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對于人類而言,是生理上不可或缺的礦物質。
鹽是我們生活中的常用調味料,但是接觸過烘焙的人都知道,鹽在烘焙中同樣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之一。
鹽的種類
1.海鹽
海鹽是由海水或鹹湖水曬幹而制成。由于海鹽的含鈉量比較低,所以海鹽也被大家稱呼為一種健康鹽。
2.碘鹽
碘是一種人體生長和發育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人們通過在鹽中加入碘元素從而制作出“碘鹽”。這樣也是為了大家在日常飲食的過程中,就可以達到增加本身碘的攝入量,從而避免出現甲狀腺腫大、體重增加、代謝緩慢、疲勞等症狀。
3.岩鹽
岩鹽是指在地下或山洞内開采的食鹽,其形成的年份往往有幾百萬年之久,又深藏于地底,使其擁有非常豐富的礦物質。喜馬拉雅山岩鹽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4.湖鹽
湖鹽是人類最先發現可食用的鹽類,指在鹽湖中采掘的鹽或以鹽湖鹵水為原料制成的鹽。通常由采鹽機或采鹽船直接從鹽湖中采掘原鹽,并經過運輸、洗滌脫水等步驟從而完成生産,其鹹度相對較柔和。
5.井鹽
井鹽是一種在類似于岩鹽的地下鹽礦裡,通過汲鹵取鹽技術而生産出來的。
6.鹽之花
鹽之花是法式高級料理的必備調料,采用手工制作的方法,在法語中被譽為“鹽之花”, 顆粒微小,滲透力強,能快速進入食材内部,同時鹽味溫和,又不會搶味。
7.烘焙鹽
烘焙鹽主要用于歐式面包的表面裝飾,烘烤穩定,耐高溫。其形狀表現為均勻的粗顆粒,比普通食鹽顆粒大很多;可以直接撒在面團表面,以及其他食品的裝飾。
鹽的烘焙作用
烘焙人都知道,水、鹽、酵母、面粉是烘焙制作的四大原材料。那麼鹽作為四大原材料之一,具體有哪些作用呢?
1.增加面包的風味
面包有豐富的口感。鹹味是所有人都熟悉的味道。
當面團中有不同味道時,加入鹽會增添它的滋味。尤其是使用在低成分配方面包上,則會襯托出麥香味。(比如:法式面包,德式面包等)
2.增加面筋強性
鹽可以使蛋白質通過溶解等方式改變其結構,進而在攪拌過程中可以加強其吸收水分的性能,使面筋質地變密,增強彈性,膨脹而不斷裂,從而具有強化面筋的作用。
3.增加面團氣體保持力
上文有提到過在攪拌過程中,鹽可以增強面筋強性,從而使面團更有力量。
那麼,在發酵過程中,有力量的面團可以增強氣體保持力。那樣我們烘烤出來的面包,内部組織氣孔細膩并且顔色發白有光澤。
4.殺菌作用
鹽在面團中可以抑制酵母成長的同時,也具有殺菌的作用。
野生的細菌對于鹽的抵抗力很弱,那麼鹽在面包當中産生的滲透壓力,能夠抑制其成長,甚至可以将它們殺死。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長面包保鮮期。
綜上所述,鹽在烘焙制作的每一個階段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那麼鹽在烘焙制作中還有其他的作用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以下為大家強烈推薦運用鹽作為裝飾的面包。
鹽可頌
鹽可頌是業界的網紅面包之一,據說這款面包源至日本,曾經一出烤爐就會被瞬間秒殺、濃濃的奶油鹹香讓大家都愛不釋口。
其内餡包入有鹽奶油,在烤制過程中融化滲入面包體、甚至流到底部烤出微焦香脆的狀态,與表面裝飾的鹽之花合二為一,口感上外皮脆内松軟。
德國結
德國結是德國代表性面包,既然能被安上“國姓”,想必就是這個國家最愛吃的面包。
經典德國堿水面包,除了翻譯為德國結,還有其他翻譯名字:巴伐利亞堿水面包、普雷結、啤酒結、蝴蝶餅、扭結餅,甚至叫椒鹽餅,英文名稱之為Brezen 、Pretzel。不同的叫法,不影響人們對它的喜愛程度。
德國結的特色就是嚼勁感,一般堿水包的面團很少進行基本發酵,幾乎是不發酵的居多。讓面團剛剛出來的時候就立刻分割揉圓,從而最大程度上縮減内部的氣體膨脹。烘烤之前撒上“烘焙鹽”作為裝飾,那麼廣受德國人喜愛的德國結就完成啦!
其實網上許多配方中都有鹽的用量标識,但是這并不是無法改變的标準。
一些要求很高的面包師傅,還會在制作面包前将鹽放入平底鍋内烘一下。因為鹽會吸收空氣中的濕氣,含有了濕氣,鹽的重量也就會有所增加。所以同樣重量的鹽,幹燥的和含有濕氣的鹽制作出來的面包,口感也會有所不同。
鹹味是人的味蕾受氯化鈉中的氯離子作用而産生的感覺。同樣是鹽,有時候做出來的面包口感也有區别,這就是因為所用的鹽中含有氯化鈉的不同而導緻的。
通常氯化鈉越多,鹹味越強。
我國國家規定井鹽和礦鹽的氯化鈉含量不得低于95%,一般來說,家用小包精制鹽中的氯化鈉含量一般在94%~97%之間。
有些地方食用的鹽是海湖鹽,這類鹽氯化鈉含量略低,在90%~95%之間。
此外這幾年慢慢開始興起的低鈉鹽,其中氯化鈉的含量低至60~75%。
所以,如何使用鹽分中氯化鈉含量的不同來制作面包,也是影響面包口感的先決條件之一。
說了那麼多,大家今天對于鹽有更深刻的了解了嗎?
2020,我們在這裡等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