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耗實在太大了!”
小鍊一位開海鮮餐廳的客戶如是說。
我們店裡提供給顧客的每份明蝦,标準量是150克(5隻),但由于供應商送來的明蝦不标準,5隻明蝦的重量經常會達到160克,有時甚至是165克,遠遠超過标準使用量。
也許有人會想,不就多了10克嗎?但是,假設這家海鮮餐廳每天要消耗100(份)x10=1千克明蝦。按一個月對外營業30天計算,月損耗就高達30千克。假設這種明蝦的進價是80元/千克,就意味着該店的月損耗額高達2400元,一年就是28800元。
而且,這僅僅是明蝦一種海鮮的損耗,一般的海鮮餐廳,海鮮種類少則十幾種,多則幾十種,如果對食材不嚴加管控,小小的損耗,積累多了,很有可能會偷偷“吃掉”海鮮餐廳巨大的利潤。
而使用餐鍊,每月至少能幫海鮮餐廳節省至少5萬元的成本,這是怎麼做到的呢?
01
将驗收的門鎖死
海鮮的質量,關乎菜品的成敗;海鮮的規格,關乎食材的成本。如果海鮮餐廳既想做到讓顧客滿意,又想把食材成本卡在最合适的點上,驗收環節就必須做到極緻。
傳統采購收貨,采購标準不明晰、采購記錄不透明,經常出現“以少充多”、“以次充好”的現象,而海鮮價格普遍偏貴,驗收不規範會給企業造成巨大的損失,讓餐廳老闆頭疼不已。
采購明明在電話裡報單要20條(合40斤)魚,供應商要麼送來15條,要麼送來50斤,有的時候其間還夾雜死魚,傳統驗收人員沒有管理意識,供應商送來貨看一眼随手一稱就簽收入庫。
然而這樣收貨造成的結果就是,在菜品價格不變的情況下,本來這批魚可以做成20盤菜賣給顧客,現在隻能賣15盤,白白被拿走5盤菜的利潤;或者是20盤菜多出了10斤魚的成本。
使用餐鍊智能電子秤收貨,收貨時必須拍照留痕,監控溯查貨品質量。這批貨,是哪個供應商、幾點送過來、誰簽收的貨,全部記錄在系統裡,确保食材收貨穩定。
而且,餐鍊智能電子秤搭載了食品安全衛士功能,通過攝像頭、系統來做食材分析,給食材評分,像在活魚中摻雜死魚的這種現象系統會給予提示預警,這樣就能杜絕貓膩,保證食材品質。
另外,驗收人員可以在餐鍊系統内設置收貨标準,比如通過雙單位設置1條魚2斤,比如設置不允許超重收貨,比如設置收貨重量範圍,40斤魚,上下浮動2斤是可以收貨的,超過驗收标準就不予驗收,最大限度将成本的門鎖死。
此舉倒逼供應商自主提高食材品質,能夠降低一定的産品退貨率,系統自動上傳、保留驗收圖片的功能也迫使員工更加用心驗收,畢竟公司的高管和BOSS,随時可以一鍵查詢驗收的各個環節,包括驗收的負責人等信息。
02
将耗用的量盤準
海鮮食材價格高昂,且死亡損益極高,勤加盤點是成本管控的重要手段。
餐廳将活海鮮采購回來後,都要放在海鮮池内暫養,但是由于海鮮的生活環境比如含氧量、溫度、鹽度等都會發生改變,因此海鮮暫養的時間越長,死亡的風險越高。譬如澳洲龍蝦、波士頓龍蝦這些貴重食材,為了延長其壽命,有些餐廳甚至會專門采購海水來養殖。
另外,海鮮的新鮮度也會随着暫養時間的增長而下降。因為暫養過程中沒有食物攝入,導緻海鮮不斷消耗掉體内脂肪,肉質會慢慢變老,鮮味自然降低,影響菜品質量。
然而,餐廳采購的海鮮種類極多,倉管人員往往會因為管理不到位,比如忘記某種食材的保質期、沒管控好水溫等等,從而導緻海鮮食材過期、呆滞甚至是死亡,從而造成巨大損耗。某大型海鮮酒樓就發生過倉管因沒控制好水溫,導緻龍蝦大量死亡的情況,結果幾千塊白白打了水漂。
餐鍊智能倉庫通過手機 智能秤可做到精确盤點,且支持日盤、周盤、月盤等多種盤點方式,随時找出數據差異,動态預警實時掌握庫存中食材過期、呆滞、缺貨、損耗、可用天數、以及溫度等信息。
就曾經有海鮮餐廳老闆通過日盤數據發現,自己門店一當天的象拔蚌銷售火爆需要補貨,但門店二的象拔蚌已經呆滞1天了,于是決定把象拔蚌從門店二的倉庫調撥到門店一的倉庫。這樣不僅避免了門店一的再次購買成本,也降低了門店二的食材損耗。
通過盤點,還可以清楚地知道哪些海鮮暢銷,哪些不暢銷,對于這些不暢銷的海鮮,餐廳可以打折促銷,從而減少庫存資金占用,加快資金周轉,節省成本開支,将食材價值最大化。
03
将吃利潤的問題找對
毛利,是衡量一家餐廳是否賺錢的重要指标,餐廳隻有做到精細化管理,才能拯救消失的利潤。成本卡的設置能有效監控毛利,便于管理人員分析問題,找出解決方案。
在過去,廚師烹饪菜品時,經常使用“少許”、“若幹”這樣的詞彙,比如烹饪一道澳洲龍蝦,會這樣描述:澳洲大青龍一隻,蔥、生姜、蒜适量,鹽适量,油适量……
然而澳洲大青龍具體多大,蔥、姜、蒜、油、鹽具體多少沒有标準,這樣一來可能造成的結果就是供應商提供大青龍時盡量挑大的送,廚師烹饪時随心所欲地放料,導緻成本居高不下,毛利也不好控制。
現在,餐廳可通過餐鍊設置成本卡,成本卡記錄着菜品的原料、配比、用量及價格,導入成本卡後,系統可以計算出該菜品的理論食材成本和毛利率。
以日盤點為例,餐廳将所有菜品的成本卡結合銷售數據,對比當日盤點算出的實際食材成本,如果實際食材成本高于理論食材成本過多,表明後廚在餐品制作方面損耗嚴重。食材損耗嚴重,很可能是菜品的SOP(标準化操作流程)出了問題。
某海鮮餐廳老闆就曾借助餐鍊系統發現自家的澳洲龍蝦系列菜品,龍蝦的規格出了問題,成本卡規定龍蝦的使用規格是3斤,而供應商送來的大青龍大小不一,與3斤相差甚遠,有時甚至會送來3.5斤的大青龍,後來使用餐鍊電子秤,嚴格控制食材采購成本,一月為餐廳節約了近萬元。
04
小結
不僅僅是海鮮這個細分領域,餐飲行業的每一個賽道都必須做好成本管控,才能穩坐釣魚台。
但成本管控不能挂在牆上、說在嘴上、飄浮在面上,實實在在幫餐企做好這項工作,才是檢驗一家供應鍊服務商産品優劣的最佳途徑。
餐鍊深挖中小餐企管理痛點,在餐飲供應鍊上持續發力,切切實實幫助餐企實現降本增效。
在成本管控方面,你還有什麼好方法,或者使用過什麼工具呢?歡迎評論區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