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恨歌》
唐.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禦宇多年求不得。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顔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鬓花顔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謾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
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複止
西出都門百餘裡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萦纡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顔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内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
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
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悠悠生死别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緻魂魄。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缥渺間。
樓閣玲珑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阙西廂叩玉扃,
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裡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逦開。
雲鬓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闌幹,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别音容兩渺茫。昭陽殿裡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惟将舊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黃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别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
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長恨歌》是中國唐朝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長篇叙事詩。這首詩是作者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全詩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詩人借曆史人物和傳說,創造了一個回旋宛轉的動人故事,并通過塑造的藝術形象,再現了現實生活的真實,感染了千百年來的讀者,詩的主題是“長恨”。
唐憲宗元和元年,白居易任長安盩厔縣尉。一日,與友人陳鴻、王質夫到馬嵬驿附近的仙遊寺遊覽,談及李隆基與楊貴妃事。王質夫認為,像這樣突出的事情,如無大手筆加工潤色,就會随着時間的推移而消沒。他鼓勵白居易:“樂天深于詩,多于情者也,試為歌之,何如?”于是,白居易寫下了這首長詩。因為長詩的最後兩句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所以他們就稱這首詩叫《長恨歌》,陳鴻同時寫了一篇傳奇小說《長恨歌傳》。
《長恨歌》一方面是一個重大的曆史題材和政治題材,另一方面又是一個來自民間的具有悠久傳統的人性題材、心理題材。白居易在創作中服從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詩人的個性思想,即傳統模式與作者主觀能動作用同時并存,這固然是與詩人的生活經曆和人生觀是分不開的。
這篇詩是白居易最傑出的作品之一,也是古典詩詞中抒情詩與叙事詩密切結合的典範之一。詩篇一開頭,對男女主人公是有所譴責的,但發展下去,詩人卻用自己的感情、想象豐富了這個故事,賦予了這個愛情悲劇以更普遍的意義,使得作者自己和廣大讀者都對之産生了高度的同情。在一定程度上已脫離了曆史原貌,成為一篇以詠歎李、楊愛情為主,充滿感傷情調的“風情”詩了。
唐玄宗早年勵精圖治,因此有開元治世;晚年荒淫無道,因此有天寶亂世。詩人面對這種具體現實,對這位天然尊長形成了矛盾而複雜的感情,有時頌美懷念,有時批評斥責,《長恨歌》則兼而有之。這是由詩人對曆史事件和社會生活的認識所決定的。在創作中,作者打破了他寫諷喻詩所堅持的“其事核而實”、“不為文而作”的規則,在叙事過程中一再使用想象和虛構手法,情、景、理的完美結合結構,濃烈的抒情貫穿于叙事的全過程,語言方面,音節和諧,句式骈散結合,并采用主客問答的形式及其作用,使得全詩風情搖曳,生動流轉,極富藝術感染力。人的悲劇性命運及以莊禅思想為依托對這種命運的超越,對精神的自由和心靈的愉悅的追求 人物形象生動,語言和聲調優美,抒情寫景和叙事的水乳交融,也是《長恨歌》的藝術特色。
在這首長篇叙事詩裡,作者以精煉的語言,優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結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楊貴妃在安史之亂中的愛情悲劇:他們的愛情被自己釀成的叛亂斷送了,正在沒完沒了地吃着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楊貴妃都是曆史上的人物,詩人并不拘泥于曆史,而是借着曆史的一點影子,根據當時人們的傳說,街坊的歌唱,從中蛻化出一個回旋曲折、宛轉動人的故事,用回環往複、纏綿悱恻的藝術形式,描摹、歌詠出來。由于詩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藝術化的,是現實中人的複雜真實的再現,所以能夠在曆代讀者的心中漾起陣陣漣漪。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号香山居士。其先山西太原人,六世祖北齊五兵尚書白建遷居韓城,曾祖又遷陝西渭南下邽。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袷遺及左贊善大夫。後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曆初年任蘇州刺史,後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和元稹并稱“元白”,和劉禹錫并稱“劉白”。有《白氏長慶集》。
編輯整理:清風劍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