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薛定谔的貓,首先來了解一下薛定谔。埃爾溫·薛定谔(Erwin Schrödinger,1887~1961),奧地利物理學家,量子力學奠基人之一。因發展了原子理論,他和狄拉克(Paul Dirac)共獲193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埃爾溫·薛定谔
薛定谔貓“薛定谔貓”就是薛定谔提出的一個思想實驗,通俗的講“薛定谔貓”假設了這樣一種情況:将一隻貓關在裝有少量鐳和氰化物的密閉容器裡。鐳的衰變存在幾率,如果鐳發生衰變,會觸發機關打碎裝有氰化物的瓶子,貓就會死;如果鐳不發生衰變,貓就存活。根據量子力學理論,由于放射性的鐳處于衰變和沒有衰變兩種狀态的疊加,貓就理應處于死貓和活貓的疊加狀态。這隻既死又活的貓就是所謂的“薛定谔貓”。即死有活的貓的狀态,就被稱為“薛定谔貓态”。
薛定谔貓示意圖
“薛定谔貓”的意義“薛定谔貓”這個思想實驗的意義:根據量子力學理論,物質在微觀尺度上存在兩種完全相反狀态并存的奇特狀況,這被稱為有效的相幹疊加态。由大量微觀粒子組成的宏觀世界是否也遵循量子疊加原理?薛定谔為此在1935年提出了上述著名的“薛定谔的貓”佯謬。顯然,既死又活的貓是荒謬的。薛定谔想要借此闡述的物理問題是:宏觀世界是否也遵從适用于微觀尺度的量子疊加原理。“薛定谔貓”佯謬巧妙地把微觀放射源和宏觀的貓聯系起來,旨在否定宏觀世界存在量子疊加态。然而随着量子力學的發展,科學家已先後通過各種方案獲得了宏觀量子疊加态。
原子結構
宏觀量子疊加态最新實驗美國國家标準和技術研究所的萊布弗裡特等人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上稱,他們已實現擁有粒子較多而且持續時間最長的“薛定谔貓”态。實驗中,研究人員将铍離子每隔若幹微米“固定”在電磁場阱中,然後用激光使铍離子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并分三步操縱這些離子的運動。為了讓盡可能多的粒子在盡可能長的時間裡實現“薛定谔貓”态,研究人員一方面提高激光的冷卻效率,另一方面使電磁場阱盡可能多地吸收離子振動發出的熱量。最終,他們使6個铍離子在50微秒内同時順時針自旋和逆時針自旋,實現了兩種相反量子态的等量疊加糾纏,也就是“薛定谔貓”态。
激光制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