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表心電圖(ECG)通常用于診斷心房和心室肌異常,包括心肌肥厚、缺血、梗死和炎症(心肌炎 / 心包炎)。
心肌肥厚-左心室肥厚
目前業已提出診斷左心室肥厚(LVH)的心電圖标準(圖1)。一個重要的限制是與可能影響電激動擴布至體表包括體型(尤其是肥胖)、肺部疾患以及心包增厚或積液等因素相關。因此,心電圖并不能真實反映左心室肥厚的存在。
注意V1~V2導聯較深的S波和Ⅰ、V5~V6導聯較高的R波(因這些導聯的左室除極)。肢體導聯的R波也可高大,尤其是aVL導聯。電軸通常左偏。箭頭所示為心室激動的朝向。左心室激動最先從室間隔開始,從左至右擴布。然後以右至左的方式進行左心室除極(心尖、前側壁和高側壁)。
現今提出的左心室肥厚診斷标準:
這些電壓标準是根據以正常标準記錄的心電圖(例如 1mV=10mm或高度為 10個小格)。如果心電圖是以半個電壓标準(例如1mV=5mm或高度為5個小格)記錄,所測得QRS波振幅是實際數值的一半,因此其數值也是雙倍。如果心電圖記錄是以雙倍電壓标準記錄(例如1mV=20mm或高度為20個小格),所測得QRS波振幅是實際數值的兩倍,并且該數值應減半。
左心室肥厚與心電圖其他一些變化也相關,包括:
如前所述,QRS波振幅受一些條件影響。因此,即便QRS波振幅标準不符合,但仍有其他相關的改變,也可存在左心室肥厚。這就是 Romhilt-Estes 評分系統,它是用于評分左心室肥厚時各種不同的心電圖異常。
連載回顧:
通俗易懂!心電圖各個波形成原理——「基礎心電圖連載01」
詳解心電圖各個導聯系統-02
心電圖分析步驟「連載03」
心電圖正常波形及間期「04」
基礎心電圖——P波與PR間期「05」
QRS 複合波
QRS電軸(左偏、右偏)與(順、鐘向)轉位「07」
ST段、QT間期、T/U波「08」
文章内容圖片由天津科技翻譯出版有限公司提供,主要來源于:波德瑞德(Podrid)臨床心電圖解析 · 卷2;主編:菲利普·波德瑞德等;譯:郭繼鴻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