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常把說話怪誕不經,裝傻充愣,辦事犯傻又硬充聰明的人,戲稱為“二百五”。關于這句俗語的語源和演變軌迹,曆史中有這樣幾個小故事講述。
①
二百五”這一貶義俗語的起源實與古錢有關。宋元時期,市井言某人裝瘋賣傻日“半吊子”。原來古時的銅錢中間有孔,為了便于攜帶和交易常用繩子串起來,一千個銅錢為一串,俗稱“一吊”,也叫“一成”。不滿一千者稱“不夠成”。滿五百個為“半吊”,也稱“半成”。用“半吊子”或“半成”來形容那些智力發育不全,一知半解卻又裝懂的人,十分貼切。後來,又因五百的一半是二百五,二百五還不如“半吊子”,連“半成”都夠不上,人們便索性把“不夠成”的人由“半吊子”又戲稱為“二百五”。這怕是其真正的語源。
②源于一句民諺的訛傳。大約距今2000年前有這樣一句民諺:“隻知二五,不知一十。”在先秦文學中屢有出現。如《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就是用某人隻知自己有二把五指,卻不承認共有十指,來形容越王勾踐的幼稚。隻是時間太久了,傳來傳去,傳到現在,就逐漸把“二把五”訛傳成了“二百五”,借以譏笑那種過于片面看問題或者是不太聰明的人。
③蘇秦一直努力說服六國聯合抗秦,史稱“六國封相”。但蘇秦在齊國的時候被刺客殺了,齊王為了抓出刺客,特貼出告示,聲稱蘇秦為大内奸,刺殺蘇秦者賞金千兩。告示一出,立刻有四個上鈎,聲稱是自己所為。齊王正恨刺客牙癢,怒:千兩黃金每人二百五,順便把這四個二百五推出去砍了!
④從前有一個秀才,為了考取功名廢寝忘食、發奮苦讀,可是終其一生都不曾中舉,連兒子都沒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終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貴子,添得雙丁。秀才回想一生成敗,不由得感慨萬千,于是給兩個兒子起名:一個叫做成事,一個叫做敗事。從此秀才在家閉門課子,日子過得其樂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寫字,大兒子寫三百,小兒子寫二百。”秀才趕集回來之後詢問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寫是寫了,不過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兩個都是二百五!”
中國曆史悠久,一些俗語也留傳到現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