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見微知著書簡介

見微知著書簡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18 12:29:57

二十四節氣定非遺 中國對人類貢獻時間開始 日常用詞亦藏時長

“微”5天 “著”15天

“見微知著”來源于此

見微知著書簡介(微5天)1

法制晚報訊(記者 杜雯雯)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二十四節氣”,是古代随季節變化制訂的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從立春到清明,夏至到白露,霜降到大寒,每一個節氣的命名生動又飽含寓意。

2016年11月30日,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二十四節氣”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成為繼昆曲、古琴、京劇、書法、珠算等項目之後,第31個列入該名錄的項目。

近日,著名詩人、學者餘世存帶着他的新作《時間之書:餘世存說二十四節氣》即将與讀者見面。在法晚記者對餘世存的訪談中,他向我們分享了在研究二十四節氣時體悟到天文時間與人文時間的統一,也感歎現代人的生活被“綁架”,喪失了自我的時間感,并認為節氣背後的中國傳統文化能夠更好地幫助都市生活中的人喚醒自我時間的意識,超脫對物質的依賴,回到自身。

中國人都知道或聽說過節氣,但卻不知道具體是怎麼一回事

餘世存的形象很符合大衆對60後知識分子的印象:一件深灰色的圓領毛衣整潔又簡約,金屬邊框的方形眼鏡,襯搭着兩鬓已有些變白的短發顯得人很精神,訪談中,他邏輯清晰善于引經據典,但語氣腼腆儒雅并不咄咄逼人。

餘世存說,中國人都知道或聽說過節氣,但卻不知道具體是怎麼一回事,“我們不知道節氣時間的曆史、習俗,也不知道節氣跟我們自身的關系,更不知道節氣時間對人類的要求。”

餘世存認為,這種現象的形成,是因為傳統文化中的這些學問在現代的知識體系中是被回避、漠視的一部分。餘世存打趣地說道,他曾問過一個著名的曆史學家,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二十四節氣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對方的回答是:不知道。

《時間之書》中飽含的信息量很大,涉及天文、地理、農學、生物學等,僅古典詩詞就有上百首,書的内容雖是介紹節氣時間的,但裡面卻有非常多的抒情部分。餘世存向法晚記者介紹道,“這是一本講節氣與個人社會關系的書,節氣就是我們中國人的存在與時間。”

寫這本書,餘世存用了一整年的時間。起初,他給一本雜志寫關于節氣的專欄文章,每月專注地寫當月的兩個節氣,把所有能夠查閱的資料找到,繼而成稿。他自己坦言,随着研究的深入,他越寫越覺得心生敬畏,原因是他發現天文時間跟人文時間是相一緻的,天文時間是對人文世界的提醒、暗示或示範。

“比如清明節氣,君子以議德行,我在結尾裡寫道,‘人生或日常生活能否清明,一個人是否是一個幹淨的人?就像清明節名稱本身提示的境界,在清明節期間,值得我們扪心自問’。”

餘世存告訴記者,在寫作時,他曾查閱了大量的相關資料,但很難說誰是節氣專家,各自的研究都是相對分散的,但研究節氣的過程中經常有一些小細節令他感到驚喜,“我前段時間問過一位比較知名的天文學家,微小的微代表幾天?他說不知道。我自己也是從一本特别專業的天文考古書發現的,微代表5天,著代表15天,‘見微知著’來源于此!”

在餘世存看來,寫二十四節氣不同于以往的寫作,整個寫作過程很愉悅很過瘾。做出版業的太太是他的第一位讀者,創作到某一個結束階段時,他便請太太品讀。餘世存說,關于二十四節氣的寫作得到太太的認可。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中國對人類貢獻的時間開始了

前不久,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對于二十四節氣的申遺成功,餘世存認為,很大程度上緣于節氣不同于其他傳統文化中的事物,直到現在的生活,節氣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餘世存介紹,全球各個文明其實對于一年的劃分标準是不盡相同的,印度文明包括我國西南地區的部分少數民族,會把一年分成三份,赤道附近南北極附近的文明中一年分成了兩份,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于一年的劃分有24份、52份、64份和72份,但在這些劃分中,二十四節氣的時間安排是最為合理的。

“節氣是關于時間的文化,不僅隻是遺産,它也是‘舊邦新命’的生活和文明模式。遺憾的是,大多數中國人不僅日用而不知,而且很多人也淡忘了節氣之于文明的本體意義。”

