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常見到的圓形輪椅标志像個微笑表情包,隻要牆上貼有這張熱情的“笑臉”,坐輪椅的人就不會遭遇過不去的門坎。
40多年前我在國内見不到這個國際通用符号,京津滬三個直轄市也沒有,其他地方就免談了。當年上海有數萬下肢殘疾人,但馬路上難得一見輪椅。家裡父輩和兄弟動手能力強一點的,用廢舊自來水管子,加兩隻舊腳踏車輪胎做一輛土輪椅。我看到一個癱瘓的殘疾人,躺在能調節角度的輪椅上外出散心。做出這麼一輛“先進”的代步工具,不得不佩服民間有高手。更多的是用幾塊木闆,加上四隻廢舊軸承做的“輪椅”,自己用兩根棍子滑動,倒像陸上“雪橇”了。
那時輪椅除了在馬路上代步,幾乎進不了所有公共場所的大門。缺乏無障礙設施的坡道,一級台階如一座山,輪椅到處受阻攔。我出差去北京,住宿的旅館離地壇公園較近,進去遊覽了一番,公園空曠安靜,人少風大。見一個殘疾人坐在輪椅上看書,問他為啥不去圖書館?他說輪椅進不去。直到後來閱讀了一篇《我與地壇》的文章,方知當年遇見的正是作家史鐵生。記得他成名後,沈陽有關方面邀請他參加一個文學活動。自癱瘓後從沒出過遠門的史鐵生很想去,但一路誰來照顧自己呢?多虧文友餘華、莫言、劉震雲三人陪同,一起把史鐵生的輪椅扛到了綠皮火車上。下車時,劉震雲負責背他,餘華、莫言負責擡輪椅。在重情誼的朋友幫助下,史鐵生完成了一次愉悅的文學遠行。而我知道更多的殘疾人可沒有他那樣幸運了。
上世紀80年代中,鄧樸方來上海考察殘疾人事業。我熟悉的一位女記者一路跟随采訪。她在電話中對我說,殘疾人的破舊輪椅引起了樸方的一番感慨。我知道,時任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長的他,本身離不開輪椅。後來擔任中國殘聯主席的張海迪也是靠輪椅代步。他倆對造福殘疾人的事業充滿了愛心。當年我在市民政局工作,全程參與了從德國引進先進輪椅制造設備的前期工作,目睹第一輛新輪椅在轉型後的上海輪椅廠下線。首批生産的20輛新輪椅,由市民政局出面,贈送給十六鋪客運總站,讓楊懷遠勞模團隊更好地開展特供服務。為了迎接首屆東亞殘疾人運動會召開,我組織在人民廣場舉行輪椅百米競賽活動,吸引了無數市民觀看。
如今,街上的輪椅越來越多了,“讓殘疾人出行更方便”成為市政府的實事項目。無障礙設施的“斷頭”短闆逐漸減少。想不到這項公益惠及了今天的老年社會。輪椅能進商店、進飯店、進書店、進影院,進公園、進博物館,包括公共廁所也不例外,這是社會文明的進步。蔓延幾十公裡長的黃浦江、蘇州河綠道,輪椅上得去、下得來,讓行走不便的人也能一睹天藍地綠水清的好風景,多麼惬意。
繼兩年前185條可上輪椅的公交線路覆蓋全市後,最近又有一件小事感動了我。輪椅上地鐵早已實現,但地鐵列車停靠後,車廂與站台間有一定縫隙,輪椅上下車有一定困難。前段時間媒體報道地鐵站為這條“小縫隙”開始了架設鋪闆的試點。不論是殘障人士,還是老年人,往後在申城的自由行是越來越舒适了。
(王妙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