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 魏書 武帝紀》曾曰:太祖(曹操)運籌帷幄,謀劃演練,鞭撻宇内,運用申不害、商鞅的法度,完備韓信、白起的奇謀妙策,根據他人的所長授予官職,任用人才。不按常情任用人才,謀劃計策,不念舊惡(指張繡,張繡與曹操有殺子之仇,後在官渡之戰前聽賈诩之言投了曹操)。最後能夠從大局駕馭國務,完成豐功偉業的人。那恰恰是因為他的高明的謀略最為優秀。也可以說是非常之人,超過當世的英傑。
曹操畫像
這還真不完全是魏國的史官彩虹屁,起碼百分之80以上跟真實的曹操是極度吻合的。
所謂英雄不問出處,曹操原本應該很不受人待見。
在東漢後期到魏晉時代,社交網絡不但看出身還要有顔值,曹操這樣的非主流一樣不占,爺爺是宦官,無根男人,跟四世三公、家裡頭世襲士族的家庭沒得比,出身矮一截,無奈曹操長的還身材矮小,完全無玉樹臨風之姿,也沒溫潤如玉之态,哪有上得了台面的資本!
挾天子以令諸侯
但曹操終究是激憤的,他不信邪,是龍是蟲,亂世見分曉。機會很快來了,黃巾起義,敲響了東漢的喪鐘,群雄割據,英雄輩出。天時地利人和的曹操,在公元三世紀的天空下,白手起家,成為戎馬征戰的一方霸主,難能可貴的是,亂世之英雄,文采卓然,為建安文學之領袖,“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讓人讀罷暢快淋漓。
男兒不展風雲志,空負天生八尺軀,要當就當曹操這樣的大丈夫,有四方之志縱橫四海也!
橫槊賦詩
但,可惜可歎,如此曠世之英才,一代雄主,至今談起來,美譽度都比漢獻帝劉協還活得好好的,自己就先等不及稱帝的劉皇叔差了幾個等量級。
對他的稱呼就是“曹賊”、欺世奸主,殘暴嗜血、陰險狡詐之“奸雄”,差評連連。
觀滄海
但其實,各位有所不知,其實很長時間以來,大家對曹操的印象還是不錯的,曹丞相、救世英傑,魏武大帝雲雲,而徹底被黑化,乃是經曆了一個漫長的曆史過程才最終被固話為,“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亂世奸雄,無法洗白。
這一切改變都要從一千七百多年前的東晉說起。
衣冠南渡
西晉是在曹魏政權的基礎上建立的,但西晉是一個短命的王朝,晉武帝司馬炎盡管英明神武,可好日子不幾年,白癡晉惠帝司馬衷上台後,迅速爆發發生了八王之亂,中原大地五胡亂華,十室九空,千裡無人煙,而司馬睿帶領着一幫子士族倉皇衣冠南渡,在長江之左建立了東晉這個偏安一隅的小政權。
北方弱肉強食,經過血腥厮殺,最終鮮卑人拓跋氏建立了魏統一了北方,為了區别曹操的曹魏,史稱北魏。推崇漢化的孝文帝拓跋宏,竟然尊崇漢人曹操為正朔,除了國名一樣,沒一樣相同,為了攀高枝,臉上添金,也就無所謂了。
三國志
這無疑極大地傷害了隔江而治的東晉儒家正宗,中原正朔自稱的統治階級的自尊心。再說了,司馬家和老曹家家仇國恨不共戴天。
于是乎,東晉以及集成東晉一套儒家文化的南朝的文人墨客便竭力诋毀曹操,極力打擊北方遊牧民族妄稱正統的嚣張氣焰。
像南朝劉宋史學家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故意寫道:“太祖少好飛鷹走狗,遊蕩無度,為人佻易無威重,好音樂,倡優在側,常以日達夕,諸将有計畫勝出己者,遂以法誅之。”
京劇 戰宛城 曹操
當然,就說曹操一纨绔子弟,不學無術,罵罵也就算了,到了兩宋,對曹操的厭惡度直接爆表。
如北宋文學家蘇轼在《東坡志林》中曾如此寫道:“塗巷中小兒薄劣,聚坐聽說古話,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頻皺眉,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澤,百世不斬。”
青梅煮酒論英雄塑像
因為北宋很多史學家認為不是大一統國家,領土疆域遠不及唐漢,北邊有契丹建立的大遼,又有後來崛起的女真創立的金國,北又有李元昊建立的西夏,強敵環伺,北宋屢屢交戰,敗多勝少,割地賠款,很讓漢人家唾棄。
宋人看曆史就覺得兩宋,尤其被金國滅了,被迫渡江跟當年東晉一樣偏安一隅苟且偷安的南宋,跟當年劉備的蜀漢很像,同理心,便上綱上線,尊劉備為正統,而北方挾天子以令諸侯、經常欺負劉備的曹操是個大反派。
金滅宋
如果說之前的黑是個别黑,到了兩宋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對曹操的評價迅速全面倒向貶低的一面黑曹操黑到了新高度。
期間,也還是有人覺得曹操還是不錯的,極力辯解。但到了元末明初,又遭到了羅貫中所編撰的老少鹹宜、街頭巷尾流傳甚廣的小說——《三國演義》一擊絕殺,曹操徹底被唾棄翻身無望。
央視版《三國演義》 曹操
以至于現在,大家都以為三國演義是正史。但客觀講,《三國演義》總路線“尊劉貶曹抑孫”是吸收了前代一貫之的平話演繹,如他在前十九回還是比較客觀描述過曹操的性格、成就的,這麼寫,慣性作用罷了。
喜馬拉雅《大力史》文字版,為防剽竊搬到今日頭條,歡迎留言點贊!
轉音頻、洗稿,剽竊者請自重,發現後起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