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1Art Foundation創辦人鄭志剛:
“為什麼這次展覽名為‘我們’,是因為K11 Art Foundation一直以來都緻力于孵化年輕的當代藝術家、策展人,為中國當代藝術搭建一個新的平台和生态。在我們看來,近年來其實沒有一個中國藝術展覽能夠真正凝聚起年輕的新生代藝術力量,去成為代表當代中國軟實力的一部分。藝術除了國際化,還需要普及化。對我們年輕一代而言,最重要的是對自己作為中國人身份的認知。對普羅大衆而言,這一批中國當代藝術家正在創造出屬于‘我們’自己的文化藝術力量,屬于‘我們’的文化身份。
2016年3月3日,K11 Art Foundation攜手56位中國當代藝術家于上海chi K11美術館揭開“我們︰一個關于中國當代藝術家的力量”的展覽序幕。
展覽以四個單元展開,在“情感/體驗”單元中,藝術家将最直接的感受化為情感表達在藝術創作中呈現;“物質/語言”單元中,藝術家以物質為創作基礎,挖掘符号化的獨特作品表現力;“現象/事件”單元中,藝術家将黑格爾的現象學植入當代環境的各種現象和事件中,進行反思和創作;“劇場/表演”單元則将表現藝術與劇場的多樣化呈現。
展覽開幕之後,《芭莎藝術》也對K11 Art Foundation創辦人鄭志剛進行了專訪。
56位參展藝術家包括:耿旖旎、胡向前、林科、劉真辰、李振華、陸揚、奶粉zhou、王滿、趙洋、張樂華、周嘯虎、陳霄(“情感/體驗”單元);畢蓉蓉、陳維、高磊、高孝午、韓家泉、胡介鳴、胡任乂、胡為一、劉建華、劉任、靳山、梁曼琪、蘇暢、錢佳華、吳鼎、楊牧石、葉淩瀚、高銘研、于吉、張恩利、張培力、張如怡、張雲垚(“物質/語言”單元);陳天灼、關小、廖斐、李競雄、李明、劉窗、尚暾、楊振中、張鼎、鄭煥(“現象/事件”單元);程然、高銘研、a.f.art theatreFangling(黃芳翎)、胡任乂、雙飛藝術中心、 TD003小組(郭熙、羅航、Vvzela KOOK)、唐狄鑫 小珂×子涵、王懿泉、葉甫納 北鷗、王欣(“劇場/表演”單元)
Part1 ·情感/體驗
“體驗是藝術家的生命活動和心靈支柱,是表達意識的内在關系。
在藝術體驗中,藝術家的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和靈覺都發揮了關鍵的作用,而通過這些感官體驗,藝術家把他們獲得的最直接的感受化成情感表達呈現在藝術作品中。
藝術來源于生活所賦予的情感本身,在這個單元中,我們可以看到藝術家的情感體驗來自于:電影、戲劇、美食、宗教、生命、科技、圖案、動物、風景、戀愛、學習、行走、旅行,甚至于以藝術家自身作為藝術創作的對象等等方面。
而這些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被藝術家轉化成特定的人生際遇,對他們的藝術形式和藝術風格起了很大的決定作用。”
部分展覽作品:
王滿《Closer To It》,六頻錄像,2015年,Courtesy of the artist
李振華《雪人》,食品雕塑,豬油、冰箱、罐子、展台,尺寸可變,2016年,Courtesy of the artist
耿旖旎《美麗屋》,布面油畫,120x90 cm,2015年,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BANK
胡向前《再造米開朗基羅》,高清錄像、木頭,2014-2015年,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Long March Space
Part2 ·物質/語言
“物質性是指,材料物質上的‘個性’,也就是決定一個材料區别于其他材料而被運用到作品中的所有屬性的集合。
任何藝術作品都離不開物質材料的基礎,藝術家通過對物質的思考和再認識來表達自己的思想理念。
在這個單元中,物質具有雙重表現形式,可以看作是物質材料和物質語言。
其一物質材料既是素材又是表現本體,以此來揭示物質之間的關系。其二物質在整個作品中發揮了精神聯系和語言的功能,從而建立了形而上的内在本質。
這種藝術語言我們不僅可以在繪畫、錄像、裝置等多樣的藝術形式中可見,也能通過在空間和色彩關系上去尋找發現。”
部分展覽作品:
劉建華《人人都是塊小泥土》,陶瓷,可變尺寸,2013-2015年,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Pace Beijing
張如怡《線》,裝置,水泥、電插頭、電線,尺寸可變,2015年,Courtesy of the artist
楊牧石《物質聯系Ⅱ》,裝置,木頭、噴漆,尺寸可變,2016年,Courtesy of the artist
陳維《雨傘(金色)》,裝置,105x105x120 cm,2011年,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Leo Xu Projects
