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一覽衆山小古詩

一覽衆山小古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4 00:56:57

一覽衆山小古詩?中學地理課知道了泰山是“五嶽獨尊”;中學語文課學了《泰山挑夫》和《泰山日出》;還知道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背誦了杜工部“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的名句于是泰山在我心目中是神聖的向往,心想總有一天我會親自去感受它的壯美和高峻,每次想一想都怦然心動,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一覽衆山小古詩?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覽衆山小古詩(一覽衆山小)1

一覽衆山小古詩

中學地理課知道了泰山是“五嶽獨尊”;中學語文課學了《泰山挑夫》和《泰山日出》;還知道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背誦了杜工部“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的名句。于是泰山在我心目中是神聖的向往,心想總有一天我會親自去感受它的壯美和高峻,每次想一想都怦然心動!

2016年春天,那時我還在濟南讀書。在一個周日,我與同班同學邢培順,跟着學哥—-山東師範大學中文系82級的孫激波、劉興順去登泰山。

我和培順是中文系83級學生。他們兩個比我們高一級。因為當時孫激波同學,也就是今天的淄博市張店區政協主席,他在學校創辦了一個“綠原小說社”,他是社長,我被他聘為主編。我們都在一起搞文學,因此關系很密切,甚至比同班還鐵。劉興順家在泰安,我們四人登山就是沾了劉興順的光。登山前一天到興順家住了一宿,帶上興順母親給我們準備的煎餅,買了9瓶啤酒,向泰山進發。

泰山,是中國五嶽之首,古稱“岱宗”,位于山東省中部,海拔1545米,東威滄海,西鎮大河,山勢挺拔,奇峰突兀,是我國第一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載人《自然與文化遺産》名錄的單位。遊覽時請大家注意安全,自覺保持它的清潔。

我們首先來到的是登泰山的起點—岱宗坊。岱宗坊是一座流傳有許多美麗神話的四柱三間式古代牌樓,圓形的脊獸和微微翹起的檐角,增加了坊的流動與飄逸,造型粗犷、簡潔,額題篆書“岱宗坊”三個金色大字。

岱宗坊是泰山的山門,一天門則是天梯的開始。沿登山公路直上到登山盤道,就是紅門宮。登上台階映入眼簾的是四座石坊,前後相連,故有“小坊群”之稱。第一座牌坊為“一天門坊”;其後緊連着就是“孔子登臨處”石坊,此處古藤掩映,典雅端莊。泰山經石峪石刻,其中镌刻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部分經文,是現存摩崖石刻中規模空前的巨制。

我們四人當時都是20多歲小夥子,速度很快,也不知道累。那時候登山也不懂穿登山專業服裝,我們都穿皮鞋,身上背着東西,腳下生風一樣快步攀登。

不一會兒來到了位于泰山中、西兩路交彙處的中天門,也叫二天門,為泰山主峰屏障。登上此處,仰觀岱頂,蓮花峰前危崖萬仞,雲煙橫鎖;南天門形如天阙,門下天梯倒挂,似一條白色彩帶。俯視腳下,中溪山水曲折蜿蜒,奔流而下。中天門石坊旁有巨石仆卧如虎,因名伏虎石,石壁上有大篆“虎”字,古樸雄健。接着來到位于中天門上的雲步橋,因石橋飛架在雲霧缭繞的斷崖之上,人行至此如在雲中漫步,故名。雲橋高懸如虹,百丈崖瀑布似白練傾瀉而下,是為“雲橋飛瀑”,乃泰山十大自然景觀之一。

一路上我們欣賞着風景,看到那些挑夫們挑着那麼沉重的擔子艱難而行,他們用粗大的扁擔,挑着、飲料、方便面等,慢慢的向上移動着自己的身體,偶爾發出輕聲的呻吟。想想《挑山工》這篇課文,此時才對他們有深刻的體會。他們是在用身體扛着自己一家的生活,真切感受到他們那種堅韌不拔的精神。

很快我們就要登泰山的十八盤。泰山有3個十八盤之說,自開山至龍門為“慢十八”,再至升仙坊為“不緊不慢又十八”,又至南天門為“緊十八”,共計1630餘階。“緊十八”西崖有巨岩懸空,側影佛頭側枕,高鼻秃頂,慈顔微笑,名迎客佛。

繼續前行,我們登上山頂,來到坐落在登山盤道的盡處的“南天門”,它又名“三天門”。門分兩層,下為拱形門洞,上為閣樓,名摩雲閣。此處兩峰雄峙東西,天門扼隘口而立,險中出奇,氣度非凡。

進了南天門再上兩層台階就是天街,在長約千米的天街上布滿了賓館、飯店、商鋪,自古以來就似懸在天上的一條街市。這便到了天街。天街位于泰山海拔1250米的高空中,天街不光冷,小吃也特别多。泰山的小吃很有特色,如小米煎餅,這裡的小米煎餅雙酸雙薄,又加了大蔥、甜面醬、煎雞蛋,用十裡飄香這個詞來形容再适合不過了。天街的第三大特點就是――石碑特别多。天街上石碑比泰山其它地方的石碑多5倍多。天街最著名的石碑位于天街中部,這個石碑上面雕刻着十一個大字:“泰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産”這個石碑是1987年11月19日雕刻的。這個石碑表明了泰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産之一。但是中國隻有4處(2001年前),泰山是其中第三個命名的。

