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關節脫位特有的體征

關節脫位特有的體征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1 03:24:16

關節脫位特有的體征(我們身上最容易脫位的關節)1

颞下颌關節脫位,颞下颌關節盤前移位的病因不明,許多學者認為與損傷有關。關節外傷如車禍、受到外力的打擊以及下颌過度牽拉等,可使髁突移位,關節盤附着及韌帶被拉長或撕裂,導緻關節盤移位。

關節長期承受異常壓力,如磨牙症、緊咬牙、偏側咀嚼、經常進食硬物等,造成關節負荷過重,從而産生關節盤移位或關節表面損傷。 關節結構表面不平使關節盤的運動受阻或産生摩擦,當開口運動時,關節盤不能自如地向後旋轉,而始終位于髁突的前上方,使關節盤後韌帶拉長,出現關節盤前移位以及關節彈響。

精神緊張可導緻翼外肌痙攣,開口運動時關節盤拉向前方,出現關節盤前移位。牙合關系紊亂、後牙缺失、髁突發育異常以及骨關節病等也與關節盤前移位有關。

打呵欠、唱歌、大笑、嘔吐、長大口進食等可使髁突過度前移,出現關節半脫位;當大張口時,下颌颏部或下颌受外傷也可引起關節半脫位;牙合因素如幹擾、深覆牙合以及颌間垂直距離變短,張口時可使關節韌帶拉長、關節囊松弛導緻脫位;結節平坦或關節窩淺等可出現習慣性大張口或複發性關節半脫位;家族遺傳性關節囊松弛,心理因素以及服用某些藥物等也可導緻關節半脫位。

骶髂關節半脫位,為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損傷。多因姿勢不正,肌肉平衡失調,軀幹突然扭轉的外力強加于骶髂關節而發病。部分病例可無明顯外傷史,即感一側下腰部疼痛,活動受限制,行走困難,常以急性風濕症就診。本病首次發作,多因無意中扭腰而得,可由于咳嗽、噴嚏、提鞋、系帶或彎腰取物等動作,引起本病的複發。

骶髂關節,是由骶骨上三個椎體膨大部後外側凹凸不平的耳狀面,與髂骨前内測凸凹不平的耳狀面相互交錯嵌合構成滑膜關節。該關節是脊柱與下肢連接的樞紐,具有一定彈性,為力量傳遞的緩沖部位,也是構成骨盆後弓的主要組成部分。

骶髂骨表面粗糙,有長短不等的堅強韌帶附着,使骶髂關節更加穩定。骶髂關節在生理上可沿橫軸作輕微的前後轉動(故又稱微動關節)。女性骶髂關節的活動範圍較男性為大,故女性發生半脫位機會較多。凡超越生理範圍的扭轉,均可導緻骶髂關節部筋傷骨錯,而出現一系列的臨床症狀與體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