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育橋
人的一生漫長又短暫,人人要嘗盡生活的酸甜苦辣,誰也逃不掉,與其自怨自艾,不如淡然處之,不過,仍舊有人能看透人間百味,卻不一定能看透自己。
現在學業壓力巨大,學生小時候就要去各種興趣班,高考時拼盡全力考上一所名校,但是,考上名校就意味着一生幸福嗎?據一份相關數據調查顯示,越是名校的學生,越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甚至最極端的學生會放棄生命。
還記得,一位人大女碩士離世,引起一片熱議,人人羨慕的高學曆才子,為何會如此極端?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人大女碩士離世背後的真實原因
她叫王钰敏,人大碩士生畢業,在一家金融公司上班,按理說,前途一片大好,簡曆精彩,工作高薪,人人羨慕。
但是,由于工作壓力大,經常出錯,情緒波動大,對自己極度否定,平時性格就很内向,沒讓知道她内心承受了多大的痛苦。
突然有一天,王钰敏失蹤了,再發現她的時候,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4歲,正是鮮花怒放的年紀,一切都沒有了。
背後的真實原因,讓人陷入沉思,社會在不斷發展,就業壓力也在不斷膨脹,即使名校畢業,是象牙塔尖的天之驕子,占有一定的優勢,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也都難以面對,因為頭腦豐富,但四肢和心理還是嬌嫩。
能力和學曆不匹配,是大學生普遍的問題,參加工作才發現,學了那麼多道理,卻不知道如何用,用了又不對,工作比考試嚴苛多了,錯了要付出相應的代價,承受不住壓力就離職,沒有一家單位會養一個沒能力的人。
工作的快節奏,和校園的慢節奏生活形成巨大落差,很多大學生不适應,加上職場的人際關系等,都會讓一個大學生崩潰,最終釀成了悲劇。
是社會變了,還是大學生病了?
社會确實在變化,因為時代在前進,所以大學生也要與時俱進,如果還是像過去“兩耳不聞窗外事”的讀書,就成了“讀死書”,一味的追求成績,看似學會了很多知識,實際上,很容易得上“空心病”。
小初高階段,目标簡單唯一,就是要考大學,所有人都關心學生的高考成績,考上的是一所什麼檔次的大學,然而,沒有人告訴他們,要怎麼活出自己,怎麼能找到人生的意義,結果,隻會越學越迷茫。
雖然在學業上有成就感,但内心還是空無一物,不知道活着的意義是什麼,自己又有什麼價值,一旦工作不順,沒有了成就感,瞬間會讓他們内心感到恐慌,深度懷疑自己,陷入這種情緒無法自拔。
他們在學習階段人際關系很好,很在意别人的看法,想要一直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可是工作中的人際關系非常複雜,人人戴着面具生活,他們就更加不知所措,總覺得是自己的錯,不懂社會的生存法則,即使學曆再高,也會敗給自己。
大學生的這種“病”, 并不一定要靠藥物治療,如果在大學期間,做好職業規劃,以及心理準備,就會讓你快速适應,心理承受能力就不會這麼差。
大學期間要如何做職業規劃?
第一步:深入了解本專業
很多同學考上大學後,依舊盲目地學習,本專業到底學什麼,将來能從事哪方面的工作,然後根據行業的薪水、工作強度、未來發展前景,多做幾個備用職業規劃,最後,如果實在找不到對口工作,可以嘗試催生行業, 隻有了解了本專業,才能明确職業目标。
第二步:提前接觸社會
大學業餘時間充足,不要隻盯着學習,可以做一些兼職,了解職場的環境,因為兼職工作比較辛苦,能夠鍛煉人的獨立性,會讓你早一點适應快節奏的生活,心理承受能力會強,直視内心的脆弱,才能戰勝他。
第三步:強大自己的内心
大學生不要因為有高學曆,就過于高估自己,腳踏實地,學會調整情緒,誰的生活都很苦,沒有人活得容易,要勇敢的挑戰自己,面對風雨,你就是你自己的救世主,學會了那麼多道理,就請相信自己能過好這一生。
希望這樣的悲劇不再發生,每一個大學生都應該是無畏的人,不要做思想上的巨人,不用在意别人的看法,隻要自己過得有意義,快樂的一些,靜聽花開花落,坐看雲卷雲舒。
以上就是這期要分享的内容,你對于大學生遇事崩潰這件事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讨論。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如果您對本文感興趣,歡迎轉發、分享、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