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百合 · 主播 | 文倩
十點讀書簽約作者
“我聽這兩句話,倒像和姑娘項圈上的兩句話是一對兒。”莺兒一句話,石破天驚,道破了一個半遮半掩的秘密。
因為這一句,賈寶玉前一刻剛摘下了玉,後一刻便纏着薛寶钗亮出了鎖。放一起一比對,一個上刻“莫失莫忘,仙壽恒昌”,另一個則刻“不離不棄,芳齡永繼。”
果然,“這八個字倒真的與我的是一對。”
張愛玲說:“生命有它的圖案,我們唯有臨摹。”命運看似起伏,卻原來早有定數。
哪怕下一刻林黛玉搖搖地走進來,左一聲“嗳喲,我來得不巧了”, 右一聲“早知他來,我就不來了”。
哪怕三人之間那種無可回避的微妙緊張感從字裡行間迸濺出來,作為旁觀者的讀者也明白,寶黛之戀不過是水月鏡花過眼煙雲,不會有結果了。
而此刻,黛玉的每一句調笑,仿佛都是在為自己的命運提前做總結,看得人不禁隐隐心痛。
這一回的回目叫“比通靈金莺微露意”,作者要為八十回後埋下伏筆,需要一個人做劇透,莺兒便是最合适不過的人選。
莺兒原名黃金莺,是寶钗的貼身丫鬟,寶钗嫌念起來拗口,改叫了黃莺兒。這名字很容易叫人聯想起那句閨怨詩:“打起黃莺兒,莫教枝上啼。”
好玩的是,寶钗與莺兒的關系與之也頗相似:常常是莺兒口無遮攔,寶钗急忙出面制止,甚至把她轟走。
比如就在這一回,本來薛寶钗隻想看寶玉的玉,并不想上趕着亮出自己的金鎖,為怕洩露還支開莺兒去倒茶,但她就是杵在那兒不走,笑嘻嘻一副要搞事情的模樣。
除了說出吉谶,又進一步安利金鎖的來曆與講究: “是個癞頭和尚送的,他說必須錾在金器上——”寶钗不得不再次截斷話頭,攆她去倒茶。
如果寶钗不攔着,莺兒準會說出剩下的那半句:“遇到有玉的方能婚配。” 這可叫矜持的寶钗情何以堪呢?
黛玉的丫鬟紫鵑,也樂于在背後給黛玉出謀劃策,吹枕邊風叫她“趁早兒老太太還明白硬朗的時節,作定了大事要緊。”
逼急了還親自下場“情辭試忙玉”,說黛玉要回蘇州老家去,急得寶玉發了瘋。
大家都是各為其主。但紫鵑被稱為“慧紫鵑”,而莺兒呢?卻被形容為“嬌憨”。
除了活潑可愛,外人一時半會兒很難辨清這小姑娘是什麼心思,做事常令人哭笑不得,完全和老成的寶钗不是一個畫風。
第二十回,莺兒與賈環玩丢骰子,賈環丢的是個幺,硬要說是六,莺兒寸步不讓:“分明是個幺!”寶钗明知賈環耍賴,還是選擇了讓莺兒受委屈:“爺們還會賴你的錢,還不放下錢來呢。”
莺兒不情不願地認了,但嘴巴卻還在戰鬥:“一個作爺的,還賴我們這幾個錢,連我也不放在眼裡。前兒我和寶二爺玩,他輸了那些,也沒着急。下剩的錢,還是幾個小丫頭子們一搶,他一笑就罷了。”
一梭子又一梭子連着掃,成功地把賈環說哭:“我拿什麼比寶玉呢。你們怕他,都和他好,都欺負我不是太太養的。”寶钗一邊哄賈環,一邊罵莺兒,好不熱鬧。一個大家閨秀,倒弄得像個拉架的老母親,急出一腦門子汗。
紫鵑天天為黛玉的終身大事發愁,掏心掏肺一愁愁了好多年;莺兒呢,不但幫寶钗分不了憂,寶钗還得時時替她的嘴把着門。
都是當丫鬟的,差别咋就這麼大呢?
當然莺兒的優點也很突出,她天生手巧,尤擅長打絡子,編花籃。
打起絡子來,顔色搭配說得頭頭是道:大紅配石青,松花配桃紅,蔥黃配柳綠......至于樣式,一炷香,朝天凳,象牙塊,方勝,連環,梅花,柳葉.......
