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ai技術在英語教學上的應用

ai技術在英語教學上的應用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4 01:12:49

最近科大訊飛還推出了一個小玩意叫科大訊飛英語通,和小米去年推出的小愛老師是同一類工具。

在大衆印象中,提到科大訊飛一般會想到兩個關鍵詞,第一是「語音識别」,第二是「AI」。比如很多大型會議會使用科大訊飛的技術做字幕同步。

科大訊飛也出過一些硬件産品,比較多的是翻譯機和錄音筆等,前段時間還推出了世界首款采用彩色電子墨水屏的電子書閱讀器。

ai技術在英語教學上的應用(有了AI掌上英語學習機能變得更智能)1

回到科大訊飛英語通,實際上這個産品底層上采用了 Android 系統,通過系統設置可以看到是 Android 8.1,科大訊飛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深度定制,做了一個界面類似功能機的掌上英語學習機。

根據官方的介紹,這台學習機的一個核心功能就是 AI 功能。

ai技術在英語教學上的應用(有了AI掌上英語學習機能變得更智能)2

科大訊飛英語通的界面分為兩屏,第一屏分為 AI 對話實戰、背單詞、智能寫作、查詞翻譯、我的題集和音标訓練幾個模塊。

第二屏則側重課堂學習,包括課文、單詞、練習、聽說模拟、讀寫模拟。教材也可以選擇從一年級到高三不同時期版本。

可以看到除了「AI」和「智能」這樣的詞語外,從功能劃分上講,并沒有跳脫出以往的掌上學習機範疇。

ai技術在英語教學上的應用(有了AI掌上英語學習機能變得更智能)3

當然我也可以理解,從小到大我們學習英語的過程都非常模式化,就是應對各種考試,而考試的題型也無非是選擇題、完形填空、閱讀理解等傳統題型,專題專練是沒什麼問題的。

不過我更想看的是,在 AI、在網絡資源的加持下,這種産品能不能帶來一些不太一樣的體驗。

ai技術在英語教學上的應用(有了AI掌上英語學習機能變得更智能)4

首先我想說的是,那個 AI 對話訓練還在初級階段,你可以用一些不同的表達方式,但總體你無法改變任何對話的意思。比如有一個場景是系統給你「打電話」讓你教它數學,你可以說「Sure」、「Certainly」、「No Problem」等等,但你不能表達不願意的意思,否則對話就無法進行下去。而這個模拟場景叫「打電話」,并不是「教數學」。

總體而言,你可以做一些基礎練習或者題目,但稍微複雜一丢丢的對話就沒戲了,最靠譜的還是用來記單詞。

ai技術在英語教學上的應用(有了AI掌上英語學習機能變得更智能)5

說到 AI,最近也有一個叫做 DeepL 的翻譯工具比較火,主打的就是 AI 翻譯,聲稱在語義理解上比目前的谷歌翻譯和必應翻譯等常見工具都要更具優勢,而不少人苦谷歌久矣,那些前言不搭後語甚至意思與原文完全相反的很多翻譯就出自谷歌之手。

要想體現真實的翻譯效果,最好的例子不是英語試卷上的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而是像 Twitter 這種充滿了口語化和網絡用語甚至還包括一些較小衆的地方俚語,相比工工整整的書面語,翻譯難度更高,卻更加常見。

ai技術在英語教學上的應用(有了AI掌上英語學習機能變得更智能)6

這裡選了前兩天歌手 Lady Gaga 的一條推特,本身沒有任何有難度的單詞,基本上學過幾年英語的都能看懂。理解意思不難,但怎們将翻譯成的中文表達的更符合中文的習慣卻不是那麼容易。

ai技術在英語教學上的應用(有了AI掌上英語學習機能變得更智能)7

用推特自帶的 Google 翻譯發現還是出現了比較明顯的翻車現象,Gaga 這麼一個老是強調「Be Kind」的人,Google 直接把人家的核心态度給整沒了,整句下來就沒了中心内容。

ai技術在英語教學上的應用(有了AI掌上英語學習機能變得更智能)8

DeepL 号稱強大的 AI 加成也出現了較為明顯的錯誤,不僅「沒有生病的人」重複翻譯了兩次,而且整個語感也不是很好,但至少核心态度還在。

ai技術在英語教學上的應用(有了AI掌上英語學習機能變得更智能)9

用科大訊飛英語通翻譯這段的時候出現了一點問題,就是不好将一段話完整的複制産品中去,雖然采用了 Android 系統但是并不支持第三方 App 安裝,内置的訊飛輸入法也是精簡版,無法找到和手機或者電腦互通的方法。

所以我采用了最原始的手打方法,從實際翻譯效果來看科大訊飛的翻譯的确可以說在意思和中文語法表達上都比另外兩個要更好一些。隻是各位都把最後一句翻譯成了「我愛你的世界」有點錯誤。

ai技術在英語教學上的應用(有了AI掌上英語學習機能變得更智能)10

後來我還找到了一個可以避免的手打的辦法,那就是「寫作文」,通過攝像頭拍照可以直接識别英語,雖然這個攝像頭的效果比起手機有點堪憂,一定要在光線良好的情況下使用,不過識别的準确性相當不錯。識别之後還能全選翻譯成中文(但卻不能複制文字)。

