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娛樂

 > 國際漢語教師證書考試答案

國際漢語教師證書考試答案

娛樂 更新时间:2025-02-08 21:39:10

國際漢語教師證書考試答案?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中國散文、辭賦、戲劇、小說方面的知識,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國際漢語教師證書考試答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國際漢語教師證書考試答案(國際漢語教師證書考試專題)1

國際漢語教師證書考試答案

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中國散文、辭賦、戲劇、小說方面的知識。

一、散文及其作者

中國散文以先秦為起點,其淵源可以上溯到殷商和西周。先秦的散文分為曆史散文和哲理散文:曆史散文有《尚書》(中國最早的一部曆史文獻彙編)、《國語》《左傳》《戰國策》等,哲理散文集中于諸子著作,如《老子》《孟子》《論語》《莊子》。

散文

成果:散文成果主要體現在政論和史傳兩方面。

代表作家及作品:司馬遷《史記》不僅是一部曆史著作,同時也是一部傳記文學總集,其散文成就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

骈體文

晉以後,骈體文成為一種正宗的文學載體,引發了創造中的形式主義。

古文運動:到了中唐,以韓愈、柳宗元為首掀起了以複古為口号的“古文運動”;韓柳之後,古文運動一度衰微,宋代歐陽修掀起第二次“古文運動”。

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轼、蘇轍、王安石、曾鞏。

二、辭賦及其作者

體裁:辭賦是兼具詩歌和散文特點的一種文體。

賦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先秦時代已經産生,至兩漢而繁榮,魏晉隋唐更加豐富多變,直至延續于宋、元、明、清。兩漢時代,賦達到鼎盛階段。

代表作家及作品:司馬相如、班固、揚雄、張衡被稱為“漢賦四大家”。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揚雄的《羽獵賦》《長楊賦》、班固的《兩都賦》、張衡的《二京賦》都是漢代大賦的名篇。

三、戲劇及戲劇家

1、元代

地位:元代是元雜劇的輝煌時期。

代表作家及作品:關漢卿、馬緻遠、白樸、鄭光祖并稱為“元曲四大家”,其中,以關漢卿的成就最大,其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風塵》等。

2、明代

傳奇

體裁:明代流行的戲曲形式為“傳奇”。

代表作家及作品:高則誠的《琵琶記》和被稱為“四大傳奇”的《金钗記》《白兔記》《拜月記》《殺狗記》是元末明初重要的傳奇作品。

戲曲

地位:明代下半葉是戲曲的鼎盛時期。

派别、作家及作品:出現了以沈璟為代表的“吳江派”和以湯顯祖為代表的“臨川派”。湯顯祖是中國文學史上繼關漢卿之後又一位不朽的大戲劇家,其生活的年代與英國大戲劇家莎士比亞同時,其作品以牡丹亭影響最大。

3、清代

代表作家及作品:清初傑出的戲劇家當屬洪昇與孔尚任,世稱“南洪北孔”。洪昇著有《長生殿》,孔尚任著有《桃花扇》。

發展:清代中葉以後,各地地方戲曲逐漸興起,京劇也在“四大徽班”進京後逐漸形成。

四、小說及小說家

中國古典小說起源于先秦的神話小說。魏晉以後出現了“六朝小說”:一類“志人”,一類“志怪”。唐代出現“唐人傳奇”,作品極多,如《莺莺傳》《柳毅傳》等。宋元時期産生與市民生活緊密相關的白話小說——“話本”,分為“小說”和“講史”兩類。

地位:明清是中國古典小說興盛繁榮的時代,特别是白話小說的創作廣泛流行,達到很高的藝術成就。

代表作家及作品:明代後期出現了短篇小說的繁榮局面。“三言二拍”指由馮夢龍編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淩濛初創作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清代,中國古典小說創作也轉向極盛,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和曹雪芹的《紅樓夢》達到古典小說創作高峰。《紅樓夢》《西遊記》《水浒傳》和《三國演義》并稱為中國古代“四大名著”。

練一練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紅樓夢》作者新考(節選)