她說了:“若是每樣花樣打幾個,十年都打不完。”
寶钗派她去林黛玉處取薔薇硝,她經過柳葉渚,見柳枝鮮嫩,便折了些編東西,說“什麼編不得?玩的使的都可。”
她邊走邊編,潇湘館走到了,一個盛裝各色鮮花的翠葉玲珑提籃也成了,她把這個别緻有趣的禮物送給了黛玉。
李安說:
天賦就是指做某一件事情很容易上手。莺兒的娘在大觀園裡出了名的會侍弄花草,莺兒遺傳了她娘親的基因,在手作上的确天賦過人。
擱今天,她可以做個手作設計師,或者繼承家族衣缽,做個園藝師,開個小花店,再或者,在抖音上直播編花籃全過程,說不定還能一躍成為網紅呢。
她手不閑,嘴也不消停。
打絡子時,私下在寶玉面前如此誇耀自家主子:“我家姑娘,還有幾樣世人不知道的好處呢,模樣還是其次。”
勾起了寶玉的八卦心,讓她細細說與他聽。幸虧寶钗正好從外面進來,她沒敢再說,否則真不知道她會抖出什麼寶钗不為人知的隐私來。
編花籃那次,回來的路上因為折的柳枝花朵太多,園裡管花草的婆子看到,心疼壞了。
但莺兒卻振振有詞,理由是她們屋裡平常不讓送鮮花,這會子折點也正好抵得過——這很明顯是小孩子家家的邏輯。
她不明白:
送你的你不要是一回事,你自己不經許可去拿則是另一回事。難得她還有心情開玩笑挑事,結果婆子們礙着寶钗不能拿她怎麼樣,連累春燕挨了打罵。
她把柳枝啊花朵啊全抛在河裡,氣鼓鼓回去了。寶玉聽說了,怕得罪了親戚,命婆子們來給莺兒道歉,特别囑咐别當着寶钗的面,免得讓她知道了,莺兒又得挨訓。
面對道歉,不知道是心大還是聰明,反正莺兒笑臉相迎,讓座看茶,讓人如沐春風。
你很難看出她是什麼路數。她就像是一個古裝版的傅園慧,既real耿直又古靈精怪,無法預料她下一句脫口而出的是什麼。
真不知道,對于客居在大觀園的寶钗而言,莺兒這樣的丫鬟,到底算是神助攻,還是豬隊友?
說到這裡,讀者多半誤以為莺兒還是個心智不成熟的半大孩子。其實她已經十六歲,這個年齡不算小了,相當于現在的二十六歲。應該與寶钗相差不大,但寶钗分明更像是她的家長。
寶钗批她 “越大越沒規矩”時那口氣,與熱播劇《延禧攻略》裡富察皇後訓斥魏璎珞簡直如出一轍,臉上繃着勁,眼裡卻忍着笑,表面嚴厲,實則寵溺。
富察皇後說:
我被規矩束縛,丢失了真正的自己。而璎珞,她鮮活、任性,不做任人擺布的木偶,在做她自己。她保護璎珞,就是在保護從前的自己,甚至說:“她是我的希望。
寶钗也對黛玉交底:“你當我是誰,我也是個淘氣的。從小七八歲上也夠個人纏的。”
曾經的她也頑皮叛逆、任性大膽,但一朝父親去世,母親無能,哥哥無狀,她隻好“不以書字為事,隻留心針黹家計等事。”被迫長大,成為了家裡的主心骨。
穩重得體,善解人意,寬和忍讓,成熟懂事,人人都說不出她的不好來......
按照世俗标準,将自己打造成了一個完美偶像。但這并不代表她忘記了自己最本真的面目。
在她心裡,也還藏着一個再也不能擁有的真我吧?
“存在即合理”,就像富察皇後會縱容明玉和璎珞們的放肆刁鑽一樣,寶钗也會容得下一個不省心的莺兒,宛若護佑一個沒有長大的懵懂自己。
在書中,寶玉對莺兒如此說:“寶姐姐也算疼你了。明兒寶姐姐出閣,少不得是你跟去了。”莺兒聽了,抿嘴一笑。那一笑裡,分明是甜蜜的默認。
就這樣一直跟着她吧,在她身邊不用那麼快長大。
“命運給的每一件禮物,暗中都标好了價碼。”湘雲曾經對黛玉感歎:“忝在富貴之鄉,隻你我竟有許多不遂心的事。”
錦衣玉食仆婦成群,卻也要抹殺天性承應世俗規矩,委屈本心。
看看《紅樓夢》裡的小丫鬟莺兒,她的一舉一動仿佛都在說:
出身平凡怕什麼?隻要有人疼,有人愛,有人包容兜底,容許保留個性中的天真自我,才是真正的好命呢。
長按下圖識别二維碼,關注十點書店
每天5分鐘,免費聽讀實用知識
▼
-背景音樂-
許茹芸的《好聽》
-作者-
百合,十點讀書簽約作者。文史類專欄作家,著有紅學評論集《夢裡不知身是客:百看紅樓》,公衆号:時光雕刻的蘿蔔花(shiguangdiaoke720)。本文首發十點讀書(ID: duhaoshu),超2500萬人訂閱的國民讀書大号,轉載請在後台回複“轉載”。
-主播-
文倩,大學播音主持專業老師,普通話測試員,湖北省朗誦藝術家協會會員。今晚九點半FM(ID:jinwanjiudianban),元寶媽媽講故事(ID:ybmmjgs)。
▼長按2秒識别二維碼關注我們
歡迎把我們推薦給你的家人和朋友喲
各位夥伴們晚上好呀。
為了給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務,十點君做了一份問卷調查,隻需要一分鐘的時間,就能讓十點君更了解你們噢~
☟戳閱讀原文即可開始問卷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