略顯奇怪的是,盡管是同一段文字,但作文裡的翻譯和直接使用「英漢互譯」功能模塊出現了不一樣的表達,比如原先「我們在一起」在這裡翻譯成了「我們是一條船上的」,部分語序也不太相同,但總體來看效果還是大大優于 Google 翻譯,并領先 DeepL。

雖然孤例不代表平均水平,但我确實想說,在翻譯了十來段英文後,個人 DeepL 和科大訊飛從實際體驗上來說,确實要比 Google 英譯中的效果領先很多,Google 對于英文的處理能力很強,但是在「英譯中」這一點上,Google 強大的神經網絡和機器學習能力可能并沒有多少參與,至少從實際體驗上感覺不到。

至于 DeepL 和科大訊飛誰更領先,這我暫時還不好下判斷,畢竟兩者作為工具的用途和場景還是有所區别,可能更大量的,成百上千個例子。

ai技術在英語教學上的應用(有了AI掌上英語學習機能變得更智能)11

▲ 語音鍵

另外,我最好奇的一點是,現在 AI 能不能幫助我們識别不同口音的英語。因為比如說你到美國去旅行需要求助,未必就能碰到字正腔圓的白人,如果碰到黑人、印度人等,你可能聽十遍也才能聽懂幾個單詞。

這裡講下美國的口音區别,根據我找到的資料,美國人并沒有所謂絕對意義上的「普通話」,标準口音其實就是播音員的口音,也是外國人最容易聽懂的口音。

另外美國各個州的口音也有挺大區别,比如東部混雜着更多英音,而南部經濟和文化相比北部都不是很發達,南方口音的特點是拖長音和連讀,以及愛用鼻音,這種口音經常被北方人嘲笑,比如阿拉巴馬州就比較典型。

ai技術在英語教學上的應用(有了AI掌上英語學習機能變得更智能)12

實際上接近播音口音的幾個州是在中西部,比如愛荷華州、内斯布拉加州、伊利諾斯州和附近像俄亥俄州等地區。而紐約因為是大都市則是個大雜燴,并且收入不均也很明顯,比如曼哈頓區的收入高于布魯克林區和皇後區,而口音和受教育程度呈正相關,所以紐約的口音也是魚龍混雜,布魯克林區因為很多意大利和猶太移民,口音就非常難懂。

至于黑人、印度人、華人、韓國人、東歐人等等也是有自成一派的口音。比如我最近在 Netflix 看的電視劇《金家便利店》,主角就是一家韓國人,兩位老人家「阿爸」和「阿媽」韓國口音比較重,而兩個孩子則很「ABC」的感覺。

遺憾的是,目前來看,僅僅是英語學習機這種品類還無法識别帶有口音的英語,要想識别更多口音的英語,還需要更加專業的翻譯機。

ai技術在英語教學上的應用(有了AI掌上英語學習機能變得更智能)13

科大訊飛英語通的問題主要還是在軟件層面,它目前太孤立了,内置的仍然是教材和情景模拟這種傳統的東西,缺少直面更廣闊的英語世界入口。在這裡也提一些建議,第一是系統内不同功能模塊之間的内容要能夠複制,至少能夠通過訊飛輸入法,把已有的内容快速輸入到不同的功能模塊中。第二是要和手機、電腦等産品相通,當我們看到一段英文時能夠将其快速的輸入英語通中。

ai技術在英語教學上的應用(有了AI掌上英語學習機能變得更智能)14

在我看來,這款産品對于初中以後的學生群體算是聊勝于無,因為傳統的教育模式是很難被打破的,與其寄望于一個電子工具,不如請一個私教老師一對一輔導的效果會更好一些。

如果年紀比較小正處于小學階段,又比較聽話的話倒是可以試試,但總體上還是老師的上課效果和孩子的興趣決定着成績。

反而是結束了學生生涯,進入了職場的人倒是可以更多試試此類工具,因為學習這事面臨的最大障礙是如何保持注意力。

ai技術在英語教學上的應用(有了AI掌上英語學習機能變得更智能)15

▲Photo by Cytonn Photography on Unsplash

很多人覺得如今的電腦和手機簡直不要太方便,随時能打開多種不同的翻譯工具「貨比三家」,獲取信息不僅極為簡單還幾乎沒有限制,何必使用這麼一個掌上學習機來翻譯。

說得沒錯,但是也可以從不同的思路來看,電腦和手機更多的還是作為一個娛樂或者辦公更具,而非一個學習工具,幾乎任何說出「用電腦學習」的人都是在為「玩電腦」找借口。

就像 Kindle 閱讀效果相比 iPad 實在是爛很多,但勝在簡單純粹,你可以半強迫式讓自己沉浸于某種狀态中,或者是閱讀,或者是學習。

ai技術在英語教學上的應用(有了AI掌上英語學習機能變得更智能)16

▲Photo by Green Chameleon on Unsplash 上

其實我個人也經常在手機上下一些像是扇貝單詞,百詞斬等應用,但每每用手機的時候注意力還是會被社交網絡和視頻網站奪走。同樣閱讀也是,能拿出一兩個小時進行閱讀,就必須找到一些強迫自己的方式。

雖然我覺得科大訊飛這個英語通作為一個産品還比較初級,作為工具完全沒有手機強大,但你可以嘗試通過它來強迫自己養成一個學習的習慣,正好現在越來越多的手機開始有了不同的專注模式,如果能借此培養一點「玩手機」之外的愛好,那就是極好的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