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金垟鄉谷山村,20多個水泥分割的網格狀池塘,一改山間的田園風格。養殖場主鄭明超說,他采用的泥鳅靜水無土仿生态養殖法,改變了文成稻田養鳅的傳統。
據介紹,文成農戶過去習慣在稻田裡放養泥鳅,待稻子收割後再把泥鳅挖起來,“這種方法往往使泥鳅略帶泥味,影響口感”。為了在原先的養殖方式上有所創新,鄭明超師從南京一家大型泥鳅養殖基地,并于去年把靜水無土仿生态養殖法引到了文成。
目前,鄭明超已經投入十幾萬元,在12畝山地上用水泥建成28個小繁殖池、8個大養殖池。鄭明超自稱已掌握了一種含金量較高的新型人工繁殖技術,因此把養殖場的重心放在小泥鳅的繁殖上,并以出售泥鳅苗為主,“待泥鳅養到6、7公分長,就能賣給其他農戶養殖。當然,也可以養大了再賣。”
他表示,農戶隻要把小泥鳅投放到大養殖場裡再養7個月,就能拿到市場上賣了。據鄭明超介紹,這種池塘養殖法很簡單,前期建成幾個水泥池、安裝好排灌設施,養殖場就基本成型。養殖過程中,農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水質環境,并放置占半數水域面積的水葫蘆,以達到仿生态效果。他還提醒,池水PH值以7.5左右的弱酸性為宜,并在半個月左右換一次水。此外,農戶隻要每天投放米糠、麥麸、菜餅、豬血粉等飼料,再稍加照看即可。
“這種養殖方式基本不會出現病蟲害現象。”為推廣這個養鳅新法,鄭明超給記者算起了一筆賬:投入一萬元就能建成占地一畝的養殖池,頭一年花2萬多元購入500公斤的泥鳅苗,7個月後能長到2000多公斤,其間,大概需要支出5000多元飼料費。成年泥鳅按每公斤40元的市場價出售,能有8萬元收入。
鄭明超表示,去年以來,養殖場已賣出了4000公斤泥鳅苗,價格是每公斤42元,主要銷往市區、瑞安等地的農貿市場。他希望把這種占地面積小、利潤可觀、人工需求少的養殖方法推廣出去,而該方法同樣适用于黃鳝等水産,“如果農戶來我這裡買苗,我會無償提供養殖技術。”鄭明超殷切地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