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螞蟻搬家要下雨什麼道理

螞蟻搬家要下雨什麼道理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7 04:01:08

“螞蟻搬家蛇過道,大雨不久要來到。”

小學語文課本裡的這句話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但近日,學生家長洪廣玉發微博質疑這句話的科學性,并稱,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材中這句有關“螞蟻搬家”的語句有誤,螞蟻怎麼能測算出雨多大會淹了窩呢?

對此,5月21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宣傳部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會把這位家長的質疑發給編輯室老師進行研判。

學生家長發微博質疑:“螞蟻搬家要下雨”,科學嗎?

洪廣玉告訴澎湃新聞,前幾日,正在讀一年級的孩子在家中背誦語文課。他聽到孩子背誦“螞蟻搬家蛇過道,大雨不久要來到”這句時,覺得不對勁,後來查閱課本發現這句話出自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本。

洪廣玉說,自己此前做過科普相關工作,“明顯知道這句話不對,螞蟻怎麼可能測算出雨多大會淹沒了窩?如果螞蟻有這個能力且害怕被淹,那麼應該是直接将窩建在淹不到的地方。”

洪廣玉回憶此前在老家觀察螞蟻的經曆。“我小時候住的是瓦房,每天都可以在走廊和屋檐下看螞蟻。螞蟻随時都可能在搬家,跟是否下雨沒有關系。”

5月19日,洪廣玉将質疑發在個人微博上,稱:“今天看孩子語文課本,發現有一處錯誤的知識——螞蟻搬家跟下雨沒關系,可能是種群擴大等原因,螞蟻并沒有測算雨下多大或淹到哪裡的能力,如果螞蟻有這個智商,那應該直接就把窩選在雨水淹不到的地方。”

螞蟻搬家要下雨什麼道理(螞蟻搬家要下雨)1

洪廣玉發微博質疑 截圖

洪廣玉建議,中小學課本編寫時要請專業人士進行科學性把關。

澎湃新聞查閱發現,洪廣玉提到的課文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79頁“日積月累”,全文内容是“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有雨山戴帽,無雨半山腰。早晨下雨當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螞蟻搬家蛇過道,大雨不久要來到。”

針對洪廣玉的質疑,5月21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宣傳部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編輯室老師将對此内容進行研判。

專家:螞蟻搬家和降雨關聯度不高

“螞蟻搬家蛇過道,大雨不久要來到”,這句俗語究竟有無科學依據呢?

《螞蟻之美》一書的作者、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客座研究人員冉浩告訴澎湃新聞,螞蟻搬家的原因很多。“誘發螞蟻經常性遷移的原因可能跟它的生活環境發生變化有關系,寄生蟲或天敵的侵擾、食物資源的改變等,也都有可能引起巢穴的遷移。”且有些螞蟻本身就具有周期性遷移的習性,所以螞蟻搬家和降雨之間的關聯度并不高。

冉浩認為,“螞蟻搬家要下雨”沒有實驗證據支持,從生物學的角度上看,該說法是值得商榷的。

20日,北京市氣象台高級工程師張明英告訴澎湃新聞,“螞蟻搬家蛇過道,大雨不久要來到”是沒有經過統計和驗證的規律,但民間有此類說法。“有時候大雨來了,在一些相對低窪的地區,雨水容易淹到巢穴裡去,但并不是說所有大雨來臨之前都有螞蟻搬家,也不是螞蟻搬家一定有大雨。”

張明英說,天氣諺語都是長期經驗的總結,有一些有科學依據,但大部分是實踐經驗的累積,沒有嚴格的科學論證。民間還有很多這樣的諺語,例如“天上魚鱗斑,曬谷不用翻。”他認為,該說法如果作為科學教材當然不可取,但作為生活上的借鑒也無妨。

澎湃新聞此前報道,部編小學語文教材“月兒彎彎挂藍天”被網友指出不合理,認為夜晚不會有藍天,應改為挂星空。2018年10月25日,“部編本”中小學語文教科書總主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溫儒敏在其個人微博回應稱,“這是詩歌文學性表達,不能拿常理去死摳。”

(原标題:家長質疑教材“螞蟻搬家要下雨”不科學,出版社:将研判)

來源:澎湃新聞 記者:喻琰

流程編輯:u02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