陳 林

20世紀90年代初,周文康先生在《紅樓夢學刊》上連續發表兩篇論文,即《〈紅樓夢〉後四十回非後人續作的内證及其作者出生年月日考辨》和《“天德二月坐本命”辨——元妃“原型”生辰補考證》。周先生在論文中提出,小說後40回明寫元春“生于甲申,死于乙卯,存年四十三歲”是一個明顯的常識性錯誤。《考辨》一文由小說第86回所寫元春生辰八字命理入手,用逆推的方式考證其“原型人物”——曹寅長女、曹雪芹的姑母曹佳氏的生辰八字,周先生的結論是:“康熙三十一年壬申正月辛亥朔,十五日丁卯,則其生辰八字為:壬申歲庚寅月丁卯日乙巳時。”在《補考證》一文中,周先生将他所推導出來的曹佳氏的生辰八字與小說中算命先生對元春命理的論斷相比照,認為兩者“竟然基本相符,而且幾乎不可思議的是,恰恰與其所論的元妃出生年月日時幹支八字不合之處一一對應,豈不值得持高鹗(或其他什麼人)續補後40回之說者深長思之?”

遺憾的是周先生所持的八字命理和曆法推算方法根本就是錯誤的。但是他的研究思路卻給了我極大的啟發。2003年我偶然得到了計算節氣交接時刻的工具、照錄清代曆日數據的《近世中西史日對照表》以及《三命通會》,來破解200年來困擾無數紅樓愛好者、專家學者的謎團。拙文關鍵在于揭示了120回小說情節之中的确隐藏并暗示了一個從1706年到1724年的真實年代序列。在拙文中,這個真實年代序列的推出,首先在于确證了元春真實的生死日期;然後以元春真實死亡日期為基準,可以梳理出120回情節的真實年代序列。從後40回文本具體的描寫來看,作者犯了一系列“明顯的常識性的錯誤”。按照正确的數值計算,元春隻活了31歲,而不是第95回所寫的43歲;按照《三命通會》既定的“算命規則”,元春正确的出生時間絕不是86回所寫的“甲申年丙寅月乙卯日辛巳時”,而是“某年正月(寅月)壬子日辛亥時”;從後40回文本提供的時間線索來看,元春正确的死亡時間也不是第95回所寫的“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後的十九日”,而是“某寅年十二月立春後的年底或某卯年年初”。由于後40回的作者将第5回中元春判詞“虎兕(兔)相逢大夢歸”明确描述成了“寅年醜月立春交卯年寅月”這個特定時間。通過逐年查證自康熙最後一次南巡的1707年到程甲本刊出的1791年之間的曆法資料,結合曹家史料進行綜合判斷,我們就可以發現:後40回所暗示的元春的真實死亡日期是“壬寅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723年2月4日)立春之後(二十九日當天或雍正元年癸卯年正月初一)”。由這個死亡日期逆推,元春真實的出生時間就是“壬申年壬寅月壬子日辛亥時”(1692年2月18日),這個“八字”具有的命理特征才能最大程度地符合第86回所寫的算命内容,并且這個“壬子日”不是“大年初一”而是“正月初二”。

1、下列有關中國古典小說的論述,錯誤的是( )

A 中國古典小說起源于先秦的神話小說。

B 魏晉以後出現了“六朝小說”:一類“志人”,一類“志怪”。

C 唐代出現“唐人傳奇”,作品極多,如《莺莺傳》《柳毅傳》等。

D 宋元時期與市民生活緊密相關的文言小說——“話本”,分為“小說”和“講史”兩類。

2、以下故事不是出自《紅樓夢》的是( )

A 木石前盟

B 黛玉葬花

C 元妃省親

D 私放晁蓋

3、下列對原文有關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 周文康在《紅樓夢學刊》上連續發表的《考辨》《補考證》兩篇論文,正是作者寫作這篇文章的緣起。

B 作者認為周文康所持的八字命理和曆法推算方法根本就是錯誤的,所以他推出的結論也是錯誤的。

C 作者認為梳理出120回情節的真實年代序列,就可以确證元春真實的生死日期,并考證出元春的“原型人物”。

D 作者用後40回所暗示的元春真實死亡日期,推斷出她的出生時間是“壬申年壬寅月壬子日辛亥時”。

(參考答案:1.D;2.D; 3.C)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娛樂资讯推荐

热门娛樂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