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國産自研芯片隊伍怎麼樣

國産自研芯片隊伍怎麼樣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13:17:39

國産自研芯片隊伍怎麼樣?東方财富網邀請到了浙江品利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半導體産業投資經理陳啟做客《财富觀察》欄目,他在節目上對芯片國産化的現狀和途徑進行了介紹,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國産自研芯片隊伍怎麼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國産自研芯片隊伍怎麼樣(芯片國産化的兩條途徑)1

國産自研芯片隊伍怎麼樣

東方财富網邀請到了浙江品利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半導體産業投資經理陳啟做客《财富觀察》欄目,他在節目上對芯片國産化的現狀和途徑進行了介紹。

以下為部分采訪實錄:

主持人: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财富觀察》,我是主持人顔飛,今天我們再次請到了大家的老朋友,半導體行業的專業投資經理陳啟。陳先生,您好。

陳啟:主持人你好,大家好。

主持人:我們接下來還是老規矩,給新的觀衆看一下陳先生的簡曆,認識一下我們的嘉賓,稍事我們針對一些專業的話題,再好好地探讨一下。

(VCR)

主持人:歡迎回來,前兩次我們是由淺入深,尤其是第一次,還帶了樣闆給大家看了半導體怎麼回事,後來我們第二次,就比第一次要深入得多了。今天陳先生又是帶着自己很多幹貨來的,這一次您準備要講哪些東西?

陳啟:我們再深入一下行業,去給大家講,大家一直都非常關注芯片國産化的問題的,行業的一些深度信息和資訊。

主持人:我們今天其實更關注的是在芯片國産化的過程當中,應該解決哪些問題,以及現在的現狀又是哪些?先簡單介紹一下,然後再根據您的調研,給大家深入解讀一下。

陳啟:好的。我們一直在說芯片國産化,這個話題已經是說了好久了。但是芯片國産化是非常難的一件事,好做的不叫半導體。我第一次上節目的時候,把它稱為一個“史上最難啃的骨頭”,不好啃。我們在芯片國産化的過程當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難,我們今天主要是給大家講關于這一塊的行業的一些深度信息。

目前來講國産化有兩條線路。一個是設計公司,還有一個是材料和設備端。我們首先再來回顧一下我們第一次節目時候講的半導體的産業鍊情況。産業鍊分上中下三層:最上面是基礎産業鍊,包括了材料、耗材、設備、輔助制造,以及EDA和IP.EDA和IP是給設計公司用的。中間是核心産業鍊,芯片設計公司,芯片制造公司和封裝測試公司,很多上市公司我們也捋過一遍了。下面是終端需求産業鍊,比如說PC、通信、工業控制,包括我們的消費電子、智能家居,這些是屬于終端應用市場,是半導體的終端需求。

芯片國産化應該是由兩個路線同時進行的。

首先,IC設計公司是跟終端市場打交道的,你給我提需求,我根據你的需求,去研發一款新的芯片,這個屬于終端需求端的國産化。以前我們用的芯片,可能都是國外進口的。現在國内的一些芯片公司已經慢慢做起來了,比如說華為海思,我們手機裡面已經用到它的芯片了,把高通的一部分市場份額給擠掉了。還包括小米手機也在做自己的芯片,有澎湃系列。這個就是終端需求産業鍊,手機隻是一塊而已。終端需求有成千上萬種,我上次說過,有幾千種,這個市場非常大,這個就是我上次說的,IC設計公司具有一個牽頭作用,你去打理這一塊市場。

另外,就是跟晶圓制造和封測相關的。就是偏傳統的材料、有耗材,還有設備,以及輔助(制造),這個是一個很确定的市場。因為晶圓工廠,像中芯國際、華虹宏力、華潤微電子,或者一些公司是已經存在的,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高純水、化學品、特氣、光刻膠、靶材等等很多。這些東西說實話,可能99%左右,都是掌握在國外的那些化工巨頭手裡面,巴斯夫、Entegris、杜邦等等的,還有霍尼韋爾、東曹等,都是美日歐的一些大公司。

設備更誇張,前五家設備公司,集中了全世界66%的市場份額,包括了我們上次講到的美國的AMAT應用材料,荷蘭的阿斯麥,它光刻機前段時間剛被刷屏,還有美國的科林、科磊、東京精密,這五家設備巨頭搶掉了66%的市場份額,這個很恐怖的,基本上我們中國晶圓工廠跑進去,我們國産的一些設備隻是很小的一塊,而且還是非核心的。核心的CVD的機子,刻蝕機、光刻機,還有一些做擴散,做離子注入的,全部是國外大廠供應的。這一塊市場是我們要靠國産設備商去搶的,這個市場是很确定的。材料也一樣,把霍尼韋爾們的市場搶下來。

剛剛講到有兩條線路,一個是搶存在的市場,跟國外的巨頭搶已經存在的晶圓制造的材料、耗材這一塊。還有一塊是設計公司搶終端的市場,去跟終端市場(巨頭)PK,我希望我用更好的性價比和服務,更貼近市場的需求東西,把其他的國外的大廠慢慢擠掉。所以我們在看的時候,也看到過很多公司,一些做芯片設計的公司,手機量大,一下子出貨量就大,都是幾億顆出,把Qorvo,Skywork,把一些中低端市場已經搶下了不少,像華為把高通的市場搶下來不少。我覺得這兩條線路是很明确的,但是兩條線路都不好走。

主持人:還是不好走。

陳啟:不好走。你想想看,設計公司,像高通、博通,或者其他的恩智浦、意法半導體、德儀都很多年了,這個市場上面已經有很深厚的資源、人脈、技術積累,形成比較高的壟斷地位。

