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非遺傳承小劇種

非遺傳承小劇種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6 13:19:29

随着鼓點有節奏地響起,扮相精美的“角兒”登台上演,唱腔高亢婉轉,将觀衆帶入南路絲弦的精彩世界……這是日前在河北省邢台市任澤區駱三村“送戲下鄉”現場的一幕。

南路絲弦起源于明朝萬曆年,古稱“弦索腔”,在冀南、豫北等地民間流傳,至今已有四百餘年曆史。2021年,南路絲弦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61歲的陳秀枝是邢台市任澤區駱莊鄉東盟台村人,是任澤區南路絲弦劇團負責人,也是河北省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陳秀枝出生在南路絲弦演出世家,她唱過青衣、閨門旦、武旦,扮相出衆,唱腔高昂,被譽為南路絲弦“一杆旗”。

陳秀枝介紹,南路絲弦唱腔為曲牌體,闆式豐富多彩。南路絲弦曲調婉轉高昂,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哼哼”之稱,沒有幾年的苦功夫,難上舞台。

非遺傳承小劇種(聽非遺講故事南路絲弦)1

邢台市任澤區南路絲弦劇團團員在教小朋友表演。(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表演形式上,南路絲弦中須生的“展功”“髯口功”,花臉的“獠牙功”,小生的“翎子功”獨具特色。旦角表演華美細膩,生門演唱火爆熱烈,而武生也都是真功夫。

任澤區南路絲弦劇團常演的劇目有一百多部,其中代表劇目《訪昆山》已被中國國家圖書館收藏。

“以前是出門找‘戲’,現在電話邀約越來越多。”陳秀枝說,忙的時候,劇團一年演出約300場次,一出門就是大半年。

近期,任澤區開展了“送戲下鄉”“非遺進校園”活動。南路絲弦劇團走村串鄉,将戲台子搭在村民家門口,讓群衆近距離感受非遺文化。

“沒想到有這麼多人來看戲,作為絲弦人,我很振奮。”陳秀枝說,觀衆以前是“清一色的老年人”,現在年輕人越來越多了。

絲弦青年表演人才少,是傳承面臨的一大難題。讓陳秀枝欣慰的是,兒子王利華跟着劇團走南闖北,如今是樂隊總指揮。

今年39歲的王利華,從小耳濡目染,對絲弦藝術有着濃厚的興趣。王利華介紹,劇團正着手将經典劇目的劇本和曲譜著書成冊,絲弦劇種來自民間,之前靠口傳心授,沒有形成文字材料,有的優秀劇目和技藝失傳了。

從2017年開始,王利華根據自身知識積累,并向前輩請教,已陸續整理了幾部劇目,同時,他們還在繼續搜集有代表性的資料,以便完善這些劇目。

“絲弦是古老劇種,但不能故步自封,要繼承傳統但不拘泥于傳統。”王利華表示,“今後,我們将吸納戲院學生進行重點培養,讓這項傳統藝術代代有傳承。”(記者:白明山)

來源: 新華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