下邊,表現出莫奈繪畫中幹草堆的樣子。
圖10 幹草堆征
10肺門重疊征(hilum overlay sign)
肺門處的邊緣遮蓋征稱為肺門重疊征。用以判斷胸片上肺門區病變的位置。如果可以清楚地看見病變内的肺門血管,則病變位于肺門前後。如果不能看見肺門血管,則病變位于肺門。
圖11 肺門重疊征
11肺門聚集征(hilum convergence sign)
用于鑒别腫塊或淋巴結腫大引起的肺動脈擴張導緻的肺門腫大。在前者,可見肺血管彙集并進入擴張的肺動脈。
圖12 肺門聚集征
12空氣支氣管征(air bronchogram sign)
在不透明的肺中,可見支氣管分支和管狀透明環。這提示病理是肺實質本身。
此征象顯示中央支氣管未堵塞;但是,當腫塊引起半堵塞,也可看到空氣支氣管征。
此征象常見于肺炎、肺水腫,也見于呼吸窘迫綜合征。支氣管肺泡癌,淋巴瘤,間質纖維化,肺泡出血,輻射和結節病引起的纖維化也可出現。 此征象也可以在CT上看到。
圖13 空氣支氣管征
13剪影征(Silhouette sign)
通常可見的解剖結構邊緣模糊或消失,是由于此邊緣鄰近的區域被相同密度的組織或物質填充。
剪影征是提示病竈位置的重要征象。
圖14 剪影征
14深溝征(Deep sulcus sign)
一側肋膈角變深和透亮度增強。這提示仰卧位胸片存在氣胸的可能。在直立的X光片中,胸膜腔内的氣體積聚于頂側區域。仰卧位X光片,胸腔内積聚于前内側區域的氣體,使得外側肋膈角的下緣顯而易見。
圖15 仰卧位胸片顯示深溝征,提示氣胸
15蝶翼征(Bat wing Sign)
又稱為天使之翼征。見于肺水腫累及肺門,而肺皮質不受累。
圖16 蝶翼征
16 空氣新月征(Air Crescent Sign)
空氣新月征是腫塊或結節與正常肺實質間氣體積聚的結果。
此征象常見于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合并曲黴病的患者。空洞壁和真菌球(黴菌球)間的氣體是空氣新月征的原因。正常宿主免疫力和球菌形成的時間(通常是數年)有助于區分此疾病和侵襲性曲黴病。
空氣新月征的其他原因包括支氣管受累的包蟲囊腫,血腫,膿腫,壞死性肺炎,填充粘液栓的囊狀支氣管擴張和乳頭狀瘤病。
圖17 空氣新月征
17金“S”征(Golden “S” sign)
又稱反“S”征,中央腫塊導緻右上葉肺不張可形成金“S”征。水平裂上移,包含腫塊在内形成“倒S”形。反 S 的近側緣膨隆為肺門部腫塊壓迫水平裂所緻;中遠側向上凹陷為遠端不張的右肺上葉将水平裂牽拉上移所緻。
此征象提示中央腫塊堵塞支氣管。雖然此征象被描述為右上葉,但可見于每個肺葉中。
圖18 金“S”征
18彎刀征(Scimitar sign)
是指右下肺靜脈異常直接引流到肝靜脈、門靜脈或下腔靜脈。可見管狀陰影沿心髒右側延伸至隔膜。
肺靜脈異常類似于土耳其的“pala”彎刀。彎刀征與先天性肺發育不良綜合征(彎刀綜合征)有關。
圖19 a 彎刀征 b 土耳其“pala”彎刀
19炸面圈征(Doughnut sign)
炸面圈征見于氣管隆突下中段支氣管後的縱隔淋巴結腫大。縱隔淋巴結腫大在側位胸片上呈分葉狀的高密度影。
圖20 炸面圈征
20駝峰征(Hampton hump sign)
由肺梗塞引起的肺泡出血伴有肺泡壁壞死,在兩天内發生。此征象首次由Aubrey Otis Hampton描述。胸膜為基底的楔形實變,其底部寬基于胸膜面,圓形尖部指向肺門。
圖21 駝峰征
21韋特馬克氏征(Westermark sign)
是指由于機械性阻塞或肺栓塞中(血流減少)反射性血管收縮導緻的肺外周血流減少。正位片上表現為透過度增加。
圖22 Westermark征
22空氣鐮刀征(luftsichel sign)
又稱主動脈弓旁透亮征。“Luftsichel”在德語中的意思是“空氣新月”。此征象見于嚴重左上葉塌陷。主動脈弓周圍的新月形透光區稱為Luftsichel征。
圖23 鐮刀征
醫脈通編譯自:Top 30 Signs in Chest X-Ray. ECR 2017.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