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下半年的大屏彩電怎麼買?有創維、小米、索尼主導推動的OLED次世代技術,也有三星、TCL等力挺的mini-led背光液晶技術:尤其是蘋果即将加盟mini-led的消息,讓mini LED背光着實升溫不少。但是,小米打出4999元的OLED電視,則在價格上更具誠意。
蘋果的選擇就是“對”的嗎
今年初,蘋果發布了iPad Pro 2021,其中12.9英寸版本搭載了mini-LED技術。消息稱,蘋果可能在IT類産品、中等屏幕産品上大量使用這一新技術。
這個消息,讓人們想起來延續 iPhone 6~9的經典設計,4.7 寸的 LCD 屏幕;以及那個時期蘋果手機的核心供應商JDI和LGD。特别是,為了獲得足夠、快速、穩定的高端LCD屏幕供給,蘋果還曾承擔了JDI大約15億美元的建廠成本。
實際上,那個時期,JDI的确有點回光返照,成為全球顯示面闆市場僅次于三星OLED 手機屏項目的另一個标杆明星,代表了液晶手機屏幕最後的輝煌——但是,好景不長,随着LGD轉向OLED面闆、三星OLED面闆産能超過自己手機的需求,蘋果也能采購到越來越多的OLED手機面闆:JDI的LCD訂單每況愈下。
2021年,JDI決定“搭上末班車”轉向OLED技術——據悉,蘋果還可能為為其提供一部分資金:至少2億美元。這也算是對這個曾經功臣的最後救贖了。
前車之鑒:蘋果壓注JDI先進液晶屏幕的背景是,OLED當時唯一的供應商三星,隻供貨自己的手機産品——這也成為三星手機強勢崛起的重要因素。而随着OLED産能在不同面闆廠的全面開花,蘋果最終必然也會抛棄手機液晶屏幕——來自蘋果的營收占比高達6成的JDI真的是“成敗都是蘋果的鍋”。
今天,蘋果在中等屏幕,比如PC、NB、平闆電腦等産品上,使用mini-led技術的液晶産品,一個背景也是三星等正在将OLED屏幕導入到這類中等屏幕産品線上:顯然,蘋果和三星的競争關系,決定了至少蘋果不可能第一時間從三星得到足夠的OLED中等尺寸面闆供應。這時候,的mini-led承擔的角色,是否如同曆史上的JDI LCD手機面闆一樣呢?這個問題值得深思。
無論如何,作為液晶的改進技術——不同于金屬氧化物TFT、低溫多晶矽TFT或者視網膜屏幕概念,mini LED對液晶顯示的改進,還不在“液晶自身上”,而隻是“背光的進步”——mini-led很難代表未來顯示産業的長期方向,必然不是下一代産品。從長期看,mini-led的過渡性非常明确。
mini-led撬動HDR,能否打敗OLED
與彩電市場,和蘋果中等屏幕上mini-led技術相伴而來的另一個概念:即mini-led的最大好處,“分區背光”也在2021年風生水起。
為什麼要有分區背光,而且越分越細。甚至,華為電視、蘋果電腦都在強調兩千個以上的背光分區呢?因為,HDR内容時代已經來臨。HDR内容制作的時候,不同的區域采用不同的“動态光強”範圍,進而提升整個畫面的景深。這也要求,顯示設備能夠在不同的顯示區域,動态調整“光場強度”。
傳統液晶背光,整體是一個均勻亮度的照明體系。而且液晶層的光閥效果,無法實現絕對關閉和黑色,這就讓液晶電視在“對比度、景深”等方面有先天不足。常見的應對方式是提升顯示屏的亮度水平:因此,和CRT、背投電視、PDP等離子、SED、激光電視、OLED電視比較,液晶電視是“産品選擇亮度最亮”的技術。
液晶的這種技術特征,在HDR時代,對于不同區域顯示的高動态内容的還原,形成了巨大的挑戰。唯一可靠的方式是,背光不在均勻一體的“明亮”,而是局部可以更亮,也可以暗一些。這就是分區背光。而要做到很多的背光分區,例如兩千個,顯然液晶就需要數千、上萬的背光燈珠産品——用mini-led燈珠可以很好的滿足這一需求。