葉淩瀚《閃閃發光的傑克》,混合媒介動畫,無限循環,2012年,Courtesy of the artist
Part3 ·現象/事件
“黑格爾在著作《精神現象學》中系統的提出了現象學的概念。現象學源于自然創造和思維,卻反映了藝術家的生活态度以及對生活的反思。
藝術家作為人類群體的一部分,來源于社會,根植于社會。
在社會因素影響下所産生的藝術現象可以來源于一個時代、一個城市、一個藝術家,這些種種都被轉化成藝術作品呈現在本單元中:藝術家個人與社會群體的關系,曆史進程中的權利象征,宗教符号化的場景體驗,持續運動下對認知的隐喻,現成品中事物的新關聯,經濟制度對社會的介入,流行文化帶來的影響力…”
部分展覽作品:
李明《MEIWE》,混合媒介裝置:影像、聲音、文字、光、觀衆,尺寸可變,9分44秒,2015年,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ANTENNA SPACE
關小《紀錄片:地心穿刺》,裝置,綜合材料,230x280x210 cm(3組),2012年,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ANTENNA SPACE
陳天灼《Burning Goddess》,霓虹燈、顯示器,尺寸可變,2012年,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Long March Space
劉窗《過去的機會 NO.1》,裝置,尺寸可變,2008年,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Leo Xu Projects
Part4 ·劇場/表演
“藝術中出現劇場化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中期,那時前衛的戲劇批評家們用視覺藝術的觀念去看待戲劇。
而随着當代藝術的發展,藝術劇場更具實驗性和創新性,體現在:劇場形式的多變,戲劇觀念的變化和戲劇模式的突破。
而行為表演也同樣興起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歐洲,是以藝術家本身為創作媒介,為了特定含義而進行的藝術創造活動。行為表演作為對繪畫這種理論性探索的對應實踐,讓觀者體會到更多觀看角度和感官體驗,在時間和空間上得到更多延展。
在呈現語言上,劇場表演偏向美學性表演,而行為表演則更靠近社會性表演。本單元将在展覽期間每周日下午3點,由十個(組)藝術家呈現多樣化的表演形式。
觀衆除了可以沉浸在劇場式的美學感染中,也可以參與到藝術家的行為表演中,共同創造藝術作品,人人都可能成為藝術家。”
附· 時間表:
·2016年3月3日 18:00-18:30
TD003小組(郭熙、羅航、Vvzela KOOK)《無相之象》
·2016年3月6日 15:00-15:30
王欣《藝術創造者排演》
·2016年3月13日 15:00-15:30
a.f.art theatreFangling(黃芳翎)《......之間》
·2016年3月20日 15:00-15:30
高銘研《偵緝檔案》
·2016年3月27日 15:00-15:30
程然《馬丁戈雅與巴赫》
·2016年4月3日 15:00-15:30
胡任乂《瘟疫》
·2016年4月10日 15:00-15:30
葉甫納 北鷗《未來到的警告》
·2016年4月17日 15:00-15:30
唐狄鑫 小珂×子涵《六十秒貳百分》
·2016年4月24日 15:00-15:30
王懿泉《想象藝術家》
·2016年5月1日 15:00-15:30
雙飛藝術中心《雙飛108次死》
專訪·K11 Art Foundation創辦人鄭志剛
K11 Art Foundation創辦人鄭志剛在此次展覽開幕現場
芭莎藝術:這次展覽“我們”為什麼是56位藝術家?這個數字有什麼特别的含義嗎?
鄭志剛:其實這次現場有作品展覽的一共是40餘位藝術家,還有10餘位(組)藝術家會在展覽開幕後每周日做現場的表演作品。加起來剛好是56位而已。數字本身沒有特别的含義。
至于為什麼叫“我們”。是因為K11 Art Foundation一直以來都緻力于孵化年輕的當代藝術家、策展人,為中國當代藝術搭建一個新的平台和生态。在我們看來,近年來其實沒有一個中國藝術展覽能夠真正凝聚起年輕的新生代藝術力量,去成為當代中國軟實力的一部分。藝術除了國際化,還需要普及化。對我們年輕一代而言,最重要的是對自己作為中國人身份的認知。對普羅大衆而言,這一批中國當代藝術家正在創造出屬于“我們”的文化藝術力量,屬于“我們”的文化身份。例如美國60年代有波普藝術,也有很多緻力于抽象、表演藝術的一代青年藝術家,他們共同凝聚成一個很大的力量,甚至成為美國文化的标簽之一。中國除了經濟的壯大,文化藝術方面也需要更多對自己身份的認知。
這次展覽除了希望凝聚藝術的年輕生态,也希望有所啟發的是:作為一個中國年輕人,我的文化身份是什麼?“我們”在中國當代藝術文化中是什麼?
