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譯名起源
耶路撒冷,其英文名“Jerusalem”音譯自希伯來語,目前還沒有對該名稱的準确來源形成定論。有說“Jeru”意為“城市”,“Salem”意為“和平”,合在一起意為“和平之城”;耶路撒冷最初叫“耶布斯”,迦南七族之一的耶布斯人(Jebusites)曾居住生活在這個地方。
從“Jerusalem”到“耶路撒冷”是音譯的可能性較大,畢竟“耶路撒冷”這四個字的組合在漢文中并無實際意思。如果需要摸清作為“聖城”的耶路撒冷進入中央王朝認知的曆史脈絡,比較清晰的線索可能是《聖經》傳入中國的曆史;
《聖經》從何時開始有中國譯本,至今尚不能确定。有人認為,早在公元7世紀前半頁,伴随“景教”入唐,《聖經》即被帶入中國,并至少把《新約》譯成中文[1]。景教,即唐代正式傳入中國的基督教聶斯脫裡派,是從希臘正教(東正教)脫離出來的基督教教派,主張基督有神、人“二性二位”,因此被東正教視為異端邪說。
景教碑論
此後陸續又有《聖經》中譯本,如1584年耶稣會士羅明堅的《天主聖教實錄》、1594年利瑪窦的《天主實義》等,其中雖有《聖經》經文,但不能稱為正式的《聖經》中譯本。另外,即使有譯本,也需符合當時的古漢語,與現代白話文必定差異極大。
《天主聖教實錄》-羅明堅
利瑪窦(Matteo Ricci)
直到19世紀基督新教開始大範圍向中國及遠東傳播,才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聖經》中文全譯本。其中最早的兩個譯本是馬士曼(Joshua Marshman, 1768-1837)譯本和馬禮遜(Robert Morrison, 1782-1834)譯本, 俗稱“二馬譯本”。
馬士曼(Joshua Marshman)
兩個譯本均對白日升譯本進行了修訂和發展,并進行了整本《聖經》的翻譯。兩人還開啟了基督新教漢語話語體系的創建,如“亞伯拉罕”、“馬利亞”、“摩西”、“保羅”、“所羅門”、“耶路撒冷”等等[2]。
馬禮遜(Robert Morrison)
1700年前的白日升版《約翰福音》将Jerusalem譯為“柔撒冷”。 後來,馬士曼1811年出版的《此嘉音由[口孖]嘞所著》将Jerusalem譯為“意[口路]唦啉”。至1813年,馬禮遜出版的《聖若翰傳福音之書》已将之譯為“耶路撒冷”, 馬士曼稍晚完成的《若翰傳福音之書》也譯為“耶路撒冷”[3]。
因此,“耶路撒冷”之譯名從二馬開始應該是比較靠譜的。由于馬士曼曾将其譯為“意[口路]唦啉”,後更改成“耶路撒冷”。由于二馬的譯本相似度遠高于各自與白日升譯本的相似度,所以一直存在馬士曼譯本抄襲馬禮遜譯本的說法。加上馬士曼曾譯為“意[口路]唦啉”,“耶路撒冷”為馬禮遜首創的可信度更高。
不過,二馬的中譯本幾乎同時進行,他們雖然沒有見面,但是彼此都知道對方在進行這項工作,而且互相間保持着書信往來。因此,二人在翻譯過程中互相借鑒的可能性也存在。
參考文獻:
[1]:譚樹林,《近代中國《聖經》翻譯史上的“二馬譯本”》;
[2]: 趙曉陽,《馬士曼《聖經》漢文全譯本的文化意義》;
[3]: 趙曉陽, 《二馬聖經譯本與白日升聖經譯本的關系考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