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光伏漁光互補工程步驟

光伏漁光互補工程步驟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13:28:25

光伏漁光互補工程步驟?【穩健前行開新局】光明日報記者 張蕾,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光伏漁光互補工程步驟?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光伏漁光互補工程步驟(從牧光互補到)1

光伏漁光互補工程步驟

【穩健前行開新局】

光明日報記者 張蕾

光伏不僅能發電,還能養羊——這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簡稱海南州)塔拉灘的神奇之處。

站在國家電投集團黃河上遊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黃河公司)的觀光塔上,塔拉灘生态光伏園盡收眼底。綿延的光伏闆藍到天際線,活脫脫又造就了一個“青海湖”。在一個個光伏闆的“庇護”下,昔日荒灘變成了牧場,兩千多隻羊滿地撒歡,成為當地獨特一景。

荒漠戈壁和高海拔的超長日照,是光伏發電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近年來,青海在海南州共和縣大力推進光伏産業發展,占地609平方公裡的塔拉灘生态光伏園成為目前全球最大的光伏發電基地。

“原來這裡土地沙化嚴重,自打建了電站以後,草長起來可以養羊,收入也提高了。”提起這幾年家鄉的變化,海南州共和縣鐵蓋鄉牧民向占奎感慨。

誠如向占奎所言,有了光伏闆的覆蓋,地表蒸發量大幅度減少,水分留住了,植被也得到逐步恢複。“數據表明,光伏闆的鋪設,使園區内風速降低了近50%,蒸發量降低了30%,非常有利于植被的恢複與生長。”青海黃河光伏維檢有限公司生産技術部副主任宦興勝介紹,清洗面闆的水對草地有一定滋養作用,再加上光伏闆本身的遮蔽性,令土壤涵水能力大大提高,昔日不毛之地換了新顔。

可是,雜草越長越好,就會遮擋光伏闆影響發電效率,還會在冬季存在火災隐患,于是電站就動員周邊村民在這裡養起了“光伏羊”。此外,由村民們承擔清洗光伏組件、割草等工作,也拓寬了他們的收入渠道。

一座電站,能發電,有肉吃,治風沙,濟貧困,解難題……這種牧光互補的模式,不僅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很“美麗”,而且賦予了清潔能源産業更豐富的内涵。

光伏發電雖好,卻存在間歇性、波動性和随機性較大的問題。為此,黃河公司聯手相關科研院所,研發了“水光互補”協調運行控制系統,将光伏發電轉換為安全穩定的優質電源。

距離塔拉灘生态光伏園40多公裡,就是龍羊峽水電站。在這裡,“水光互補”并網光伏電站被看作一台新機組,可以進一步增強水電站的調峰能力。在業界專家看來,“水光互補”模式不僅提高了光伏發電的電能質量,實現了水力和光伏發電快速補償的功能,還解決了光伏發電的安全并網問題,為我國發展清潔能源提供了一種新模式。

在我國還有很多像龍羊峽“水光互補”發電這樣的項目,它們穩步推動技術革新,讓綠色新能源造福于民。“截至2020年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累計裝機9.34億千瓦,約占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的1/3,占國内發電總裝機的42.5%,連續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在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主任、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易躍春看來,我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減污降碳成效顯著,有效改善了當地的生态環境和人居環境,為生态文明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光明日報》( 2021年12月27日04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