芭莎藝術:是依據什麼标準來選擇這次的參展藝術家?
鄭志剛:是由K11的策展團隊共同選擇的,大部分都是根據既定的策展方向和展覽空間需要來作出選擇。也有一些藝術家也許并不算知名,他們也許沒有畫廊和機構代理,隻有個人的工作室。我們也希望給他們展示的機會。中國的當代藝術不一定都是來自畫廊,我們應該要去更深入地發掘一些有潛力的藝術家,在我們看來,這也是我們的任務之一。
K11曾于2015年11月5日至2016年2月15日舉辦《跨界大師·鬼才達利》展覽,吸引超16萬人次參觀。
芭莎藝術:相比之前做過的達利、莫奈等社會認知度較高的藝術家展覽相比,“我們”這次展覽的吸引力在哪?
鄭志剛:其實達利和莫奈的展覽都是想要探讨西方藝術系統和中國當代藝術的對話,是一種脈絡的探讨。例如在達利展覽的時候我們也有一部分是邀請張恩利、周鐵海、張鼎等幾位中國當代藝術家與達利進行作品的對話,以此探讨超現實主義在中國當代藝術中的脈絡。我們的策展方向就是這個脈絡的延伸和探讨。
而這一次,我的感覺是許多普羅大衆也許對這56位中國當代藝術家并不了解,但也需要去做這樣的教育。這樣的引導也是我們K11的任務。其實我們明年并沒有準備任何所謂的“大師”展覽,對我來說,我沒有想好我就不會去做。未來除了以中國本土當代藝術為中心,我們也會陸續邀請國際新銳藝術家和中國新銳藝術家如關小、陳天灼、張鼎等進行一對一或者二對二的對話。
芭莎藝術:你曾說過“自K11品牌創立以來,我們從未改變自己參與中國當代藝術運動的初衷”。在你看來,你會如何去定義“我們”這一代的“中國當代藝術運動”?
鄭志剛:中國太大,不可能像我們之前提到的“波普藝術”這樣簡單地以一個詞來概括。我們希望的是凝聚中國當代藝術的力量,我們要團結。“我們”就是“我們”,不一定需要用什麼什麼主義去劃分。定義也許也是一種限制。重點還是團結,團結之後我們的力量就會很厲害,不團結就不行。中國需要團結,文化藝術需要團結。今天44位藝術家都在現場,這就是團結的力量。這次展覽對我們而言也是一個很好的開端,開始去更多呈現中國的當代藝術。
參與此次展覽的部分嘉賓合影。
芭莎藝術:從這個展覽之中,你如何看待“中國當代藝術運動”的“未來性”呢?
鄭志剛:藝術史正在按不同的方向來發展,這次展覽中每個空間都呈現出不同的線索,關于繪畫語言、裝置、材料、新媒體、體驗、錄像藝術(甚至是更瘋狂和極端的錄像)……這些都有。我們可以看到五個大的線索在中國當代藝術中的發展,相較過去而言更加豐富,更加不同。百花齊放。
芭莎藝術:K11一直屬于行業内商業效益極高的品牌,在你看來如何創造出商業效益與藝術價值的共赢?
鄭志剛:商業和藝術并不需要,也不可能去劃分。文化和藝術根本就是在日常之中,購物也是在日常生活之中,每個人都喜歡美的事物,喜歡去體驗,藝術就是我們正在享受的一切。某一種時裝産品也有它在曆史中演變和發展的過程,也有它的創意的概念,它也是藝術。為什麼商業和藝術一定是兩個概念,而不是一個新的單詞例如“藝商”呢?這個概念很多人不懂,這是我的秘訣。“in Art we live”就是我們的态度。
“我們︰一個關于中國當代藝術家的力量”展覽現場,TD003小組(郭熙、羅航、Vvzela KOOK)的作品《無相之象》以面部投影的方式掏空了面部微妙的訊息。
芭莎藝術: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趨勢是未來關于這個概念的嘗試也許會越來越多,在你看來K11始終能保持先鋒性的優勢是什麼?
