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試卷命題質量分析與評價?新京報訊(記者劉洋)提高考試命題質量、分項評價學習過程、規定優秀率……7月26日,作為深化教育評價改革,落實“雙減”政策,促進浙江小學教育高質量發展系列措施之一,浙江省教育廳通過官方公衆号發布《浙江省教育廳關于小學生綜合評價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促進學校切實轉變育人方式,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小學語文試卷命題質量分析與評價?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新京報訊(記者劉洋)提高考試命題質量、分項評價學習過程、規定優秀率……7月26日,作為深化教育評價改革,落實“雙減”政策,促進浙江小學教育高質量發展系列措施之一,浙江省教育廳通過官方公衆号發布《浙江省教育廳關于小學生綜合評價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促進學校切實轉變育人方式,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
改進結果評價 倡導協商式評價
根據指導意見,小學生綜合評價内容包括品德表現、學業水平、運動健康、藝術素養、勞動與實踐五個方面。浙江省将改進結果評價,采用分項等級評價與寫實記錄客觀描述學生各方面的水平與發展。還将加強過程評價,推進表現性評價,在改進紙筆考試的同時,探索推廣實踐性評價,倡導協商式評價,關注學生真實發生的進步,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觀察、記錄和分析。将完善綜合評價,體現學生在認知、情感、社會性和行為表現的典型變化,體現評價内容、評價方法的綜合性和評價結果的綜合運用。
其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納入結果評定,不同年段過程評價在結果評定中的占比由學校自行決定,總體上占比不低于30%,部分學科可以用過程評價代替結果評價。指導意見提出,要關注跨學科學習,推廣聽說實踐、實驗操作、主題演講、情境測試、項目學評、展示述評、角色扮演等形式的表現性評價,通過公開或協商形成評價标準引導學生學習。
記者注意到,此次指導意見還有“民主評議”的部分,在寫實記錄、分項評價、實踐測評的基礎上,采用學生自評、同學互評和教師評議的方式相結合,按一定權重比例合成确定等級。倡導協商式評價,增強學生自我總結、反思、改進的意識,培養自我管理能力。民主評議結果通過綜合報告單告知家長和學生。如開展評優評先,應注重公開、公正和公平。
三方面呈現評價結果
評價結果分為等級呈現、等第比例和綜合報告三方面呈現。首先,采用分項等級、客觀記錄或評語的方式進行評價,指導意見表示,等級表達可以多樣化,體現激勵診斷功能。建議學業水平的等級分四個,其他指标的等級分三個。教師評語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觀察、記錄和分析,客觀體現學生個體的典型表現和發展變化,突出激勵和指導。學校分年級或學段制定等級操作标準,避免簡單地用筆試成績或比例劃分等第。
分項等級評價的等第比例應根據學生達到課标要求的差異和學習激勵的需要來确定。例如,如要進行學科總評,等第比例由學校根據本校實際确定優秀比例,實行總量控制。五、六年級優秀比例不少于40%,做好與初中評價的銜接工作。
綜合報告方面,指導意見表示,各校可參考《小學生發展綜合報告單》基本樣例進行創造性設計與運用,建立學生成長記錄檔案,全面呈現學生發展狀況和努力方向,引導家長樹立科學的質量觀。可建設網絡評價平台,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使學生成長記錄工作操作簡單、便捷有效。
編輯 巫慧
校對 柳寶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