所以,真實的技術路線是這樣的:内容産業轉向HDR、液晶顯示為了适應HDR需要多背光分區、液晶背光選擇了更有利于更多分區技術的mini-led。
那麼,在HDR這件事情上,OLED怎麼看呢?答案是,OLED本身就是逐點調節像素亮度的主動發光産品。不需要背光這件事情。 HDR技術時代下,OLED電視的分區數可以認為是“與像素規模一樣”。——一句話,應對HDR,OLED不需要額外的更多技術支持。
即,OLED天然支持HDR;液晶需要通過技術創新支持HDR(說不好聽的就是,打補丁支持HDR)。顯然,HDR時代,液晶的劣勢被放大了。即便有了mini-led完美匹配HDR需求,這也是一個很強的“成本因素”。55英寸OLED隻要4999元;而同樣的mini-led背光的擁有數百個HDR支持分區的液晶電視要多少錢呢?至少已經沒有傳統液晶電視那種價格優勢了。
mini-led應用于液晶,成本将是重要競争維度
如果價格一樣,mini-led液晶和OLED你選擇誰?”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也許消費者擔心OLED是否燒屏,那麼消費者就不擔心液晶電視的拖尾效應嗎?好壞參半,各有特點!
但是,如果OLED比mini-led的液晶電視便宜呢?顯然選擇OLED就對了!當然這隻是一個對未來可能性的假設,不是眼下的現實。
且,mini-led背光技術脫胎于小間距LED顯示技術。同時,從LED燈珠集成密度、控制精度、可靠性要求上看小間距LED顯示技術的需求要高于mini-led背光:這讓mini-led背光可以“拿來主義”的擁有很多成熟技術與工藝,有利于其成本的不斷降低和快速叠代。——這一點在電視機産品上,尤其顯得明顯。
然而,如果mini-led背光技術用在iPad Pro或者MacBOOK上,情況就又不一樣——小間距LED顯示行業,應用的mini-led技術雖然在集成規模、可靠性、間距指标等方面,顯著高于背光系統的要求;但是,在産品體積與厚度上,卻“沒有那麼苛刻”的要求:如果是大尺寸TV産品,mini背光液晶比OLED厚度大1厘米,也不是啥大不了的問題;但是,對于移動設備、中小屏幕,“厚度是關鍵”競争力。
在中型屏幕上,mini-led需要采用更超薄的封裝設計和技術,同時保障同等的可靠性。即,86英寸液晶TV可能用1萬個LED燈珠支持2000個背光分區,MacBOOK産品差不多也需要這樣的“集成與控制規模”。但是,液晶TV背光源允許厘米級别的厚度,中等屏幕和移動類産品則隻允許毫米級的背光源厚度。後者将是主要的技術困難和成本增加因素。
在手機産品上,OLED最終戰勝液晶,特别是在中高端取得對液晶顯示的市場優勢,依靠的就是1.沒有背光顯然就更薄更輕、2.結構組件簡單,也意味着成本型競争力。手機屏幕上這樣的故事,是不是會在中等屏幕,如平闆、筆記本、PC等産品上重演——進而在TV産品上重演呢?這件事也值得高度關注。
mini-led背光液晶與OLED之間誰輸誰赢,成本競争力很重要!但是,成本是随着技術變化不斷進步的因素。這方面,“大尺寸化技術更為不成熟的OLED”也就意味着未來更大的進步空間。
綜上所述,現在真的不能說mini-LED液晶和OLED到底誰更好。但是,在手機産品上,面對OLED的主流方向,沒有人熱衷mini-led技術的液晶顯示,可以作為一個例子,說明誰才是最終的未來之選。當然,在這之前,就如同JDI依靠液晶進步,也吃了幾年蘋果紅利;mini-led帶來的液晶技術進步,也必然要吃幾年紅利——直到OLED發飙的那一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