餘世存認為,節氣是鮮活的存在,它不隻屬于“地方性知識”,不僅隻與民衆的生活世界有關,也跟全球的時間演變有關,跟文明、跟所有人的時空感相關。

在餘世存看來,節氣時間已經超越傳統農耕生活,進入到現代大都會生活,讓人在節氣時間中認識自我、獲得安頓。“現代化以來的幾代中國人都希望中國應當對于人類文化有較大的貢獻,中國對人類的貢獻是不符合它的人口比重的,我個人相信,從節氣時間開始,中國對人類貢獻的時間開始了。”餘世存如是說。

近來,餘世存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是“二十四個節氣中最喜歡哪一個?”這位文雅的作者給出了一些有趣的答案:驚蟄、大雪、冬至。他給出了自己的解釋:“有一種美學的東西在裡面,比如驚蟄,從天和地的角度,雷在其中,雷震動了冬眠的小動物,把大家都驚起來,就像賽場上起跑前的命令一樣。”大雪也是餘世存喜歡的節氣之一,原因是大雪背後有“讓大家抱團取暖、希望人與人之間團結合作”的含義。

傳統文化裡有很多開放的、跟自然互動緊密的東西

從寫易經到現在寫二十四節氣,餘世存這幾年對時間這個話題興趣越來越大,“時間感”是他在訪談中提及頻率最高的詞彙之一。

令餘世存感到焦慮的狀态之一,是現代人喪失了時間感,大多數人過的都是“圈子時間”、“同齡人時間”、“網絡時間”。“比如同齡人中有人買房了,我們就把買房也納入自己的人生時間日程中,但我們的時間感中很少有自然時間在我們身上複蘇,比如對天氣的感應。”餘世存說。

在他看來,在過去,人的身體對自然時間的感知是很敏銳的,比如有風濕的人會時常提前感知到什麼時候會下雨,但現代人對這樣的感知敏銳度降低了。

餘世存将此解釋為“現代人在都市生活中,對時間有超越。”這種對時間的超越,在他看來,是一把雙刃劍,都市生活時間是混沌的狀态,人們被城市時間裹挾,早上不願意醒來,生物鐘也被打亂。

被現代的生活時間“綁架”,在餘世存看來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4年前,他曾在國内一個著名的演講平台上談及過這樣的議題,談“被耽誤的人生歲月”,其中一段很符合他對于時間感的認識:“人生一旦被耽誤了,不僅僅是你趕不上趟了,而且是心智蒙昧、人種退化。我們經常說,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但我們因為拜金主義、因為功利、因為受外界的不良影響而停止了人生的精進之路,那我們可以說自己就是沒有進步,隻有退化。”

如何打破這種超越,回到自身時間,是餘世存最為重視的:“我覺得一個人的成熟,意味着他發現了自己的生命時間,發現了自己的生物鐘,不應該順應着外面的東西來,如果你自己的生物鐘能調整好,無論在哪裡生活都很愉快。但我們如果太順應着時代走,就會發現自己的時間被耽誤了,生命質量也就沒那麼高。”

餘世存說,希望自己對于二十四節氣的研究能夠讓每個人調整、确定好自己的時間,從而創造出真正屬于自己的人生幸福和意義。

“時間意識的喚醒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我常常對身邊的年輕人講,你不要管那麼多你的同學、同齡人的看法,也不要被社會氛圍的風向所感染,盲目地跟随他人的工作腳步,要找到自己的時間感,在畢業後的三五年内,給自己遊學的時間,在解決溫飽的基礎上盡可能去遊學,三五年過去,肯定比同齡人收獲更多積累更多。”

在談及希望讀者從書中的收獲和感悟時,餘世存坦言,希望讀者閱讀完,能收獲對時間的認知,更快地回到自己的時間。“活着做自己的主人比較好,超脫對物質的依賴,回到自身,通過節氣來了解傳統文化的品質和特點,也是一個重新認知中國文化的機會,”同時,餘世存還談道,“這本書也是對前幾年國學文化熱和傳統文化熱的校正,這幾年讀經熱傳統文化熱把儒家的經典當成太重要的部分,忽略了中國文化的自然哲學基礎。這本《時間之書》可以讓大家了解到,傳統文化裡不全是陰森、嚴肅的東西,還有很多開放的、跟自然互動很緊密的東西。這些年我緻力于回答中國文化究竟是什麼,這本書也算是答案之一。”

文并攝/記者 杜雯雯

制圖/廖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