材料設備公司也一樣,整個晶圓工廠已經很多都已經合作很多年了,不會輕易換你的,沒有動力換你的。這個裡面有一個事情要跟大家講一下,不是說國産的一些設備材料就沒有研發,其實我們中國是有的,但是一直沒有辦法達到很核心的地方。

為什麼呢?中國的晶圓工廠路線基本上都是跟着台積電或者是三星走的,英特爾不知道,他是封閉的。我們蓋一個新的晶圓工廠,三百億、五百億的規模,可能大部分都是拷貝整一套三星或者台積電的,整一套的平台,買一樣的設備,用一樣的材料,走别人走過的路。自己研發的話,因為試錯成本實在太大,短期内不可能投産的,用它們的,自己慢慢調。這種方式可以加快進度,馬上把自己的東西做出來,還能把良率做得比較好。

如果用國産的設備替代它,設備不可能跟國外做得一模一樣的,材料也是一樣的,耗材也是一樣的,隻要中間有任何一點點參數不一樣,這個良率始終調不出來,怎麼辦?我們一直在說材料設備國産化,其實是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放在裡面,中芯國際或者是華虹宏力,不會因為大家都是中國人,我優先用你的,不會。它為了自己的良率,一定會先用成熟産品的,像剛才跟您講的,ATMI(這家公司已經被Entegris合并掉了),或者是巴斯夫、杜邦的化學品。回過頭來再考慮國内的産品線,你這個東西好像還便宜,要不考慮一下?設備端會考慮多一點,材料端無所謂,耗材端的成本占整篇晶圓成本的成本很小的,大概就是百分之幾,為了5%的成本,把整個工藝全推翻,不現實的。這個路我們大家一直在說不好啃,剛才跟您講的這個小故事,不好啃就在這個地方。

主持人:我們最近聽到格力也要加入造芯片大軍了。我們新加入的這些資本,會對現狀有什麼改善嗎?您怎麼看?

陳啟:我記得我們上次說市場格局方面,以後是國家牽頭,大企業跟進。說完第二天,格力就發公告說要投資500億來進軍我們集成電路這個産業,也不知道是不是董姐看到我們的節目才做這個決定。開玩笑。

主持人:其實格力我最近看了一下高層的表态,好像有分歧。

陳啟:原來的朱總不是太樂觀。主要是我覺得大家都來投資半導體是一件好事情,肯定是鼓勵的,有更多的資本、資源向半導體、集成電路這個行業傾斜,一定是好事情的,這個是不用問的。但是你想要做到什麼樣的程度?你有沒有一個戰略規劃?董姐說要五百億,聽起來很大,但是五百億,我們不敢多去評判,我自己想說五百億你想做什麼?如果僅僅是格力電器相關的芯片我覺得可能十億二十億收一個研發團隊就夠了,哪怕就是自己做一條晶圓工廠,八寸的也夠了,八英寸的線現在造價人民币在五十億到一百億之間,省一點的就是五十億,如果都是用新的設備,就是一百億左右就可以搞定的。

主持人:給自己供芯片還是可以的?

陳啟:可以,給自己做一百多億就搞定了。但是做十二寸線是不夠的,一個廠就三百億、五百億的,五百億僅僅隻能是一個小雨點的感覺,不夠。所以說我不知道,要麼就是我隻能理解,她跳開了僅僅是白色家電,或者是家電、智能家居使用的芯片的領域,要去開發更高端的,比方說高端的DSP芯片,這是工控領域用的,有沒這方面的計劃。我們不敢對格力集團做過多的評價,投錢肯定是好事情,希望董姐如果能看到我們的節目,證明給我們廣大股民看,有信心把這個國産芯片,有她們一份力量把芯片做好,最好。

主持人:看到這兒,其實除了格力,包括您之前介紹到的阿裡巴巴等都有加入。

陳啟:還有康佳。

主持人:明顯燒大錢很少見效果的這麼一件事,産業資本卻還在投,我們就不理解了。國家投我們都理解為什麼,但是如果是私企,或者是我們産業資本自己投,這個邏輯有一點難以理解。

陳啟:很多人問我說這麼多錢下去,能賺多少錢回來?其實投資回報率沒有想象中那麼高。

主持人:是的。

陳啟:我們首先分析一下整個投資格局,我們品類基金把它歸納一下,分成三部分走:國家牽頭、大企業跟進、社會資本再跟進。

就是國家解決基礎的一些科研、理論研究這一塊,因為這個東西你沒有辦法叫企業去做,科研成果,這個砸錢是無底洞,沒有辦法的,國家先把東西做出來。大企業跟進什麼意思?大企業把這些國家的科研成果商業化、産業化,這個是它強項。它可以配合産業鍊上的資源做這件事情。社會資本再跟進什麼意思?你這個東西,我有一個東西産業落地了,産業鍊資源肯定,上下遊有需求,我把上下遊配套做起來,三部分。遵循國家牽頭,大企業跟進,社會資本補充,先填空白,再補短闆,發揮優勢,三步走計劃。

這樣一步一步,把整個半導體逐漸地向良性去轉。現在我說實話,半導體自己的造血能力是有限的,還是靠國家補貼的。隻有想辦法商業化、産業化落地,并且整個産業上下遊做起來之後,這個時候能賺錢了,自己能養活自己了,自己養活自己的情況下,就有力量去跟國外PK。我們不斷叠代産品線,不斷開發新産品,我有錢賺了,我是活着的,我不需要國家來救濟我,就可以慢慢地,從低端市場到中端市場,再到高端市場,把國外巨頭的市場份額,一步一步蠶食掉,這個是中國未來必走的線路。

關注東方财富網微信号【 eastmoneynews 】,每天為您推送權威、專業的财經資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