在這裡,我突然想起郭沫若先生的詩歌《天上的街市》,感覺這裡和詩中的意境很契合。同時也深化了對那首詩的理解。

再往上走,大家就到了主峰部位。主峰的東側有一個觀日石。在原來,傳說古人因為爬山時很多人看不到日出,人們齊心協力從山上搬來一塊大石頭,大家把它放在觀日點,人們站着或者坐在上面,就看到了日出。

現在,為了看到日出,人們夜裡三點就來爬泰山或提前住在山頂上,這是為了等待看日出。主峰的西側有一塊石碑,上面雕刻着四個鮮紅的大字:“五嶽獨尊”,這四個大字時古代文學家孟子(孟轲)說出的,意思是:“五嶽之中,排名榜首”。從古至今,這四個字成了千古佳 來到泰山面前,站在迎客松下,隐隐約約可以看到十八盤。因為古人說:“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十八盤的台階共1594級。高約400多米,可以說是泰山的“脊梁”。如果你從下面的中天門順着十八盤一直登上南天門,你就會感覺到小腿肚子一直在不停的打哆嗦,這是因為十八盤很陡。

因為我們是白天來的,看日出的事情就與我們無緣了,隻能留下個念想,日後補課了。

再往上走,就到了泰山的最高點――玉皇頂。從玉皇頂的觀望台往下走,就看到了泰山的全景。正如大詩人杜甫在《望嶽》一詩中所講:“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曉”。

在玉皇頂東側的日觀峰上,有一巨石向北斜上橫出,名為“拱北石”,因其形猶如起身探海,故又名“探海石”。

石長6.5米,是泰山标志之一,也是登岱觀日出的好地方。古人有“才聽天雞報曉聲,扶桑旭日已初明。蒼茫海氣連雲動,石上遊人别有情”的詩句。

有雅興的遊人可攀石而上,或觀日出奇觀,或賞彩雲飛渡,趣味無窮。

我們師兄弟四人爬上拱北石,在上面極目四望,心潮澎湃,很有一番“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之感。我們請人幫忙拍下四人在拱北石上的照片,“其喜洋洋者矣”!

從巨石上下來,我們喝了啤酒,吃了煎餅,美餐一頓,吃飽喝足之後開始下山。

途經一處,正好可以看到扇子崖,有位長者,給我們講了一個美麗的傳說。

相傳明朝萬曆年間,泰安教場後街住着一家姓王的。王家無房無地,靠兒子王小上山打柴過日子。有一年春天,王小到泰山西路打柴,回來時路過一個石站崖,上面挺平坦,王小又渴又累,很想在這裡睡一覺。他一躺下很快就睡着了。睡夢中,有個白胡子老頭來驚動他:

“王小,王小,你幹麼不到屋裡去睡?”

“俺沒屋呢!”

“你不會蓋嗎?”

“俺沒錢哩!”

“你會有錢的,我的勤勞的孩子!”老頭指着石崖說:“你瞧!這石站崖下頭有一棵草,這不是一般的草,是一棵寶草。這草底下有個石縫兒,石縫裡有金銀财寶,你拿去蓋屋吧!以後咱好做個鄰居……”

王小醒來才知道是個夢。不過,他還是按老頭兒指引的方向來到了石崖下。他發現這石站崖形狀奇特,好象一把扇子,扇子把兒上長着一棵草。他想:這莫非就是那棵寶草?他伸手一捋,一串白花花的銀子淌了一手。他害怕人家看見,就連忙把草摁進了石縫,離開了山崖。沒走多遠,他回頭一看:隻見一張紅紙飄忽飄忽從扇子崖上刮來。他接過來一看,原來是一張柬帖,上頭寫着八個金光大字:原始天尊,十大弟子。

回到家裡王小把這事告訴了二位老人,老人說這是原始天尊顯靈,咱蓋屋是小事,趕快在扇子崖上修築廟宇以謝天恩吧。不久,王家就在扇子崖上修起了山廟,塑起了原始天尊十大弟子神像。後來,王小又到扇子崖拔了拔寶草,弄回來更多的銀兩,蓋起了四合套宅院,買了幾十畝良田。從此,他不再上山打柴,過上了榮華富貴的日子。這會兒他想,這棵寶草說麼也不能讓别人知道,要是别人知道了弄了去自己還享什麼清福?他就把這棵草拔掉,順手捋了棵白蒿堵住了石縫兒。打那,這石縫裡就再也淌不出白花花的銀子了。

聽了這個故事,我們對扇子崖充滿了遐想,我們約定找個合适的時間,登扇子崖,與它親密接觸。

我們四人高高興興,一路小跑,一路歌聲,很快就下山了。

我又想起那句“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句,深深體味到泰山之雄偉壯觀。我們應該學會用超然物外的神态看待萬事,無欲而剛,知足常樂,遇事泰然處之,用平和的心态工作、學習、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做真實的自己,才是這次泰山之旅的最大收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