鄭志剛:第一,我們首先擁有先鋒性;第二,我們的脈絡和靈魂是别人“抄”不了的。表面也許是可以“抄”的,靈魂“抄”不了,靈魂是從整個團隊、氛圍、創辦人的思路中形成的。我們的形式也許可以被拆開,每個部分都能被“抄”,但是我們給出的真實的體驗感和其中的靈魂就屬于我們。就像我們在談話中也許會覺得某人的言語非常有吸引力,但是當另一個人把這個人的每一句話都拆開記下來去講給别人聽,卻并不能達到同樣的效果。因為人是有靈魂的,是語言、動作、表情、情感等等各方面的總和。
也正是因為我們K11擁有自己的靈魂,我們是真誠的、率真的。别人“抄”不了。率真不是可以裝出來的。
藝術、人文、自然是K11最重要的三個元素。
芭莎藝術:K11在展覽中似乎一直都比較注重藝術與觀衆互動的一部分,是嗎?
鄭志剛:是的。互動很重要,中國當代藝術需要普及化就需要互動。
芭莎藝術:所以在你看來目前公衆和藝術之間仍然存在着隐性的障礙?
鄭志剛:也不一定稱之為“障礙”,因為一些作品中講述的内容是比較深的,打破語言之間的理解就需要有一些互動的東西産生接觸。有一些藝術是需要被闡釋的,有一些藝術是比較容易去明白的,我們需要去做一個平衡。
“我們︰一個關于中國當代藝術家的力量”展覽現場,觀衆參與劉窗作品的互動,正在投下一枚一元硬币。
芭莎藝術:中國藝術生态完善的過程中,你最看重那一部分?
鄭志剛:我首先覺得藝術創始的那一部分比較重要,因為這是一個開端。所以我們為很多藝術家提供工作室去創作,為他們提供去思考、創作和孵化的這樣一個地方。工作室之外,也需要不同的部分去連接起來。例如展覽的空間,和不同美術館去搭建橋梁等等。因為現在的藝術家常常都不以地域來劃分和定義,好的藝術家就是好的藝術家。國際的平台已經變“平”了。但中國當代藝術家也需要更多機會去參與這個群體,我們的方向就是幫助中國當代藝術家成長為國際化藝術家。我們去搭建平台,這個平台不止是本土,國外藝術家也能參與進來。搭建完成之後,這個生态會與國際的生态進行連接,彼此不分地域。
回到這個問題,開端很重要,上遊、中遊、下遊每一個部分也都很重要,我們将每一個部分都搭建好,水才可以“活”。
芭莎藝術:所以K11希望的是參與整個中國當代藝術生态圈?
鄭志剛:先搭建一個完整的中國當代藝術生态圈,再與國際連接起來。先做我們自己的,凝聚“我們”的力量,然後再連接全球,這個生态圈全部是我們去控制,我們去搭建。我們的宏圖大志是在全球,所以我們也在和蓬皮杜、東京宮、倫敦當代藝術學院、大都會博物館等等進行國際性的合作。
K11 Art Foundation于2015年7月23日宣布将與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展開大型合作研究項目,主題為中國當代藝術。此項合作活動為期三年,K11 Art Foundation将協助蓬皮杜藝術中心,鞏固其對中國當代藝術領域的研究,加強其對於中國當代年輕藝術家的專業知識。活動内容包括委任一名年輕中國策展人,深入探索中國當代藝術史的演變,以及發掘大中華地區具有潛質的年輕藝術家。
芭莎藝術:K11推出的“in Art we live”社交媒體平台也将上線,它會是邀請制的還是開放式的?
鄭志剛:目前是邀請制,首先是這次合作的56位藝術家,以及我們孵化的一批藝術家。不可能直接開放,因為“我們”需要篩選,“我們”這個力量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參加的。藝術需要普及,但是品質需要把控。
芭莎藝術:你認為商業力量在當代藝術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鄭志剛:商業可以帶動人流,商業可以普及化,可以吸引很多本身不了解或者不喜歡藝術的人過來。商業也可以支持藝術去可持續的發展,培養觀衆首先需要有觀衆。我們對當代藝術的普及化不是也貢獻了一份力量嗎?
附·展覽信息
“我們︰一個關于中國當代藝術家的力量”
策展人:姜晔
展覽地點:上海chi K11美術館
展覽地址:上海市黃浦區淮海中路300号K11購物藝術中心B3層
票價:周一至周五票:50元 \周六至周日票:80元(含周日演出票)
[編輯/韋祎] [部分文字資料及所有圖片提供/K11、哲基傳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