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倉鼠小寶為什麼會死呢

倉鼠小寶為什麼會死呢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2 18:46:34

靜一直覺得飼養寵物會給孩子帶來很多樂趣,一定程度上讓孩子在飼養寵物的這個過程中逐步建立責任感。但當寵物因各種原因死亡的時候,着實讓幼小的心靈承受着難舍的離别之苦。

之前靜提到過,女兒成長至今,養過大大小小很多種寵物,前些天正在養的是一隻養了大半年的倉鼠“小胖兒”,還有新年之前逛花卉市場時新買的蝈蝈。可就在2天前,倉鼠“小胖兒”毫無征兆的死了。

倉鼠小寶為什麼會死呢(倉鼠小胖兒死了)1

我們外出回來,女兒如往常一樣去看小胖兒,卻發現了它已經變硬的屍體……之後的情形可想而知,小丫頭哭了半天,邊哭邊說以後也許再也不會遇到這麼可愛又強壯的倉鼠了……

這不是小丫頭第一次因寵物的死亡而傷心難過,每次動物的死去都會惹得她哭上半天。之前舅舅送的小黑狗“火龍果兒”去世的時候,女兒傷心了好多天,之後過了很久每次想起這隻小狗,眼圈兒還是忍不住的泛紅。較之以前,這一次倉鼠小胖兒的死亡,女兒接受的似乎更快一些。但靜認為并不是因為她和小胖兒的感情淡,而是小丫頭對生命的離去有了很多美好的憧憬和希望。

春節前後,小區裡有兩家的老人去世,哀樂從早到晚響徹小區的每一個角落。雖然時值春節,但留給人們的隻有對已逝生命的敬畏。生命的無常每天都在上演,留下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在那一刻都不再重要。

記得前幾個月的一個晚上,臨睡前女兒問靜:“媽媽,你說人死了會去哪裡?”聽着這樣的問話,着實讓靜有些吃驚。再看女兒眼淚已經在眼圈兒打轉,于是稍微平複了一下心情後,告訴女兒:“人死了以後,人的靈魂會去另外一個世界,和已經去世的親人團聚……”聽到這樣的解釋,小丫頭抽搭着問媽媽:“真的嗎?”看到媽媽堅定點頭之後,女兒抽泣着說:“我們科學課,老師講到了關于生命的事情,我特别後悔小時候有一次因為要看動畫片,沒讓姥姥看養生節目……”這件事其實并不是小丫頭第一次提起,她一直對自己因為貪戀動畫片而沒有讓姥姥看養生節目的事情耿耿于懷,很是自責!靜深深的感受到小丫頭很擔心長輩們去世這件事,于是堅定溫和的告訴她“人死了靈魂會去另外一個世界,那裡沒有病痛,沒有痛苦,會和喜歡的親人快樂的生活在一起!還告訴女兒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規律,任何人都不可避免,所以現在可以做的最好的事情應該就是珍惜,珍惜時間,珍惜身邊的親人朋友,珍惜可以為Ta們做一些事情的機會!”這件事情之後小丫頭沒有再為小時候看電視的事情念叨自責。

倉鼠小寶為什麼會死呢(倉鼠小胖兒死了)2

這件事也讓靜想起了多年以前的自己。印象尤為深刻的是大學期間,一個人獨在千裡之外的異鄉,那個時候還沒有像現在這樣人手一部手機,但“話吧”很流行,裝修成小格子間的話吧成了靜每天必去的地方。那時候每天給老爸老媽打一個電話,聊聊天成了靜對遠方親人思念最好的舒緩途徑。也許正是因為在那樣的環境下,也或許是因為爺爺、姥姥、姥爺的相繼去世,讓靜非常害怕提到“死亡”這件事,哪怕隻是想想也會特别難過。但除了每天一通電話之外,沒有任何其他舒緩情緒的方法,于是就在那樣的擔心中度過了很多個日夜!

倉鼠小寶為什麼會死呢(倉鼠小胖兒死了)3

關于“死亡”的恐懼在那段歲月裡深深影響着靜,不願意女兒也在這樣的感覺中成長,所以除了前面提到的聊天,靜還給女兒買了一本關于“親人”去世,關于生命的繪本故事《爺爺變成了幽靈》,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她對生命的離世更加釋然。繪本導讀的兩句話靜摘錄過來,分享給大朋友和小朋友們:

原來,生命無常,重要的是經曆生命的豐富過程。

原來,死是這麼平常,重要的是珍存美好的情感記憶。

文末,靜将把這個故事分享給大家,希望我們可以一起對生命心存敬畏的同時療愈自我,也多一種方式和孩子聊聊“生與死”!

倉鼠小寶為什麼會死呢(倉鼠小胖兒死了)4

前不久,美國動畫電影《尋夢環遊記》上映,靜毫不猶豫的帶着女兒去看了這部電影。靜希望通過這樣的一些故事和電影療愈女兒幼小的心靈。讓她對生命的逝去可以更坦然的接受和面對,甚至心存希望。

倉鼠小寶為什麼會死呢(倉鼠小胖兒死了)2

也許當她慢慢長大,會對生命,對死亡有更多的理解。但無論到什麼時候,靜都希望女兒可以對這現實世界心存“希望”。就像也許早晚有一天她會知道聖誕老人的秘密一樣,但那又何妨呢?心中有“希望”的人,即便遇到再多的挫折,也總有點燃希望之光的力量。那麼,靜希望可以在點滴的生活裡把這力量融入女兒的血液中,融入她看待世界、看待生活的心中和眼裡,這樣即便有一天靜不能再繼續陪伴她,她也可以帶着媽媽的愛陽光的生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